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现在中心任务是什么?

火烧 2009-04-0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强调当前中心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共产主义上层建筑,指出扩大内需需通过提升消费水平和改革分配制度实现,同时分析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社会问题与改革方向。

  ——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共产主义上层建筑
  2009-4-3 

  面对当今可能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更为严重的世界危机,我国政府准备在分配方面采取一些措施,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社会分配并不像西方经济学所比喻的“切蛋糕”,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工人的劳动报酬不是人们想提高就能提高的。“老板”办企业就是为了赚钱,总是尽量压低“打工崽”的工资;用经济理论的话说,以雇佣劳动的身份参与生产,必然以工资的形式参与分配,而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它的波动最终要受劳动力市场与资本的制约。资本家如果不能赚大钱,不仅不会增加工人工资,还会降低工资、裁减员工。国家规定企业不裁员、不减薪,这些对于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约束力。不管你是要“拉动”居民的需求也好,或者“推动”需求也好,居民需求主要是由劳动者的收入决定的,工人的收入不会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最终是由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由劳动力这一商品的定价决定的。

  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利用外资,发展外贸,形成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次世界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全球资产阶级为赚大钱,利用欺诈等手段制造金融泡沫造成了世界性的信用萎缩;我国则是全球中低档产品生产过剩的集中地。现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正在蔓延、深化,受资本制约购买力的萎缩,必然要反映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生产力过剩,不是创造力的过剩,而是中低级生产存量的过剩,尽管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消化空间,但上述的所有制问题严重制约着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的基础建设产生的“利润额”更多地是被私有老板和官僚所占有,只会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在私有资本积累的冲动中,必然会加大中国已有的经济危机振幅。

  真正扩大内需,应更多地把人民群众蕴藏的创造力发挥出来,变成每个人享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带来的社会教育水准发展的文化提高以及科学、民主参与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也就是说扩大内需,不是一个量的概念,而是一个质的提高,是社会思想观念和实践能力的进步。社会主义发展不能仅靠消费量来计算,特别是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国,必须有计划地在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实现社会成员的尊严与政治权利,形成共产主义的超越物质文明的高效系统。后发的第三世界走美国模式只能是一条美丽的死路。新的国际资本改革之路也必定是符合国际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但最终是有利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积累过程。

  如果第三世界以及大量的世界无产阶级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必将选择科学共产主义发展之路。从科技、经济和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以人类整体根本利益来考虑,实现《共产党宣言》中所明确的两个决裂,社会发展才能通过焕发人民群众的心能,赶超美帝国主义。世界人民觉悟之日,就是美帝国主义灭亡之时。

  《共产党宣言》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人民的“自由就在于把一个站在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于这个社会的机关;而且就在今天,各种国家形式比较自由或比较不自由,也取决于这些国家形式把‘国家(官僚)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这个过程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独立性表现为与以往历史依靠私有制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的决然不同。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僚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列宁说,“向前发展,即向共产主义发展,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决不能走别的道路”。 向共产主义发展,是向着提高人民群众共产主义觉悟的方向发展。绝不能设想有一个资产阶级思想泛滥的共产主义社会。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人民;在精神和物质的两方面武装最广大人民,建设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