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主义之争和民族国家的制度选择

火烧 2011-10-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起源及民族国家制度选择的逻辑,分析资本的社会关系与市场经济本质,结合历史传统与未来展望,强调制度演变的现实基础与内在规律。

                        


    近日看了一点铁血网上的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帖子,对这个问题自己长期思索有一些浅薄的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民族国家的制度选择又是以何而起。我想这个问题如果不带任何主观先入的理念来看的话,黑格尔的一句话值得重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个事物的发生导致今天的结果,它自然有它必然的内在逻辑。“测不准”的量子理论的二元性,在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较少发现的。微观世界的逻辑和宏大的人类实践所呈现的规律性是泾渭分明的。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制度必然为解决当时的实际政治经济问题而产生,生生不息,前溯历史传统,中合客观现实,远瞻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古人说的好,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不是空话套话,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进行把握的正确态度。


    一 资本的历史内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含义


    马克思说过,资本本质上不是物,它体现是一种社会关系。而这个社会关系就通过市场而产生。人类社会是逐步发展的,开始的阶段,人和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是合二为一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简单,物质形态上简单,数量上也微不足道。人和它们须臾不分,甚至它有时候就是人体的一部分,比如手脚。人借助它保证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此时也没有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分割、二次投入进行再生产,当然也没有可能出现利益集团和阶级的分化。这是原始社会阶段和氏族公社早期的情况。


    当人类的能力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而大步提升的时候,生产工具出现质的改变,生产资料的内容丰富多彩起来,在量上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财富。人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分割、和二次投入进行再生产也成为现实,人类借助物质力量——“资本”的力量将人类生活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扩张性的复制以扩大人类的生存几率,延长人类存续时间的原始欲望得以实现。


    但是资本的自我逐利性在将人类联系在一起修筑“通天塔”的时候,它与生俱来的利益排他性,不可避免的将市场契约的双方固化于历史形成的政治经济关系的既有状态下,先发民族先发国家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人自身在此时亦成为资本组成的关键因素。人被物化为资源要素,成为资本统治世界的直接对象。所以在十九世纪,马克思发出怒吼,要打碎这个铁锁链,冲破这个牢笼。


    马克思理论的关键点就是资本的定义、价值的定义和剩余价值理论。他的这个对社会的剖析,可是力透纸背,目光穿越千年的。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了十九世纪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但是用它来审视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实质,这个定性依然没有过时。


    苟日新,日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资本的外在形式,市场就是资本的作用渠道和存在方式。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三 个 代表浓缩了它的本质含义。在肯定资本和市场的原始推动作用的情况下,社会主义要求通过财经政策和法律手段对剩余产品进行合理的二次分割、有效组织再生产。需求、生产、消费、再生产,这个过程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周而复始无穷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就在于在二次分配进行再生产的时候,适当限制市场的原始作用,加大财经政策和法律力度,进行适合多数群体的决策和倾斜。

[

    二 民族国家的制度选择


   这个问题回到老路,小平同志说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国家民族进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选择必须要合符其国家民族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并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它手握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国内市场有限,边际收入和边际利润最终趋向于零。必然导致它采取两种手段,一方面加大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在资本项目内对各国的冲击,控制或者操纵汇率,让它的资本力量畅行天下,不起狼烟,却坐收世界范围内经济战争中获得的资本红利。而一旦资本流通生利受阻,它的军事力量就会出现在那个地方。它国内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实现所谓的“契约型的政治经济民主”,但它那些寡头和寄生在寡头政治上的资本吃息者街头艺术者们的懒惰堕落腐朽的生活却是以与第三世界人们的不公平的剪刀差交换而获得的。


    纳什的博弈理论是对资本主义自由资本时代的厂商理论和托拉斯和后托拉斯时代的凯恩斯主义之后的现实,做出了一些不同解读。个体的选优不意味总体的最优这个囚徒困境困扰着西方的决策者,也影响着今天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这个只是旧时代的丛林法则在新时代的改头换面而已。零和博弈永远是大国博弈的实质,纳什均衡是它的另类说明。大国之间没有什么仁义可讲,你得到的永远是我失去的,我得到的也永远是你失去的,


    中国在这个多事之秋,要保证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受侵犯,不受损失。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国家政策取向的统一性和有效性,“一根筷子哦,轻轻被折断”“众人划桨啊开大船!”中国只有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四项原则”百年不动摇。


   而当国家力量足以支撑起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确保生存和发展环境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大更多的完善相信会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民族的资本实力的世界范围内投射也将大大缓解国内压力。生存空间、发展空间是步步为营奋斗出来的,不是讽刺和辱骂就能实现的。与网友共勉,欢迎拍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