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发扬师承学习比制定中医标准更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文章强调师承学习对中医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制定标准会限制创新,主张发扬师承经验,提升疗效。
在《医师法》实行以来,中医专业的新人几乎都是从各个中医学校毕业的,取得中医本科学历的越来越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当然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医师法》规定凡取得中医本科学历实习一年后就可以考取执业医师,如果让那些行了半辈子医的在职人员也去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很可能没有几个能考过,这就出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真正会看病的医生考不过刚毕业的学生,但能考过的学生不会看病。这不是说现在的中医没有是合格的,而是考试和真正看病是两码事。
中医发展的目的是产生更好的疗效。
在当前制定中医标准只会阻碍中医的发展进步,中医是经验医学,这一点在现代依然没有改变。每一个名医都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不论是用药、配伍、剂量、用法、都有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假如制定了中医标准,那么也就限制了创新和发展的可能,如同大家都写一样的正楷字,就不会出现书法家。
中医已经有了自己的框框,学中医的人都要遵守,如“十八反,十九畏”。但某些医生就是突破这些才取得好的疗效,又比如常说的“细辛不过钱”,但就有人将细辛用到60克--90克,要求是久煎,来治疗某些寒性病效果很好。这样用药让一般人用都不会去用,但相信这些人的徒弟是会用的,因为他跟其师见过这些、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继续发扬师承更有利于中医的发展。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