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社会主义批判提纲》之批判--与《杂文报》孙焕英《门阀社会主义批判提纲》论战
《门阀社会主义批判提纲》之批判
——与《杂文报》孙焕英《门阀社会主义批判提纲》论战
杨景水
当今,由于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马克思的光辉形象,在某一省级党报旗下的《杂文报》上遭到了戏弄,毛泽东受到了无端地影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把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变为活生生现实的崭新的社会主义,不着边际地被硬冠以“门阀”的大帽子。这就是2010年12月17日《杂文报》1版孙焕英《门阀社会主义批判提纲》(以下简称《门》文)给我的印象。
《门》文开头就称马克思为“大胡子导师”。其实,他并非视马克思为导师,而是借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对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为招牌,拉大旗作虎皮,给“形形色色”社会主义词汇里,子虚乌有地硬造出个“门阀社会主义”。并说:“门阀社会主义,出现在马恩离开世界之后,所以,在《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门阀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自然也没有对它揭露和批判。揭露和批判门阀社会主义,防止它的蔓延,是当今的任务。”说他拉大旗作虎皮,不是言过其实吧?
何谓“门阀社会主义”呢?所谓门阀,意指门阀政治。历史上东晋士族与皇权共治,出现过特定条件下的皇权政治的变态。距今1500多年前的东晋与今日有何瓜葛,也值得让这位孙大先生大书特书?无非是说当今社会主义制度是家族式专制而已。然而,“门阀社会主义”在哪里,在他的笔下,只举出个齐奥塞斯库时期的罗马尼亚,除此而外,说什么“中国也曾经发生过出现门阀社会主义的危险。如果林彪或江青成为元首,中国肯定都会变成门阀社会主义。”然而,事实是,林彪、江青之所以未能得逞,是因为他们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难道孙先生把不得民心之事、注定失败之事,也作为自己歪理邪说的论据吗?再者,有亲属关系的人同时在执政或领导位置,也不见得必定专制,这要看他们执行的是什么路线。尽管《门》文举不出所谓“门阀社会主义”的有力的实际例证,却说“门阀社会主义……总是产生在所谓社会主义阵营。”这“总”字,从何说来?如此赤裸裸的无事生非,居然也能成文,并登上了《杂文报》1版的杂文殿堂,不能不使人深思!如今的杂文怎么啦?!
说《门》文影射毛泽东,并非危言耸听,请看:《门》文如此说:“门阀社会主义的门阀与历史上的门阀有个不同点是:前者的产生和承传多了一道手续——个人崇拜下的甚至恐怖下的伪民主之假选举。”此言所指,难道还不够锋芒毕露吗?
图穷匕首见。其实,《门》文并非真正反对专制,也不是真正批判门阀政治,只是为了反对社会主义,宣扬资本主义罢了。请看,《门》文说:“门阀化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讲个人奋斗,讲平等竞争,讲他们的民主。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家族及其延续,难以形成政治和权力家族及其延续。”请问,资本主义平等吗?有了“资本家族及其延续”,就“难以形成政治和权力家族及其延续”吗?难道只有社会主义才会门阀化?蒋家王朝是什么?毫无逻辑可言,有的只是资产阶级的阶级偏见,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垂涎三尺!
这并非是我给他扣帽子,帽子是他自己戴上的。请看:“门阀社会主义是原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物。所谓社会主义阵营本来就一个大拼盘……”够了,这还不足以证明,《门》文所反对的只是社会主义吗?至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原因,无产阶级革命的史学家们自有公正的评说,不是此文要议论的内容。不过,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态度,大体有两种人:一种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利重振无产阶级革命;另一种则是幸灾乐祸,拍手称快,妄图借题发挥,以挽救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于苟延残喘之中。《门》文属于哪一种?让孙先生自己定夺吧。
社会客观的发展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