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项观奇的『半社会主义论』
批判项观奇的『半社会主义论』
导言
读了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论,我不得不认为半社会主义论是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嫁接到马列毛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想,是唯心论。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论文比较长,这篇论文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半社会主义概念。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是一种过渡性的封建性的社会主义的概念,项观奇教授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解就是从封建性社会主义概念而来的。项观奇教授承认改开是半社会主义,改开使半社会主义的「半」从封建性向资本主义倾斜了。一句话,以我的理解,半社会主义就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体。在项观奇教授看来,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革的是封建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中国应该补上资本主义的课,所以半社会主义的「半」应该体现为封建性。
为了解决半社会主义的封建性问题,项观奇教授在这篇论文中贯穿了一个主线,其实也是项观奇教授的方法论,就是「从制度、从基础解释历史, 无疑是科学的唯物史观。这是本文处处力图贯彻的根本方法。」既然从制度解释历史,那么就应该从制度设计半社会主义的未来,于是项观奇教授提出了社会主义多党制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学习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法制的民主思想。对于这篇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论文,我的异论比较多,为了尽量缩短我的文章的篇幅,我尽量围绕着半社会主义来谈谈我的看法,抓住了半社会主义的半字,就弄清了半社会主义的含义。我的看法不一定对,欢迎诸位网友批评指正。
一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一题第一点,项观奇教授说,「三十年来, 制度上的弊端和由此带来的一批批大贪官的落网,官僚特权阶层赖以发生的危险,党的肌体受到严重伤害,充分证明了毛主席的理论是切中我们实际所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要害的,是非常深刻的,这实际指出了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当时总是把一切问题都归之于资産阶级属性)的弊端,导致了是一种既不等同于科学的完全的典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等同于完全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 一种过渡性的社会主义社会 。实际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半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半』字,充分表明毛主席强调的社会主义失败、资本主义複辟的危险性,是有根据的。」
评一
项观奇教授把改开三十年以来的贪污腐化现象,归咎于「制度上的弊端」,这就是项观奇教授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改开三十年,在生产关系领域完全扭转了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的性质,由此带来了上层建筑领域的腐化堕落,官僚的道德皈依自私自利的剥削阶级思想,这才是一批批大贪官落网的根本原因。制度建设在防止社会贪污腐化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绝对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下,官僚贪污腐化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占有,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而劳动产品的分配反映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劳动产品的分配其实就是阶级的划分。腐败官僚侵占了劳动产品既社会财富,其实反映了腐败官僚对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占有。那么怎样对于腐败官僚做阶级划分呢?腐败官僚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是因为资产阶级「合法」地占有生产资料,「合法地」组织生产,并「合法」地占有剩余劳动产品。腐败官僚从法律上并不占有生产资料,因为腐败官僚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腐败官僚通过占有社会劳动产品既社会财富而事实上占有了生产资料,所以腐败官僚是事实上的资产阶级,是不必有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资产阶级,是比资产阶级更为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因此我们给腐败官僚取名为官僚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全民的劳动过程,全民劳动产品的分配过程,这三个环节的统一体,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经济所有制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有权任意处置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者包括官僚没有权利处置公有的生产资料,所以劳动者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主要反映在劳动者的生产劳动过程和劳动者对于劳动产品的分配过程。腐败官僚侵占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其实质意味着从劳动产品的分配环节,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瓦解了。
官僚资产阶级由于没有法律认可的私有生产资料,所以他们总是感觉自己攫取社会财富的过程不稳定,自己占有的社会财富也不安定,因而官僚资产阶级从内心里希望通过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得自己的特权经济利益得到合法化,这种合法化是化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不是化到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因此,官僚资产阶级有一个别称,就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而不是党内走封建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自然也不会带有封建性。
封建性是什么?封建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关系,是地主阶级通过出租土地获取地租的生产关系。把腐败官僚定性为封建性,和腐败官僚攫取的社会财富的来源,和腐败官僚彻底变修之后所掠夺的社会财富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不相符的。所以,腐败官僚是官僚资产阶级,由腐败官僚把持的国有经济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项观奇教授把改开定性为半社会主义,是与现实不相符的。把改开前的社会主义定性为封建性的社会主义即半社会主义,也是和客观历史不相符的
二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一题第二点, 项观奇教授说,「就我们在毛主席领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事实上是建立了一个无论从哪方面说都带有浓厚封建性和资産阶级法权的社会主义社会。尽管『所有制变更了』, 尽管『总而言之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但隻能算是半社会主义国家。最突出的问题是, 政治框架带上了严重的脱离了人民群衆监督和管理的专制的、等级的、特权的弊端, 说封建性, 主要指此而言。 尤其在所有制变更了的情况下, 在政经合一的情况下, 这就不单是一个政治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不单是一个背离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原则的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背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形态的问题。这不仅是资产阶级法权, 这是粘连了比资産阶级法权还要落后一个历史阶段的中古形态(即约定俗成意义上的封建形态)的问题。」
评二
在谈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时候,应该以前三十年而论,更准确的说要以文革十年而论。以建国前十七年社会历史论社会主义不能完整地反映中国社会主义。以改开三十多年的社会历史论社会主义,则完全颠覆了中国社会主义。文革时期的社会主义,当然不能说是完善的社会主义,但是说文革时期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框架帶上了嚴重的脫離了人民群衆監督和管理的專制的、等級的、特權的弊端,說封建性, 主要指此而言。」,则对于文革显然带有偏见。如果文革的「政治框架帶上了嚴重的脫離了人民群衆監督和管理的專制的、等級的、特權的弊端,」而使文革具有封建性,那么文革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自由,造反自由又怎样解释呢?鞍钢宪法,大庆精神,大寨精神又怎样解释呢?
三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一题第二点,项观奇教授说,「就我国而言, 所谓生産力落后,国情落后, 带来两条巨大的困难。一条是封建主义影响太大, 其文化充斥于一切空间。再一条是小农汪洋大海。列甯和毛主席说的小生産者主要就是指的小农。这两条,拖住了我们的曆史脚步。 正是在这两个曆史特点的基础上, 一个带有封建性的社会主义,尤其是带有封建性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所有发生的所谓『阶级斗争扩大化』, 所谓『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所谓『抓辫子、打棍子、带帽子』等等各种无视法治、错误整人的作法,都是由此而来。在很多情况下,号称无产阶级专政,实际是压服,是剥夺言论自由的方式,是封建专制。」
评三
文革时期,早已实现了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的小农经济已经不存在了,怎么可以说文革是「一个带有封建性的社会主义, 尤其是带有封建性的无産阶级专政 ,」呢?『阶级斗争扩大化』,『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抓辫子、打棍子、带帽子』等等现象,是党内极「左」路线的产物,是形左实右的反映,这些正是文革所要纠正的错误思想的政治路线,和封建小农经济有什么直接关系呢?在项观奇教授看来,文革其实就是「封建专制」。当然,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仍然占有一定的位子,文革的目的就是斗私批修,通过斗私批修要清除旧思想,旧文化。所以,文革的主流文化是无产阶级文化,要不然文革是以主流的封建地主阶级文化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显然逻辑不通。
四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一题第二点,项观奇教授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自身的灾难之后,对此十分敏感和反感,也是他们对毛主席意见很大的一个原因。尽管他们的思想更倾向资産阶级民主,但就其反对封建专制而言不仅不应该责备,而且要加以肯定。但是,思想僵化的人们,往往就是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是用封建化反对资産阶级自由化。越反越落后。只有当用无产阶级民主反对资産阶级民主时,才能体现一种历史的进步。拿封建专制反对资産阶级民主,是一种历史倒退。提出这一点,不无现实意义。」
评四
文革的经济基础没有封建小农经济,因此文革的主流文化是无产阶级文化。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灾难,对于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是解放,无产阶级专政绝不是什么封建专制。项观奇教授之所以说毛主席是 「拿封建专制反对资産阶级民主,是一种历史倒退。」,原因在于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理论,是主观唯心的,是非科学的,是反动的。
五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一题第二点,项观奇教授说,「从制度、从基础解释历史, 无疑是科学的唯物史观。这是本文处处力图贯彻的根本方法。」
评五
科学的唯物史观,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从阶级斗争解释历史,而不是从制度、基础解释历史。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是解释历史的本,制度是末。过分强调制度的作用,甚至以制度解释历史,是唯心历史观,最终会走入资产阶级依法治国的资产阶级法权。资产阶级也好,走资派也好,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以法的形式巩固自己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法权。无产阶级政权的本是无产阶级专政,制度、法律是末,制度、法律充其量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依法治国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立国之本。无产阶级专政能否实现人民民主,主要依靠群众运动,法制是群众运动的补充。
六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一题第二点,项观奇教授说,「从这个实际出发,说走资本主义当权派,并不完全准确。阻碍中国历史脚步的,有时也不完全、不仅仅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常常反倒是真正的封建的专制的特权的东西。这本来应该说是不难理解的,这是一切东方国家的落后的特点决定的,当时我们只能建立这样一个难于完全摆脱封建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因为马克思当时是就西欧的资本主义的历史而谈社会主义革命的,强调的是革资本主义的命,我们就照搬了教条,只强调革资本主义的命,结果有时是用封建主义革了资本主义的命。」
评六
上面已经讲了,文革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基础已经没有了,走资派要做的是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化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走资派要占有的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而非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所以,阻碍中国历史脚步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按照项观奇的逻辑,中国不应该搞什么社会主义,应该搞资本主义,补资本主义的课,这恰恰是刘少奇的建国理论。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已经革了封建主义的命,革了资本主义的命,在此基础上走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道路,清除封建思想,清除资本主义思想,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完善社会主义,这是主席的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理论,怎么能说成是「用封建主义革了资本主义的命」呢?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论,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几乎要否定掉了,在项观奇教授看来,中国革命革来革去,中国的社会主义其实是封建主义。
七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一题第三点,项观奇教授说,「这些历史条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在依然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现实性。请回来是顺应了现今历史的要求,不是复辟,是迂回前进。从这一点上说,正面意义是主要的。」
评七
不但把国外的资产阶级请回来了,而且培养了国内的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这已经是复辟了,怎么能说不是复辟反倒说是迂回前进呢?项观奇教授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在依然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现实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社会化的大生产为物质条件的,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难道剥削压迫劳动者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现实性」?当然,资产阶级的企业管理方式可以借鉴。但是也不至于把帝国主义请进来吧?也不至于培养国内的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吧?要想借鉴资本家的企业管理经验,作为资本主义的窗口香港足够了,要想扩大一点资本主义的天地,保留深圳特区足够了,何必把整个社会主义江山拱手让与国内外的资产阶级呢?即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看来,半社会主义论也是反动的。
八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二题第一点,项观奇教授说,「这就提出了半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历史任务,继续进行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内的所有历史任务完成到底。」
评八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一九四九年已经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基础基本消除了,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也被改造为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至于清除封建思想的残余,那是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任务。到了社会主义阶段,怎么会存在「继续进行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呢?可见半社会主义理论完全脱离了历史,是唯心论。
九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二题第一点第一小点,项观奇教授说,「等级的、特权的、专制的政治形式,是一种封建范畴内的东西, 而不是资本主义范畴内的东西。」
评九
等级、特权、专制的政治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资本主义的等级是资本的等级,资本主义的特权是资本的特权,资本主义的专制是资本的专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钱人可以请到好律师,有钱人可以住高级住宅区,有钱人可以竞选政治实现资本专制的政治形势,有钱人可以收买媒体奴化劳动者,有钱人可以剥削人压迫人,有钱人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资本主义社会是有钱人的天堂,怎么能说资本主义没有等级,没有特权,没有专制呢?
十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二题第一点第一小点,项观奇教授说,「资産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提出来了,人权提出来了,而且在资本主义的框架下,实现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二题第一点第三小点,项观奇教授说,「批判旧文化,是为了建设新文化;建设新文化,必须批判旧文化。半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思想上的历史局限,主要是和专制、等级、特权相联系的。我们的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因此,要彻底批判封建文化,就必须用民主思想代替专制思想,用人人地位平等思想代替等级思想,用人人权利平等思想代替特权思想。在这个批判过程中,资産阶级在这方面的思想武器,依然有其历史地位,不能一笔抹煞。」
评十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资本的自由,是资本的平等,是资本的博爱,是资本的人权,离开了资本,这些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统统不算数。所以,中国社会主义根本不需要补上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这一课。
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的半字,就是从「中国的社会主义缺乏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这一错误的判断而来的。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封建思想残余,由社会主义继续革命来清除 。清除封建思想残余,根本不需要补资产阶级的人权课。
如果说社会主义继续革命侵犯了人权,那只是侵犯了党内走资派的人权,侵犯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人权,而这种对于他们的人权的侵犯是有前提的,就是走资派也好,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也好,都要给他们工作的权利,吃饭的权利,除了政治权利之外,普通劳动人民基本的生活权利他们都有。剥夺政治权利那也是暂时性的,什么时候他们改造成为劳动群众的一员,他们随时可以取得政治权利,总设计师不就是通过写改悔信重新上台的吗?
在继续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侵犯人身权利的过激行为,这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人阴谋破坏的结果,是形左实右的东西,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不能把在继续革命过程中的消极现象归罪与半社会主义的半字上面,不能把社会主义继续革命定性为封建性的人治的半社会主义。
如果把社会主义继续革命定性为封建性的人治的半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主义继续革命就是错误的,中国应该重新补上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法制、博爱、人权这一课,由此看来,半社会主义理论其实就是为修正主义鸣锣开道的理论。
有一些造反派在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过程中受到了委屈,就认定全中国劳动人民和自己一样一起失去了人权,人身权利遭到了侵犯,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在作怪,以自己一人的利益得失度天下人。这是经历过文革的一些造反派们今天走向修正主义道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些造反派们,在文革中后期人身自由遭到了限制,很多造反派们在改开年代更是遭到了无情的政治清算。因此一些造反派们完全陷入了个人的利害得失,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继续革命产生了厌恶抵触的情绪,继而转到修正主义的道路上来,甚至走向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的民主思想。任何革命,包括社会主义继续革命,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于在社会主义继续革命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的现象,一些造反派们归罪于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封建性」、「人治性」、「专制性」,对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巴黎协和广场的断头台却闭口不谈,进而把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定性为半社会主义,这实际上完全否定了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历史客观性。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付出巨大的牺牲所创立的新中国,竟然是封建性的人治性的专制性的半社会主义,一个半社会主义理论就把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否定掉了,中国革命失去了进步意义。
十一 在『半社会主义论』中的第二题第二点第一小点,项观奇教授说,「在政治上, 资本主义要求资産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要求天赋人权、保护人权,要求在宪政民主的制度下,保证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组党自由,集会自由,要求通过普选制,通过多党竞争,保证执政的民主性,等等,等等,这些,对于我们要克服的封建主义的专制、等级、特权来说,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由此对于带有封建性的政治制度提出的改革要求,也具有历史进步性。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这种资産阶级的政治要求,可以充当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改革的同盟军。」
评十一
由于办社会主义理论是修正主义,所以项观奇教授提出,为了改造半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和广大领导人民要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同盟军。这种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正确的,但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却是反动的。反动在哪里?反动在半社会主义理论是错误的唯心论,在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过程中,半社会主义理论依然停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论里,所以半社会主义理论要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去打倒「封建的」、「专制的」社会主义。
尾声
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论,是马列毛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修正主义的思想,为了以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批判毛主席的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理论,发明了半社会主义的理论,唯心地把主席的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理论的伟大的社会实践文革定性为封建性的人制性的侵犯人权的社会主义,即半社会主义。继而提出以资产阶级的多党制,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法制来纠正半社会主义的半字,以达到「完整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在经济基础领域,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彻底瓦解,说文革是半社会主义,缺乏历史根据和理论根据。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不是由一个社会的思想形态决定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形态是比较复杂的。德国或许还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但不能因此把德国的国家性质定性为「半资本主义」。即使在文革期间,也存在着封建地主阶级思想,但是这些旧思想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残存思想,是遗毒,通过社会主义继续革命,旧思想旧文化完全可以清除掉。文革仅仅进行了十年,腐朽的旧思想旧文化没有完全清除掉,就说文革是半社会主义,这是唯心论,清除旧思想,十年时间远远不够。
半社会主义论,使我想起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旧中国之所以定性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那是因为在旧中国的经济基础领域,存在着封建的、殖民地的生产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产关系,到了一九四九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已经结束了。至于对于封建思想殖民地思想乃至资产阶级思想等一切旧思想旧文化的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任务,而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如果承认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半社会主义,那么新民主主义继续革命论是正确的,毛主席的社会主义继续革命论是错误的,半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错误本质就出现在这里。我相信,项观奇教授从主观上,是想把半社会主义论写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但是遗憾的是,客观上,半社会主义论却写成了修正主义的理论。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杂烩。
对于半社会主义大杂烩,项观奇教授说,「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的内容是非常革命的。既要革掉封建主义的命,又要最后革掉资本主义的命,还要扶植新生的社会主义顺利成长,先达到完全的社会主义,最后再过渡到共産主义,这样的历史任务当然是非常革命的。从这一点说,不忘记继续革命,坚持继续革命,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正确的(第四题第一点)。」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通过改革,让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最终再过渡到共产主义,这哪里是什么马列毛主义?分明是修正主义。项观奇教授首先去听一听资产阶级的意见,看看资产阶级同意不同意。
项观奇教授在论述半社会主义理论之后,总是忘不了做一番看似非常革命的马列毛主义的论述,以证明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毛派人士,实际上那些看似毛派的言论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半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面目而已。项观奇教授的那些毛派的言论,有时确实能够打动我,过去我曾经误以为项观奇教授的一些错误观点只能算是策略性的失误,今天通过阅读项观奇教授的『半社会主义论』,基本认清了那不是什么策略性的失误,是项观奇教授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不好说项观奇教授是一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但是起码可以断定,项观奇教授是一位修正主义者。
萬里雪飄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lixuepiao123
项观奇:『半社会主义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904/79284.html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