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最紧要的是什么?
建设新农村最紧要的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目标。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说:“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素,《建议》表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建议》列举了五个方面,即“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包含有若干个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上引文均见新华社 10月18日 电讯)对于数亿中国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美好的发展图景。
阅读中共中央的这个《建议》,联系近20多年来中国农村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和我国农村当前的现实状况,在为数亿农民感到欣喜的同时,人们也从心里提出了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无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生产、生活、乡风、村容、文化教育、道路交通、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等等各个方面。这每一个方面都非常重要,都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个方面,新农村就是不全面的,不和谐的。然而这当中,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究竟什么是最关紧要的呢?
我认为,最关紧要的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使农民能够就地致富。这是今天以及今后全部农村问题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日中国农村之所以状况不佳,使得“三农”问题成为了全国各项紧迫问题中最为紧迫的问题,成为了全国各项问题的“重中之重”,最根本的表现就是,虽然经过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20多年的奋斗和拼搏,可是绝大多数的农民至今仍然处在贫困的状态中。换句话说,当前困扰中国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个“穷”字。因为这个“穷”字,就带来了另一个“离”字——大批的青壮年男女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去打工,以挣得一些钱来维持家庭的起码用动。由于这个“离”字,就给农村、农业特别是亿万农民,同时又给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的有:
1、使得正需要子女照料的老年父母不能得到及时的照料,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被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老有所养”在许多家庭成为了空话和奢望;
2、使得正需要哺养和教育的孩子不能得到父母的哺养、教育和督促学习。这种状况,极其不利于农村孩子们全面健康的成长,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使下一代农民致富缺少了最关紧要的知识后劲;
3、使得情怀中的青年男女长期处于牛郎织女的分离状态,正需要的夫妻生活不能得到满足。这对于人性和人权无疑是一种残忍的扼杀,对于广大的青壮年农村男女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4、使得众多村庄成为了“空壳村庄”,众多的家庭成为了“老幼家庭”,众多的家庭长期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中,正常的家庭生活没有了,牵挂、思念、担心、甚至于梦魇等等成为了终日笼罩在这些家庭和这些农民心中的阴影,天伦之乐变成了天伦之痛;
5、极其不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因为正处于精力旺盛期和思想活跃期的青壮年农民长年不在家乡,农村的这些建设因而没有了最主要的力量和对象;
6、许多农民在外打工,由于远离农村的组织和亲人,他们有如飘萍和离群的孤雁,处于涣散和软弱无助的地位,只能任凭私营老板们(其实也许还有公营老板们)的驱使、盘剥、宰割和蹂躏,因而其基本的人身权利和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20多年来,农民工被利欲熏心的黑心老板害得致伤、致残和致死的不计其数,所谓“带血的煤”,“带血的GDP”,主要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们的血,由此而造成家破人亡的同样不计其数;
7、农民在外打工,正处于社会诚信极度缺失,社会风气极度败坏的大环境中。加上又缺乏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使得一些打工者的灵魂被败坏的社会风气所污染,被坏人所教唆和利用,染上了种种恶习,走上了种种的犯罪道路。20多年来,中国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不用讳言,其中相当一个比例的犯罪行为是出外和进城务工的农民之所为。有的女青年怀着美好的愿望外出打工,由于工作难找等原因,最后不得不被迫卖淫,这不能不是她们的终生之痛,有的甚至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幸。因外出打工而染上各种疾病(职业病、性病、艾滋病等等)的也不少。这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罄竹难书,它造成了数不清的个人和家庭悲剧,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以上所列各项,也许还不是因“穷”字和“离”字而给农民、农村所带来的问题的全部。但仅从这些问题中就可以看出,当前亿万农民的苦难和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农民因为一个“离”字而能够致富的话,那么这离愁别苦也许还算值得。可是,除了极少数农民因外出打工而赚了一些钱外,绝大多数的农民虽然长期出外打工,却并没有因此而富裕起来,并没有甩掉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们的那个“穷”字;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多年,家中却依然一贫如洗。
20多年来,中国的亿万农民始终处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之中:在家里种田种地吧,当然是最好的了,可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只能种粮食(国家也需要他们种粮食,因为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而种粮食不仅不能赚钱的,常常还要亏本,靠种粮食是根本甩不掉贫穷的帽子的。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有些农民即使是不种粮,改营他业,但是能够因此而富的也只是极少数。在家守着父母妻子谋富裕这条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根本走不通。外出打工吧,吃尽辛苦、担尽风险、受尽欺凌不说,工钱又被私营老板们(也有国营老板和政府所属机构)压得极低。劳动所得,除了吃、喝、住等项之外,所剩无几。中国的数亿农民20多年来就在这样一个怪圈中挣扎着、苦斗着。这个怪圈像一面硕大无比的天罗地网,农民们怎么也逃不脱它的束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紧要的是要解决这一个“穷”字,和由穷而带来的这个“离”字。也就是说,要解决数亿农村人口的就地致富问题。不解决这个“穷”字和“离”字,所谓的“新农村”即使是“建设”起来了,也要大打其折扣。就拿道路来说吧,新农村建设估计是要给农民们修道路的,这当然很好。但是,如果给他们修了一条好走的路,却只意味着他们一年一度外出打工时可以少颠簸几里,那这路的意义就太有限了。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就好比一个人内脏上有了病,却不是对症下药地给他治愈内脏上的病痛,而是置其内脏上的病痛于不顾,只是给他的皮肤揸一些红汞、紫药水之类。这样搽的结果虽然好看,却不解决根本问题的。这样的“新农村建设”,的确没有好大的吸引力。
所以我认为,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最为要紧的,是要想办法让亿万农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富裕起来。我这样说,当然不是说要让100%的现有农民都守在自己的家门口,而不要合理的人口流动,不要任何的农村人口的转移。我只是说,凡是家在农村的人口,就要让他们能够就地致富。至于具体致富的办法问题,应属于另一个问题,暂不在这里讨论。只是有一条,任何办法都不要忘记了“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因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同样,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中国农村当前的窘境,就是由于离开了社会主义原则,而推行了另外的某些原则的缘故。事实已经证明,分田单干这条路,也许能使农村中的极少数人富裕起来,却并非亿万中国农民的康庄大道。中国农民的康庄大道,只有社会主义这一条路。可以断言,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农村问题将会是一个永远性的问题。
2005年10月28日 写 近日略作修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