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与‘纵观’网友探讨下哲学问题:关于主客观和内外因!

火烧 2011-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5
本文围绕主客观与内外因的哲学问题展开探讨,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在认识过程中的体现,强调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以及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关系。

与‘纵观’网友探讨一下哲学问题:关于主客观和内外因!
-----今晚先简单地聊一下!

任何的一个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即对立面(一个占主要矛盾的“内因”

的质、和多个占次要矛盾的“外因”的量)的统一体!
自然界的事物哪里有什么纯粹的内因????呵呵,所谓的‘内因’都是由人给主观上规定出来的!!!

1,
本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客观或内外因关系的观点只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从事物本身发展变化角度说,

在其具有的性质基础上,其发展变化是由客观或外因决定。另一个是从主观解决客观存在问题角度说,要

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深入了解事物的性质,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位因素,然后提出正确解决办法,这是第

二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在对待主客观或内外因关系时,始终都只是站在一个角

度上的-----‘对立统一(对立面的同一、对立面的斗争与同一)’的认识论上看待问题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两个角度阐述主客观或内外因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认识问题,正确解决问题,但

是由于认识或思想的问题,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个基本观点误解甚至曲解,造成错误使用,不能

解决问题。
————————————————————————————————————————

【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主观)人在认识客观事物之时,都不免要带入自身主观上的方面因素

(即平常的通俗所说的‘局限性’)。于是乎,主观人的任何一个主观认识(认识的形成、认识的过程和

发展、以及所认识到的内容的产生)便则统统都是一个‘对立统一规律’的自发运用!!!-------主观与

客观相对立,又相互同一(在认识行为、认识结果中达成统一)。包括:形式与内容(思维的形式与思维

的内容)、自发性与自觉性、肯定和否定(否定与否定的否定)、客观‘自在’与主观‘自为’(即马克

思所说的“必然向自由的转化”之意)、、、、等等等等,但凡是人的认识,只要是主观能动的思维意识

的产生、任何人的任何的一个认识、每一个的认识,呵呵~~~都莫不如此,都是对立面的统一!!!


----作为普遍规律的‘对立统一’之规律,它首先就是人们(人类、主观能动者)的认识规律,体现于在

每一个的主观认识当中!!!无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却终是如此的(对立同一的形式下的)进行

着意识与思维。


3,
(待续),今晚晚了,先写这几句。明天有时间的话我在补上:----主观与客观的相互转换和相互统一,

人的主观思维对自身开展主观上的思维活动(对认识的认识,对自身主观性的主观性考察、针对能思的能

思活动),,,,,呵呵,【主观】认识对其自身的【主观性】进行了【主观意识】(再认识),那么,

【主观(意识)】便也就在这里首先就把其自身给转换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了!!!


------而反过来说,若是首先就不存在着客观上的意识活动(意识的过程、形式、过程、意识自在性、和

实在性】的话,那么也就不可能还会产生出什么意识活动的内容(意识活动的结果、结论、主观的自为性

、能动性】。


4,谈谈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5,对事物的定义(任何一个的具体事物、或说:每一个的实例),都是人们(主观上的)突出内因,抛弃

(或说忽略了)‘外因’的一次‘主观自由’的认识。

6,------毛主席所讲的‘内因’即是指事物的质,‘外因’则是指事物的量!!!而事物的质与量,仍然是相互统一的:-------‘量’与‘量’是相互同一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时时刻刻地在(此消彼长的)斗争着的集合体(或说:集合过程),而其中一种的量(被人们主观定义的那个‘量’)则就是被称作为是‘质’(即毛主席说的:主要矛盾)!!!

6,事物,就是‘内因’和‘外因’的集合体、并且是斗争着的、运动着的、相互作用着的集合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