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能安吗?
郡县治、天下能安吗?
中国有一句古话:“郡县治、天下安。”我认为,这句话在中国当今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了。
首先是中国的现行体制。中国的根本问题是集权,而集权,又主要表现在中央集权上,中国已经愈来愈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了。在政治上,要求与党中央绝对保持一致。这就决定了县级党委或者政府不可能在政治上另搞一套。
中央的集权不仅表现在政治上或者政策上,而且还表现在财政上。1993年的分税制使中央富了起来,但由于事权与财权的严重不配套,而中央的所谓“转移支付”,由于没有好的制度支撑,使中央的“转移支付”成为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有权官员寻租的工具,“转移支付”真正用到该用的地方或者指明的项目上的有的仅有30%,结果使地方越来越陷入贫穷。前几年看到一篇报道,全国财政百强县如果没有上级财政支持,也不能够足额发出工资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足的地方财政,也不可能使地方政府有多大作为。
更加重要的是,目前地方上的许多乱象的根源多数在中央政府的部门。中央政府不解决,地方政府不可能解决。如,“三公”的泛滥,首先是中央政府不应该有这样的制度规定,其次是中央政府没有做出好的表率来。如,“跑部钱进”就是从中央政府的一些部门开始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驻京办?)。还如,买官卖官。不改变官员的任命体制,买官卖官就不可能杜绝。再如,被人民群众斥责为新的三座大山的教育、卫生、房子,可以说没有哪一项不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导致的。如,教育体制、教育方针。
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什么?一是官本位,二是企业化。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育方针就是唯官是举和一切向钱看。教师不是想的如何教书育人,而是想的如何能够当上学校的官和教育部门的官,以及如何能够搂到钱。学生在教师或者学校领导人眼里,学生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是他们搂钱的源泉。为什么学校积极热衷于招生?甚至有的学校还规定,能够介绍一个学生,给多少奖金。所以,就有了学校的乱收费。所以,就有了教育学生如何当官、如何赚钱,甚至出现了若干不堪为人师表的“教授”,如,那位教育学生如果在多少年之内搂不到多少千万元钱就不是他的老师的那位“教授”。也使小学生想的都是如何能在学校就开始当官,甚至长大后的理想就是当贪官。目前道德的普遍滑坡,不能说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与教育部没有关系。为人师表的教师是如此,社会上其他的人又怎能不是如此?!
还如,卫生。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医生曾被称为白衣天使。但,中央政府的医疗改革方针是把医院推向市场。结果,医生或者说医院也只好认钱不认病或者说不认人。 “死于病者十之一二,死于医者十之八九。”就是因为医生或者医院为了搂钱,不惜过度治疗,不负责任的治疗,不能正确的治疗,医生,在有的地方已经被妖魔化为杀手。与其说是医患矛盾加剧,不如说是人民与政府的矛盾加剧。与其说这是做医生的悲哀,不与说这是政府的耻辱。
至于房子,可以说,世界上多数国家都能够保证他的国民有基本面积的房子可居住(还有,多数国家都是保证他的国民免费医疗、中小学是真正的义务教育)。但在中国,房地产却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支柱。于是,中国的房价,对于世界来说,是全球最大的笑柄,高得离谱;对于中国的国民来说,则是永远的伤痛。
一个口口声声标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却使人民上不起学,不敢看病,几辈子的积蓄都买不起房。这样的天下能够安宁吗?
再就是中央不出台新的政策,地方也不能解决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矛盾或者腐败现象。如,被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三公”浪费。废除“三公”,或者说改革“三公”,仅一个地方能够做得到吗?还如,全国的学校都是搞应试教育,一个地方能够搞好素质教育?还如,有的地方上访事件,如前几年的被安排在企业的复员军官的上访,如果中央不表态,地方能够解决?等等事情,地方是无权或者无力解决的,不再一一列举。
其次现在是信息发达社会,早已经不是过去的封闭社会了。由于信息发达,许多违反上级规定但有利于人民利益的事情就不可能捂住。如,陕西省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这是一件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好事情,但由于事前没有向上级党委报告,结果做了好事的神木县的县委书记不仅没有得到上级党委的肯定,而且还落得降职使用。这样的例子,即使只有一件,杀鸡吓猴,也使地方官员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当然,我这样说,决不是地方政府不能够有所作为,而是说,地方政府即使能有所作为,作用也是有限。我也曾经想过,假如我是县委书记,我将怎样怎样。但经过这几年的思索,我明白那只不过是梦想。因而,我也能够理解县委书记、县长的难处了。要想天下安,首先是中央能够“安”,即中央要有好的方针政策。中央政府现在不是越来越差钱,而是没有把过多的钱真正用在民生上,尽管整天都在喊要加强民生的投入,但我们的民生的投入比例似乎永远要赶不上发达国家。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县级政府除没有拥有中央政府的外交、国防权力外,其它权力可以说都拥有。再就是,中央政府在近几年来也的确出台了一些好的政策,但“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也是事实。即使有的“出了中南海”,层层走样也是事实。因而,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如果做起坏事来了,在这个县也的确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住。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管住了县委书记,也或许能够使县里得到太平。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媒体宣传的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好。改革开放也的确好,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绝对没有现在这样强大,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绝对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如果是改革开放前,我能够写这样的文章吗?)。但,国富民穷却是事实。我接触到的一些基层官员们,都感慨生活越来越艰难,生活质量在下降。还用不着说靠打工为生的那些工人、农民。还有,中国人的良心道德呢?还还有,改革开放制造的两极分化使中国到底拥有了多少属于世界标准的穷人?注意,我是说的联合国或者世界银行的世界标准,也就是被某些官员挂在嘴上的国际惯例标准。再,执政者到底是为了穷人,还是为了富人。这,不应该是两难,也不应该是矛盾。但,富人似乎也不感谢执政者,拥有着中国人的皮肤,却加入了外国籍的富人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什么?中国的决策者们应该冷静的好好思考一下,是否真的在按“三个代表”的思想办?“三个代表”不能仅仅是宣言,而是行动!中国到底怎么了?
(写于201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