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经济危机诱导社会危机不是没有先例

火烧 2008-10-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经济危机如何引发社会危机,回顾历史案例,警示中国当前发展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强调政策反思与民众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危机,并引发社会体系的颠覆与重构,这在世界国家发展史上不是没有先例。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由于普鲁士德国经济不振所引起社会动荡民怨沸腾,进而统治者为转移社会矛盾所引发。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党控制德国议会并受到德国民众的普遍欢迎,也是基于1929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面经济危机。而希特勒上台的结果就是自由民主被剥夺,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压制了一切反对声音,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35个国家卷入,数亿人死于战火之中,德国成为废墟,全球经济凋零。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社会发展滞后的事实,并可能导致未知的社会发展危机。改革开放30年来,除去88+1风波和97亚洲金融危机等有限几次动荡之外,共和国的经济强国之路几乎一番风顺,没遇到过丝毫波折。即便1998年风起云涌的国有企业改制,医改、教改、房改、股改都在当前已经被证明全面失败的时候,依然阻挡不了改革洪流的滚滚推进,阻挡不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基地,阻挡不了GDP 年均超过9%的奇迹增长。由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近30年的高速增长给新一代共和国的领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觉:只要能对症下药,措施到位,没有党和政府解决不了的难题。但是领袖大都是技术官僚,在专业上固然胜人一筹,经济管理看起来也较为到位,甚至在2003年非典时期2008年512大地震中也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然而他们没有在经济增长中遇到过极大挫折,也没有经历过全面性的危机,更没有处理这方面的经验和先例可循(不可能走毛时代的老路)。在虚假的繁荣面前,很多矛盾都被掩盖,改革者都会因此感觉飘飘然无所适从。并且在社会发展问题方面,擅长技术处理的改革者们在解决社会事件的方法和手段上依然原始、简单、粗暴,社会发展政策依然落后、空洞、单调,社会意识形态松散无力,社会信仰和社会良知都被极端膨胀的金钱欲望和短期功利的追求所淹没。

        社会发展的研究偏离了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向,这种错位让民众的现实观感与官方引导的差距认识不断扩大,并引发民众对官方所宣扬意识形态的排斥、厌恶。我们的学者们都在高高的象牙塔内,研究所里面,从书本上研究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他们缺少实践,很少有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诱因,很少能主动拉近民众代表民众的利益诉求。虚化的学术风气让整个社会发展研究变得浮噪,伪善和浮夸充斥着整个社会发展领域,具有良知正义感并充满忧虑的学者们却被排除在外,这个社会上听不到正确的声音。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当90%的股民都已经在股市崩溃中遭受惨不忍睹损失的时候,管理层还一再宣称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依然牢固;当经济持续下行,企业大量倒闭生存维艰的时候,官方主流还认为经济发展基本面未变,依然能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看看主流媒体意识引导文章的内容,对比一下当今城市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变迁,我们会发觉其中存在着严重的逻辑矛盾,而在另一方面,国民心路历程(人生观、价值观)也正悄悄发生改变,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由外而内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在主流意识和大众认识之间形成了一道深深的鸿沟,这道鸿沟隔绝了主流精英和普通大众联系交流的正常渠道。

        在未来的3年内,中国所遇到的挑战不论在经济上社会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希望我的悲观论调只是我个人简单的臆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