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比较生物学研究】“主流精英”与癞蛤蟆的区别

火烧 2008-10-1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通过比较生物学视角,分析主流精英与癞蛤蟆在生存环境、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旨在为癞蛤蟆正名,恢复其社会名誉。

【比较生物学研究】“主流精英”与癞蛤蟆的区别  

萧老邪  

【摘  要】  

本文运用比较生物学原理,通过科学分析“主流精英”与癞蛤蟆的区别,以恢复癞蛤蟆的社会名誉。  

   

【关键词】比较生物学  “主流精英” 癞蛤蟆  区别  

   

【正  文】  

引言  

   

比较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新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地球生物圈内的不同生物族群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把握其根本属性,以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实践型科学。  

当前,在全球金融海啸带来巨大经济危机风险的时候,那些高举“自由市场”旗帜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而最终制造了这场“百年不遇”的灾难的“主流精英”,竟然被一些民间草根族批评为癞蛤蟆。对此,笔者简直无法赞同,感到这样的批评是在诋毁癞蛤蟆长期以来的社会名誉,故,欲以比较生物学之研究,为癞蛤蟆正名,以恢复癞蛤蟆的社会名誉。  

   

一、“主流精英”族群与癞蛤蟆族群的一般相同点  

   

为简便叙述,以下行文将“主流精英”族群简称“精族”,癞蛤蟆族群简称“癞群”。  

   

从生物学角度讲,无论“精族”、“癞族”,都是地球上的生物族群。这是必须首先承认的基本前提,否则,“精族”不知道会成为什么东西。  

既然二者均为生物族群,因此,二者的相同点,最基本的就是“都是活物”,即“生命体”。也就是说,一般生命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如“吃喝拉撒睡”等,二者也都具备。  

但是,由于本文研讨重点不是二者的“相同点”,而是“不同点”,是要分析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以恢复癞蛤蟆的社会名誉。因此,对二者的“相同点”不作进一步的细致的分析。  

   

二、“主流精英”族群与癞蛤蟆族群的根本不同点  

   

自去年“次级房贷”危机以来,通过对“精族”与“癞族”在生存环境、行为模式、生活习性这三个主要方面的深入考察与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如下:  

第一,在生存环境方面,“癞族”优于“精族”。“癞族”所长期生存的环境模式,是地球绿色生态发展所倡导的路子。  

理由:一是“癞族”生存环境广泛,且长期生存于清新自然的和谐环境中;而“精族”生存环境狭小,只适合于在豪华装修的大厦、别墅、洋楼生活。二是“癞族”除了受到天敌威胁生存之外,内部从不内讧、自残、暗算;而“精族”虽然没有外部天敌的威胁,但因智商太高,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使内部之间的内讧、自残、暗算不断。  

第二,在行为模式方面,“癞族”优于“精族”。“癞族”追求动机与行为相统一,走路塌实、求学扎实、工作务实,是难得的实事求是型生命体。  

理由:“癞族”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为行为规范,貌丑心美,有毒自己装,有难自己扛,从不好高骛远,总是日没而作,日出而息,常常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而“精族”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为处世法宝,“马屎皮面光、里头一包糠”,有利益就上,有困难就让,内里“软骨头”,嘴上“耍花枪”,总是眼高手低却喜自我标榜,处处想沾便宜,时时不忘沾光,利用自由、民主、平等、媒体、资本、市场等手段暗箱操作、兜奸售私,把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卖光、分光、败光。  

第三,在生活习性方面,“癞族”优于“精族”。“癞族”安命达天,循时进退,收放自如,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的理想生活状态。  

理由:一是“癞族”遵循自然之道,饮食有度、起居有时、进退有据,心态平和,安居乐业,从不贪图物质享受;而“精族”崇尚绝对自由,一贯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贪图财富独霸,追求“食色性也”的声色犬马般的感官刺激日子,喜欢不断创新(或曰“忽悠”、“折腾”)。 二是“癞族” 言行一致,注重精神文明与思想自由,喜欢歌唱自然、歌唱生命、歌唱生活;而“精族”心口不一,两面三刀,白天西装教授,晚上衣冠禽兽,精神颓废、思想反动、品德低下。  

   

三、为癞蛤蟆族群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综上所述,“癞族”与表里不一的“精族”有着根本的区别,“癞族”虽然外表不如道貌岸然的“精族”,却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可爱的族群之一,因此,不能将注定要被历史所抛弃的“精族”批评为有着美好未来的“癞族”。  

在此,笔者大声呼吁:为癞蛤蟆族群平反昭雪,恢复社会名誉。广大的民间草根们,千万不能再将“主流精英”与癞蛤蟆混为一谈。  

   

后记  

俗语云:“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笔者在探讨研究本论题过程中,受到比较文学研究的启迪,得益于癞蛤蟆在田间地头的不倦歌唱,也得益于“主流精英”30年来的敦敦教诲;同时,更是受到树人先生、泽东同志的光辉思想的指引。  

因此,在拙文杀青之际,笔者在此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六日·蓉城  

【主要参考文献】  

1、《生物学大原理》作者:恩格尔,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 年1月。  

2、《社会学原理》作者: [日]青井和夫,译者: 刘振英,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2年1月1日 。  

3、《毛泽东文集》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1996年9月1日 。  

4、《鲁迅全集》作者:鲁迅,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80年9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