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谁是“洋跃进”的始作俑者?

火烧 2008-09-16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质疑‘洋跃进’错误归咎于毛主席,分析华国锋经济政策与毛泽东模式的关联,讨论历史评价与政治派系影响,引发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讨论。

 

谁是“洋跃进”的始作俑者?

 pioneer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集团主办的《作家文摘》报第1167期(2008年9月2日版)头版刊出了徐庆全的《华国锋:斯人逝去》一文。该文不顾史实,以否定华的经济路线间接否定毛主席。更把“洋跃进”的错误无耻的推向毛主席,说“洋跃进”“秉承的是毛泽东晚年的模式”。

徐在文中先肯定了华国锋对倒向元老派抓捕“四人帮”的行动:

“在元老派依然靠边站的情况下,华国锋遭到了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的挑战。此时的华国锋,表现了惊人的沉着。他把目光投向了元老派,谋求支持。”

徐接着又肯定了华国锋的上台后提出的“抓纲治国”口号:

“华国锋非常明白,他接手的国家已是风雨飘摇面临崩溃的危局。…意识到只有经济搞上去,才能扭转危局。他提出‘抓纲治国’的口号,虽没有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体系,但把重点已放在后面的‘治国’上确实无疑的。他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描绘出一系列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然后,徐笔锋一转:

“但是,这种勾划,仍然秉承的是毛泽东晚年的模式,不少经济指标不切实际,大规模地进口外国设备更是不顾国力,以致于被后来的史学家称之为‘洋跃进’。”

好个“惊人的沉着”,徐笔下的华国锋成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古希腊神话诗里的英雄。只可惜“已靠边”的元老派中的一位实际还控制着军队,难免使人容易把英雄误解为“墙头草”;更可惜英雄的对手只是一个无军权、无政权、不会阴谋、被叶元帅称为“造反三年不成”的“秀才”,否则英雄的形象会更加丰满。

而且,徐为表明江青已是人神共愤、不得人心,把毛主席逝世后的三派势力中的政治“新贵”——吴德、纪登奎等“与江青等人拉开了距离”,说他们与元老派有着“感情的亲近”。只是不知如何解释元老派得势后为什么要把“感情亲近”的吴德、纪登奎、陈永贵等一干“新贵”全部挤下台?而且从纪登奎、陈永贵等人后来的访谈录来看,和徐的说法恰恰相反。而且,陈永贵还对江青廉洁高尚的品德赞赏有加——江和“元老派”得势后的表现简直是鲜明的对比。陈还说“没看出人家有什么毛病”。

徐胡诌华国锋上台后才把重点放在“治国”——经济上,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以阶级斗争为纲”错了吗?现在不提了,只认“钱”了——“以经济建设为纲”,政治、思想、文化阵地全都放弃。结果怎样呢?民族产业都姓了“外”,“和平演变”就要成功了。除了一群“大国心态”、“全球思维”的主流精英在那营营着歌功颂德外,有多少工人农民学生承认呢?

毛主席不知道要把经济搞上去吗?唱了三十年的“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是谁给中断的?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毛主席在1974年多次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精英们是不记得的,那时他们正在咬牙切齿,韬光养晦。

徐先生文中所谓的“毛泽东晚年的模式,不少经济指标不切实际”说法由来已久。改革三十年,一提起毛主席“超英赶美”的口号,焉知“鸿鹄之志”的无脊洋奴们便发出一片“燕雀”般的嘲笑。难道只有“让少数人带动大多数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切实际吗?难道只有“让外资控股银行、掌握行业主导权、产品定价权,我们只配给洋人打工挣血汗钱”的目标才切实际吗?

徐先生说“华国锋大规模地进口外国设备更是不顾国力”,“秉承的是毛泽东晚年的模式”。既然“大规模地进口外国设备”是毛主席晚年的模式,那么没有“意识到要把经济搞上去”的毛主席进口外国设备干什么用呢?况且,被精英们骂了三十年的“闭关锁国”又如何解释呢?据精英们的可靠统计:文革结束时中国的外汇还不够一个官员出国的费用。用这么点可怜的外汇“大规模”地进口外国设备的确“不顾国力”,简直自不量力。当然,按照改革三十年“一下岗就发”、“一股就活”、“一包就扭亏”、“一卖利润就翻”的经验,华国锋一喊“抓纲治国”,国库里的外汇立马就成几何倍数的翻番也未可知。但还是想在这里给精英们提个建议:造谣之前先统一一下口径,因为“流弹”最容易“误伤”自己人:今天赵精英用手扇了钱精英的嘴巴,后来孙大师用予刺了李大师的盾。

谁是洋跃进的始作俑者?邓小平。  

1977年11月,邓和访华的新日本制铁公司的董事长稻山嘉宽商谈时初步谈了中共建政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宝钢。78年10月邓访问日本时,参观了现代化的君津钢铁厂,最后签了合同。正是在邓的带动下,华国锋制定了《十年规划纲要》,提出从七八年到八五年,要新建和续建一百二十个大项目,包括十大钢铁基地、十大油田、三十个大电站等。按照规划,从七八年到八五年,八年的全国基建投资竟相当于过去二十八年的总和。虽然华国锋是主席,但他不管经济也不懂经济,这实际上是邓的主张。

   

一九七八年五月邓小平同胡乔木谈话时说:“现在的国际条件对我们很有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它们自身的利益出发,他们有很多困难,资金没有出路,可是他们借钱给我们,我们又不干,非常蠢。”  

   

邓的“洋跃进”,在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期间实际上就开始了。从1976年3月2日江青在打招呼会议期间召集的十二省区会议上的讲话就可以看出:

   

“邓XX完全是代表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出口原料和外国资本家订长期合同。”“目前各大工矿企业,省、市,燃料吃紧,有的已经停产,包括北京。有的地方已经停产,形成混乱。”  

“电气设备他要下马百分之四十以上,那么下马是不需要了或者怎么样了,并不是!而是不要中国自己造的,去进口外国洋人的。还有一个最近我才听说一台美国的设备装在大庆,我说那可不行,大庆是主席树立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先进单位,可不能这样,要拿走。后来知道有两台美国货。同志们,这是个什么事?我不反对进口一点东西,但装在大庆丢中国人的脸,外国人去参观,装着美国人的设备,我说要拆掉,如果它有某些先进之处,那你先仿制,最好是迎头赶上。我们现在是有一些,我推荐科教片给同志们看,有一些我们都是先进水平啊。混到党内的这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大当权派邓XX,他不看。”  

“邓XX把咱们的原油,咱们的石油,连煤炭,棉布统统压价出售。这些都是去年冬天干的。如果给了第三世界缺油的国家,那还情有可原,他是卖给那些大资本主义国家呀。……我们最近还发现了高产的油田啊,都拿走了,都拿给外国人去了。煤炭,棉布压价出售,我们八亿人口啊,这不是出卖,不是汉奸行为?所以我说他连一个起码的爱国主义者都不是。”  

“邓XX这种买办资产阶级破坏生产是历来的。他进口了好多外国设备,不晓得为什么都挤到今年上马。有的设备根本没有处理三废,现在毒害人啊。……,他对第三世界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就是对美国,西德,第二世界有兴趣。”

“洋跃进”是彻头彻尾的邓的“原油换外汇,买进一个现代化”的模式,怎么又成了毛主席晚年的模式?

徐先生的陈词烂调,倘在10年前或许还能骗骗善良的中国人,但在改革精英们即将剥的一丝不挂裸露在广大人民面前的今天,徐先生还在咀嚼着那些已被无数精英们反复咀嚼过的饭渣,竟不觉得反胃;在祖国将被改革精英出卖,人民的已处于悲惨境地的今天,穿着工人做的衣服,吃农民种的粮食的徐先生,如不能像张宏良等爱国之士那样为国为民泣血呼号,只是谈谈风月混点稿费也就罢了,然而却面似公允心怀叵测地信口捏造史实,向人民的领袖毛泽东进攻。其厚黑功底,实已登峰造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