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出售:“标草自卖”,还是“导演绑架”?
汇源出售:“标草自卖”,还是“导演绑架”?
渝西锋光
http://bbs.cqnews.net/thread-243547-1-1.html
作为国内饮料品牌首屈一指的汇源,要将自己出售给外国企业。企业之间的出售与并购,在市场经济的商战中司空见惯,并非什么新鲜事情。但是,当汇源被披上了“民族品牌”的外衣,“卖,还是不卖”不仅迅速成为国人争论不休的焦点,更是一下子成为牵动国人敏感“民族神经”的大问题——面对此情此景,汇源董事长朱新礼却说了一句或许是道破“出售天机”的话:“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 朱新礼此言真可谓奇人奇语——先后数次出售汇源并增值18倍的朱新礼,在商圈中绝对算是个“奇人”;“把含辛茹苦当儿子般抚养成人的企业,当成猪一样地卖掉”,也绝对算是“奇语”——朱新礼出售汇源倒真让笔者纳了闷了:想把谁当成儿子,把谁当成猪?
表面上看,汇源出售给外国公司有点类似古代的“标草自卖”——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通常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头上插几根草,跪在街上将自己出售——这样的“标草自卖”通常是走入绝路的迫不得已、万般无奈。但明眼人能够看出,无论是从市场份额、经营状况、还是品牌前景,如今的汇源都是“如日中天”,远未到“标草自卖”的地步。
不是“标草自卖”,汇源玩的是什么呢?或许,朱新礼在回答记者“外国公司收购汇源能否通过国家批准”的话中,可以寻出些许端倪。朱新礼说:“批,汇源也好,可乐也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不批,……那么说明国家很重视汇源,我估计不批的话,更多的中国人会猛劲地喝汇源,然后让可乐买不起了,50亿咱也不卖了,100亿美元咱不卖了……”
这是什么?绑架啊,活脱脱的“导演绑架”!汇源策划一出“收购汇源”的“导演绑架”,然后利用国家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利用善良的中国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心疼,达到一个“国家更加重视汇源”、“更多的中国人更加猛劲地喝汇源”目的,使得朱新礼本人、整个汇源企业狠狠地敲上一笔,“100亿美元也不卖了”,发得大了去了!
敢于冒险“导演绑架”,汇源的底气从何而来?正如敢于“绑架政府”的房地产业一样,汇源或许也是瞄准了国家和消费者的“软肋”: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品牌、还是规模和效益,汇源在国内都处于“独生子”地位,没有第二家饮料企业能与之抗衡;在经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大增,稍有风吹草动便能掀起保卫“民族品牌”的大潮——而从“抗震救灾”中捐款的“王老吉”,到奥运会中的“可口可乐”等可以得知,每次“浪潮”之后的最大获利者,一定是那些精明的商家!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汇源除了把自己当成儿子——那种“在成长中能让父母不断大出血、父母给儿子娶上媳妇还要不计血本给儿子盖楼房”的儿子——其余的在朱新礼和汇源的眼里都成为了“猪”!不过,朱新礼的“儿子和猪”理论,倒也给中国的相关部门和消费者提了个醒:第一,国有大型企业不仅是只控制住几条重要的“经济命脉”,在饮料、服装、家电等看似不关紧要的领域,也应该加快培育“国有龙头”,不能让一些私营、甚至外资企业在成长为“独生子”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有恃无恐的要挟和敲诈”;第二,不管是“亲生儿子”,还是“抱养儿子”,只要是利用中国的资源、政策、市场等,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企业,都应该尽快健全相关机制完善“亲子合同”,尽早明确“一个儿子对父母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不能让那些“喝着父母的血长大、有了困难就找父母”、“长大成人就不认父母、甚至抛弃亲爹找洋爹”的企业,随随便便就想自作主张卖给外国企业“改个洋名”!
到了那个时候,汇源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嚣张,在自己头上插两根稻草就“导演绑架”、并妄图赚取大把银子——除非,不想做大做强民族品牌、有了点基础便一心贱卖的人,把自己也当成了“猪”!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