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与“理论”理论理论--简评邓氏“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火烧 2008-09-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简评邓氏关于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改革的观点,质疑分田到户与集体经济的成效,分析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如假冒伪劣、环境污染等,强调其对社会的影响。

我与“理论”理论理论  

简评邓氏“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总之,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非常显著。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氏《文选》第三卷238页)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困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  

一九九○年 三月三日 《国际形式和经济问题》(邓氏《文选》第三卷355页)  

简评:  

邓氏有四块遮羞布:其一,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名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则“分田到户”的改革;其二,所谓乡镇企业的发展;其三,所谓国民经济翻了两番;其四,所谓人民生活提高了。这四个问题,笔者如有时间将做专门讨论。现将邓氏此段讲话涉及到的前两个问题简单叙述一下,供读者思考。  

第一个问题,农业改革以后,粮食的价格涨了多少,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柴油、电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又涨了多少?农民富了么?农民靠什么富?农民种地赔钱是普遍现象,还不用说乱摊派、假冒伪劣等坑农事件对农民的伤害。粮食够吃了,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粮食单产的提高,与分田到户的农业体制改革无关,农业真正搞得好的地方,例如:七里营、南街村、华西村以及山东的一些农村,并没有搞分田到户,还是靠搞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而得到发展。  

第二个问题,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吗?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乡镇企业?笔者认为应该是隶属于乡镇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而不是指仅地理位置处于乡镇的企业。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能够在七里营、南街村、华西村等地找到一些外,对于中国广大的农村来说犹如凤毛麟角,地处乡镇的个体、私有企业倒是多如牛毛。中央电视台《质量报告》节目就经常提示我们大家不要购买小企业、小作坊的产品,因为假冒伪劣四个字经常和乡镇私有企业联系在一起的。有多少乡镇个体私有企业是靠制假售假发展起来的,国家统计局是搞不清楚这个数字的,例如温州某些制鞋企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有些乡镇个体私企发展起来了,国有企业却要压缩倒闭,例如纺织工业的压锭限产就和小纺织的遍地开花很有关系。不正之风的蔓延,贿赂经济的横行,是和一些所谓的乡镇企业孪生共长的。还有,那么多的小造纸、小染织、小化工、小炼钢、小制造、小煤矿……等等所谓的乡镇企业,消耗了多少能源?糟蹋了多少资源?污染了多少环境?毁了多少人的健康?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生产了多少假冒伪劣?国家得到了多少税收?治理环境污染又要多少投资?不知那些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是否算得清这笔帐!这些乡镇个体私企都富了谁?在这些企业中谋生的打工者,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如何?我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