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这些年来,政治节日为何失去自身文化色彩?

火烧 2008-05-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政治节日失去文化色彩的现象,分析传统节日与革命节日的演变,强调节日在国家发展中的象征意义与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就节日文化来说,多的是,春节、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是全国统一的古老节日文化习俗,在民间,还有节,如三月三,风筝节;三月二十四,庙会节;七月七,牛郎织女节,也说中国情人节;七月十五日,鬼节;腊月八日,腊八粥节,也不知道是什么节,食文化节?还有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总之,在民间,还有各自不同的节。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具有革命性,斗争性,为了表示出从一八四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帝、反殖民统治,反封建压迫取得的各个胜利,为了纪念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人,又设立了象征意义的节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除此之外,中国为配合国际工人运动,妇女解放运动,还有“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民党还有“双十节”。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上的今天的若干节日,如七七事变,九一八国耻日,二七大罢工纪念日等等。

过节用什么表示呢?第一是放假,第二是搞文化纪念活动,比如露天的,大型舞台的文艺晚会,第三是庆祝,直至用游行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深刻记忆。所以,除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外,五一、十一国庆节是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的节日。曾经,在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五一节,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要率国家政治局以上的领导出席劳动人民的文化活动,与人民群众见面;八一建军节,毛泽东要在报刊上登穿军装的照片,展示出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十一国庆节,一般的十年一大庆,中国最高领导人要检阅人民军队,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军队的实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风采;七一建党节,一般地要发表社论,过去的社论是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联合发出社论,向国内外表达中国人的态度和立场,凡是这些盛大节日,两报一刊社论是要发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政治节日过的最隆重,总是表示出中国人民的立场发展方向及决心,过的最庄严,也就是说,用这种盛况空前的形式,向世界人民表示,中国人真正的站起来了,在这些节日里,处处展现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实力,都向世界人民展示出中国的友好,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告诉敌对势力必须知道,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这种强大的声音,震撼着全世界,这种声音,总使爱好和平,与中华民族友好向善的国度,对中国人民所做出的事业无比钦佩与鼓舞,使那些不怀好心的敌对势力心惊胆战。这时的中国,每到节日到来,无不扬眉吐气,无不感到万分的自豪,无不自然地激发出对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共产党和当初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热爱和拥戴。

然而,时过境迁,时代是真的不同了,这样的事情,好像是一场梦,这样的场面,好像成为尘封了的历史。这些年来,我们的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变得悄无声息,这样的政治气氛已经不再现于人民群众的眼里,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好像忙于改革开放和发展,忙于和谐,忙于大国崛起,不仅那种恢弘的场面没有再现,节日里再也不见他们的身影了,再也听不到那种震耳欲聋的向世界人民宣布站立起来了的声音了。接下来,五一节,搞个黄金周,你们去玩吧,玩的越快活越好,七一建党节,也就不知道还是不是个节,八一建军节,与百姓有关吗?百姓也越来越觉得有关无关关系不大,十一国庆节,也是玩玩去吧。于是否,当年浓厚革命色彩的节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人民远去,就是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又给青年放半天的假,但是放假做什么呢?为什么要放假呢?真的更多的人不知道呢!五四是怎么来的,没必要介绍呢,更怀疑,好像这个五四的来历,现在有多少人不敢去想,不敢去说,还说不出口呢!所以,面对此现象,人们除了感到忧虑,惆怅,若许悲伤,还能有什么呢?

这些年来,为什么这些政治色彩浓厚的节日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真的不好探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也多少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大家很可能心知肚明,不说为好,可是,不说,这些往事总是烂不到肚子里去,那就只好放在嘴边上,吞吞吐吐,欲说还休吧,除了这样,还能说什么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