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鲁能”系回归国有的强烈质疑

火烧 2008-03-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鲁能系回归国有引发广泛质疑,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再度被关注。国家电网收购鲁能集团股权,金额远超原收购价,引发对改制过程合法性及责任追究的讨论。

“鲁能”系回归国有的强烈质疑

  
沸沸扬扬的鲁能集团国有资产巨额流失案终于有了下文,“鲁能系”旗下的广宇发展、鲁能泰山、金马集团21日集体停牌并于次日同时发布停牌公告,称中央企业国家电网公司21日签署了受让鲁能集团的协议,使得“鲁能系”旗下广宇发展、鲁能泰山、金马集团控股权重归国有。公告还称,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山东电 力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会山东电力委员会和山东鲁能物业公司收购原由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95.47% 的股权,转、受让各方已经于2008年2月4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不过购回山东鲁能集团的金额为83.25亿元,明显高于两家私营企业当初投入的 74.08亿元。

去年初,由于《财经》杂志的长篇报道《谁的鲁能》一举撕开了鲁能改制内幕,高达七百多亿元的国有资产居然被区区几十亿元民营资本予以收购,国有资产的巨额 流失令举国公众触目惊心。尤其可怕的是,鲁能集团从国有到私有化的过程不仅一直未被公开,而且相应的中央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部门均不知情,整个改制过程不 仅违规而且违法,中国证监会不得不于2007年4月底责令其进行彻底整改。如今的鲁能系终于重归国有,一度沸沸扬扬的巨额国有资产流失案似乎应该画上句号 了,但是百草止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回归过程存在不少疑点,并且也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为此聊作以下质疑,等待高人们前来答疑解惑。

质疑一,既然改制过程违规而且违法,为何还要以83.25亿元的代价进行回购?既然是回购,不就说明此前的改制是合法的吗?如果合法,人家凭什么将 到手的七百多亿资产以区区83.25亿元的超低价出售?如果非法,这83.25亿元回购价已远远超出了原先所谓的74.08亿元收购价,这样原先的收购者 就可以从中直接获利9亿多元。试问着9亿多元是奖励、收买还是幕后秘密交易?

质疑二,从《财经》杂志的《谁的鲁能》报道中可以看出,当初北京国源和首大能源收购山东鲁能95.47%的股份只花了37.3亿,不是74.08亿元。试问用83.25亿元进行回购,岂非让非法收购者获利近46亿元?又岂是区区9亿多元将其打发了的?

这个74.08亿元是怎么来的呢?从中国证监会2007年4月对国源联合下发的责令整改报告通知中可以看出,鲁能集团股权在2006年5月27 日转让出去时的资产净值为32.35亿元。2006年6月28日,国源联合和首大能源通过增资将鲁能集团注册资本扩大到72.94亿元。从2006年7月 到2007年底期间,鲁能集团的资产净值进一步增至77.60亿元。因为国源联合2007年底所持鲁能集团47.95亿元股权对应注册资本总数的比例是 61.79%,鲁能集团95.47%股权对应的资产净值只有74.08亿元。

那么这里就存在更多疑问了,当两个民营公司以37.3亿收购并绝对控股鲁能后,还会傻到自己自己再掏腰包增资吗?短短一个月间注册资本扩展到两 倍还多,这多出来的部分也只能来自于被收购企业的被人为贬低和隐瞒的资产。如果不是被曝光和有关部门介入,这种注册资本增资会年年连续进行,直到将那七百 多亿国有资产全部显现为止。这充分说明,这次回购,北京国源和首大能源赚得不是9亿多元,而是46亿元。

质疑三,如此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为什么相关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至今未曾浮出水面?他们不应该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吗?据传其中的某些重要人物已 经移民国外,难道跑了就算了吗?不追究刑事责任也就算了,为啥不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为啥不像因柜员机出错而多取了十几万元被判无期徒刑的许霆那样被没收 所有财产?为啥还要回购从而让他们赚了不止9亿甚至可能是46亿?谁能出面解释?谁能给个说法?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吗?

一个曾经震动中国乃至世界的巨额国有资产流失案,从最初的《财经》披露到舆论禁止报道和封锁,然后就是一年后的巨额回购。表面上巨额国有资产重新回到了国 家的怀抱,内里却奖励了嫌犯并令其逍遥法外,百草止水不能不表示巨大的遗憾。也许我们也只能心存遗憾了,试问除了遗憾我们还能表示或做些什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