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希望是“精神鸦片”还是战斗的动力?

火烧 2008-01-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鲁迅笔下小人物的希望破灭,探讨现代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精神寄托,分析知识分子、农民工、小白领等群体的希望与困境,揭示希望成为精神鸦片的现象。

  孔乙己的希望是“知识分子偷书不是偷而是窃”的清高和自尊;

  祥林嫂的希望是“捐了门槛”就能赎洗灵魂,就能以清白之身做“祝福”;

  阿Q的希望是革完了命,就可以跳上富人的“牙床”,糟蹋“吴妈”。

  ……

  孔乙己最后莫名其妙死了;

  祥林嫂在一个雨雪交加的夜晚自杀;

  阿Q也终于没有盼到革命成功的那天,寄托于“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终于因为看不到现世的或者来世的希望,最终走向毁灭……

  如果孔乙己是知识分子的代表,那么今天的知识分子的希望是什么呢?

  如果祥林嫂是农民工的代表,那么今天的农民工的希望是什么呢?

  如果阿Q是流氓无产者的代表,那么今天的流氓无产者的希望又是什么呢?

  我们也许无法概括全面社会这几个阶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但是可以管中窥豹的是,今天的大学生“建设祖国现代化”的希望是破灭了。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学生们,要么流连于花前月下的男欢女爱,要么沉醉在轰轰烈烈的虚拟网络世界,爱情和网络成了他们现世的精神鸦片!

  今天的小白领们的希望是房子车子和票子,而房子车子和票子背后却是他们对提升自己社会地位,满足虚荣心的一种精神需求。可是当房市节节虚高,而股市又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今天的小白领已经隐隐感觉到社会地位的动摇。中间阶层本来就是个最不稳定的社会状态,当他们社会地位上升的希望破灭,面对社会地位可能下降的现实时,小白领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农民工的希望就是上能孝敬父母,下能抚养子女。他们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能够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可是当社会就业环境越来越恶劣,工资二十年上涨的幅度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高校学费的惊人天价,新闻曝光的留守儿童们的悲惨处境……他们的希望又会存在多久?所以近年来农村迷信又死灰复燃,“巫婆神汉们”又有了市场需求,寄希望于鬼神能够改变他们自身的命运,希望于是又变成了鸦片……

  流氓无产者应该是历史以来最没有希望的一个群体。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里,他们也是最受排斥的一个群体。他们只有一个生存原则,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有奶便是娘。没有道德,没有正义可言,他们自身可能未必邪恶,但是却是最容易被恶人利用的一个群体。黑社会可以将他们招兵买马,雇凶杀人也可能跟他们沾上关系,社会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因素。他们没有信仰也不迷信,他们是鸦片的真正需求者,感官刺激和吃喝嫖赌都是他们的鸦片。他们既入世又遁世,他们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但是如果革*命的高潮到来了,就如列*宁所说,一切的流氓都可以马上宣称自己是革*命者!

  马克思说“宗教是人类的精神鸦片”,所以他所预设的共产主义社会冠上“科学”的帽子,因为科学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真正可以实现的希望。可是随着科学的进步,20世纪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从兴起到衰落,宗教的迷信不但没有被破除,反而在全社会日益流行,从FLG的昙花一现到家庭*教*会的遍地开花,宗教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而在宗教延伸不到的地方,却是“拜物教”盛行的重灾区。可见,无论是信仰、宗教、迷信还是“拜物教”,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的是人们对物质的不满足,也就是说物质不是人所需要的一切,即使奉行“拜物教”的人,也是因为物质除了能够满足他们的消费以外,还能够满足他们的虚荣以及对权势和社会名利的渴望。所以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如何平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背后是价值观在操纵着二者的关系。除了“拜物教”之外,其他一切宗教、信仰都是轻物质而重精神的。佛教是其极至。

  大多宗教都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或者天堂,儒教和马克思主义则都是现世哲学。儒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仁义”,从君王到臣民如何实现“仁义”的路径是“礼乐”。所以一切纲常伦理都是儒教的礼拜形式。而马克思主义的“道”是“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路径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与儒教的纲常伦理是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儒教之所以被批判,就是因为儒教的哲学基础是存在即合理,所以一切等级层次都不能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人各归其位。祥林嫂的希望其实是回归到这个伦理体系中,否则她的存在就是无意义的,不合理的。当她的希望破灭以后,她就失去了存在的勇气。所以马克思主义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造反有理”。人民真正的出路在哪里?不是去维护封建的等级统治,而是打破旧的格局,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新的秩序。所以,孔乙己、祥林嫂和阿Q都是不觉悟的代表,不觉悟的群众的希望,只能是个人的希望,这种个体的希望恰恰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基础。觉悟了的人民,才是整体的人民,也才是创造历史的人民。

  所以,觉悟其实就是个人希望的破灭,社会希望的替代。当社会整体没有希望的时候,个人希望破灭就必然导致个人走向自我毁灭。鲁迅笔下这些小人物的死去,也都是个人希望破灭的体现。所以这个社会有那么多人患上各种精神病,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去自杀,都是因为这个社会让人们看不到新的希望。

  今天的社会,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没有归宿感,也没有安全感。所以在新的“希望”出现之前,各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或者寻找自己的“鸦片”。因为没有“鸦片”,人们很难有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这个社会呼唤真正的大家,真正能够考虑民族命运和人类未来的思想家。无论今天代表各个阶层利益的左中右们在学术上争论得如何厉害,但是如若不能提供给人们可以预想到的一个未来,他们都将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撵过去,泛不起任何一朵浪花。

  所以人们是继续寻找自我麻醉的“鸦片”,还是从“铁屋子”里苏醒过来,集体寻找出路,也许只有当“铁屋子”出现一丝松动,透射出灿烂的曙光,才是人们真正的希望所在吧!有了新的希望,就自然会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本人由于才疏学浅,如有不严谨之处,敬请批评指正。QQ:570980422。邮箱:[email protected])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