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主?先选老板,再选总统》的回复
对《民主?先选老板,再选总统》的回复
张大导 2007-10-31
文章说得好!
福柯认为,政权的更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的权力结构。
政权不过是社会权力的象征与妥协的产物。从根本上说,绝对的独裁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任何独裁者都是有其权力基础的,这个基础是一个或者几个阶层或阶级,而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因此,任何独裁都是一个或几个阶级的独裁,任何民主都是一个或几个阶级的民主。
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是奴隶主的民主,因为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奴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也同样如此。
右派口中的民主其实不过是一个权力实现的机制,这与社会的权力结构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体制上的权力集中还是分散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权的权力基础是什么,代表哪一部分的利益。这是相对动态的,容易变迁的,但完全可以换汤不换药。
权力的集中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有时需要集权,有时需要分权,集权不必然意味着不民主,分权不必然意味着民主。关键是这个民是哪一部分民,是地主资本家和社会上层还是普罗大众。例如北洋时期的中国就是权力分散,而且它的民主程序就形式而言也比国民党统治时期好得多,但并不意味着民主,因为权力被那些达官显贵和军阀所垄断。对于传统乡村中国来说,权力掌握在地主乡绅手中,并不在农民手中。相反,如果集权,则将这些掌握在豪强手中的权力全部收缴,普通民众反而可能从中受益,可能更加民主。当然,关键是这个集权代表谁的利益。
右派往往使用的一个伎俩就是用官与民对立关系来对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因为在官与民这种对立关系中,资本家与普通大众似乎就成了同一条战壕中的战友。这种官民关系的所谓理论基础就是所谓的契约论。
如果说有一个表现的话就是现在很流行的所谓“纳税人的钱”的理论,或者说是他们养活了政府,所以政府应该为他们服务,很能欺骗一部分人。其实国家政权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谓的民众出钱,雇用政府为他们服务的买卖关系,而是权力与利益的争夺或者妥协平衡的关系。资产阶级为什么强调纳税人的权力,甚至没有选举权就不纳税,即便这也是虚伪的(我现在也给一个西方国家政府纳税,可是我享受不到权力)?因为他们纳税最多。当他们在与封建王权斗争的时候有其进步意义。但当他们跟平民争权的时候,本来面目就暴露出来了。英国革命一度成功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了对付曾经的战友,平民派的时候,就提出过按照纳税多少来分配议会议席,最终甚至血腥镇压平民派。
我希望大家明白一点的就是,国家是权力平衡,国家税收是利益的再分配而不是花钱购买政府服务。这是欧洲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的理论基础。当然,这是左派的理论,但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没想到中国的右派还在吃人家的剩菜。这个理论的基础是否定自由主义者眼中的所谓自然社会状态的天然合理性与公平性,也否定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所谓的天经地义。国家福利并不是有钱人对穷人的施舍,而是对第一次分配不公平的一点调整而已,尽管如此,它仍然没有消除这个制度根本的不公平。从来就没有天经地义的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有的话,就仅仅是利益的争夺。
我不是说政权一定代表工农大众,但右派的目的也明显,进一步分权,掌握国家权力。因为现在中国的社会权力结构并不平衡。有些幼稚病者幻想全民政府,全民军队,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所谓的全民是权力的水平面吗?
社会权力结构的维持依赖于文化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建构人们的思想,可以说每个人都被洗脑了,不被洗脑是不可能的。福柯把那些能够跳出这种意识形态建构的人称为有机知识分子。普通人往往会把主流的意识形态与制度当作天经地义。奴隶也曾认为他们天经地义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民众也曾认为天下都是皇上的。卖身为奴也有很多是自愿的,也不要以为都是凄凄惨惨,更不要以为贵族没有风险和责任。资本主义雇用制度与这一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企业与封建庄园没有本质的区别,也不要用什么私有财产来当借口,封建领主拥有的一切也都是他们打拼出来的,所不同的不过是人身依附维系关系的绳子变成了金钱而已。企业主不仅是企业终身的主人不用选举,而且还可以世袭继承。
女人裹小脚也都是自愿的,因为她们不裹的话就嫁不出去,嫁不出去就会被口水淹死,长期的意识形态建构也让她们认为裹小脚是美,是天经地义的。今天很多女人跟老板上床也都是自愿的,因为她们不上床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要饿死。这跟和官员上床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官位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中就是人家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许你资本家挣下一个企业王国当土皇帝,就不许人家官员挣下一个独立政府王国啊?还有没有天理?
人类生活着地球上,养活人类主要通过两种因素:劳动和资源。资源是有限的,这是人类社会斗争的根源所在。一部分霸占着有限的资源,并依靠这种霸占和垄断对另一部分人构成实际的支配。这是不合理的。合理的分配方式:第一是按劳分配,第二是资源共同占有。
所以,我们要先选老板,再选总统。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更关心的不是谁当总统,因为总是欺负我的人不是总统,而是我的老板。更不要说剥削了。
全球化陷阱 回复日期:2007-10-31 22:59:39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更关心的不是谁当总统,因为总是欺负我的人不是总统,而是我的老板。更不要说剥削。”
血泪工厂的女工们都同意。支持,顶。
附:《民主?先选老板,再选总统》
最近总有一些人在我耳旁推销“民主”,民主是个好东西,推销推销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连让人听了身上都起鸡皮疙瘩的“五香蛆蛹”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在电视广告里大行其道,何况民主这样的好东西呢?应该!
然而,这些民主推销商对自己产品的性能介绍却显得力不从心,言不达义。别人的宣传都可以用“五香蛆蛹:新潮下酒菜、营养无极限”这样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其产品的功能,推销民主也应该着重在突出产品性能上下工夫。
比方,使用民主产品怎样立马解决三农、黑砖窑、矿难、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环境污染、道德崩溃、台独猖獗、东海划线、南海主权、科技创新、买办卖国、养晦外交......
为了能进一步取信客户,还应该绘出民主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图。世人皆知:改革是民主的发动机,改革就是负责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民主产品,经济体制改完了再改政治体制。在改革之前民主所占市场份额是非常可怜的,当时的垄断产品是极左、个人崇拜。后来随着改革的发生和持续推进,民主日益深入人心,正如“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民主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急剧扩大。在民主产品的影响下,“三农、黑砖窑、矿难、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等社会落后、黑暗现象飞速减少。能提供这么一张曲线图,势必对客产生巨大的说服力、诱惑力、感召力。
很遗憾,这些推销商们没有能总结出民主产品的优越性能,也没有能勾勒出“民主产品的市场份额与社会进步关系图”。但是,他们却异口同声地告诉大家:“出现这些坏现象原本不是改革与民主的错,相反,这些问题的的扩大正是改革与民主不彻底的结果”。似乎只要人人都来购买民主消费民主投资民主抄卖民主,问题就自然获得解决。
那么,假如有人提出“毛老人家领导时期怎么就没有这些闹心事?”的疑问,推销者怎么解答呢?弄不好怕是要被人当作“卖拐”吧?
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能够自由地投票选举总统、州长,这事一想起就让人很爽。但是你必须要保证我的选票不被黑势力恐吓、不会因生活拮据出卖;你还要保证我读得起书,上得起网,能够有工余时间去查询总统候选人的资料;至少你不要让我关在黑砖窑里,不要让我在前往投票的路上万一摔倒了没人敢扶......这样的“爽”才可能与我有份。
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不是也实行有几年了么?原指望能把“三农”问题选离开,把农村的优良传统选回来;结果呢?选出了村长和现金保管“一身担”,选出了村长和黑窑主“拜把子”,选出了村里三家享受“低保”的全是村长的“丈母娘”......想起这些破事怎么都让人难以“爽”起来。
无论怎么想,民主还是个好东西。人民从此获得了管理国家大事的“股权”,一想就让人觉得有成就感、自豪感;但是,在担负如此大任之前,能否先给人民一些小权力锻炼一下呢?
美国有一则小笑话,说的是有一户美国家庭接受社会调查,询问夫妻在家庭中的责任情况;
妻子说,小事由我决定,
“都哪些小事呢?”
比如,谁来下厨房做晚餐,谁去清理汽车上的泥污,谁负责操纵电视遥控器,房产写在谁的名下,现金存在谁的名下......这些小事都由我决定,我丈夫只决定大事;
“哪些大事?”
妻子莞尔一笑说:“选总统”。
假如精英们真心实意地为人民争民主,是不是先给人民争一些小的民主:让人民象早年选生产队长那样先选老板,然后再选总统,在这之前,选总统的事就先由精英们代劳;如能做到第一步,人民才不至于沦落为那个“美国丈夫”。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