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平:要民主还是要“财主”?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一个比较
要民主还是要“财主”?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一个比较
现在口喊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很多人说了半天民主其实并没有好好想一想民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私有制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财主”。你不信,你听我说。
假如说一个私有企业里实行了民主选举,结果很有可能工人把狠心的资本家给选掉了。那么,资本家说了不算怎么办?因此,投资者不会在私人企业里允许实行民主选举企业领导的。那么资本合资者之间谁说了算呢?那就看各自的投资量了。因此他们之间实行的是按他们来说最合理的一股一票的“财主”,而不是一人一票的民主。
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是怎么一回事?依我看,他们那里私有制下的民主是在保证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件下的民主。其内容不过是在如税收、养兵、政府开支、市场管理、环保等等的法律制定和政府官员人选的问题上用表面上看来是一人一票的方法去解决各个不同利害集团和阶级之间的矛盾的一个方法。
但西方的民主实质上并不是一人一票。如果在老百姓的民主压力下,一国或一个地区出现了一些对资本不利的法规或人选,那么,资本除了其他的反抗方法以外,还可以使用拒绝投资的方法,造成经济下坡。在那时,很少有人会问:“为何资本投资不是以民主的方式来决定而是以资本家的个人愿望和利益来决定呢?”。相反的,在人们大量失业,生活普遍下降时,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反而会要求改变那些对资本不利的法规,要求那些反对资本的政府人选改变自己的立场,希望出笼一些迎合资本利益的政策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因此,谁手中的资本拥有量大,谁的利益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迎合。这就是我说私有制下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元一票的“财主”的原因。
要想实现对社会财富的民主管理,只有在公有制下才有可能。但是当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还保留着很多私有制下形成的观念,那么实行起公有制下的民主管理可就不容易了。如果人人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的话,那么民主的过程迟早会导致私有制。这是因为人们会为了个人或局部的利益去牺牲他们的长远的或全局的利益,会让投机家钻空子,会上当受骗。
举例说,如果其他的工人都在罢工,你不罢工,你赚的钱肯定比罢工者的多。但是你这样做就会导致罢工失败,结果大家的工资都上不去。你的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必然会损害大家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
再比如说,在公有制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会说,咱们还是把大家的资产平分了吧。很有可能多数人暂时会支持这一主张的。但私有化后必然产生两极分化,造成穷的穷、富的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这时即使大多数人后悔了,要想再通过民主的方式恢复公有制就是不可能的了。你想一想,富人手里掌握的警擦、法庭、军队会允许你们剥夺或收买他们的私人财产吗?你想一想,美国花那么多的钱养兵,研制导弹、核武器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维护他们私人资本在世界的财产吗?
既然在私有制下的政权为了维护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会允许大家以民主的方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那么有什么理由要求公有制下的政权放弃维护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职责,允许大家以民主的方式变公有制为私有制呢?所以在你高喊要民主时,要搞清楚你要的是公有制下的民主还是私有制下的“财主”。我想工农百姓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但是相比之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搞私有制下的民主(即“财主”)的经验毕竟已有好几百年了,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如三权鼎立、言论自由等政体样本和行为标准。如果你拿着这些作为自己民主要求的唯一标本,我看就很成问题了。
浅的来说,即便是西方私有制下的民主,它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先,在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巩固的时候,民主只限于具有一定资本的人。随着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不断地巩固,民主的范畴才一步一步的经过人民长期不断的斗争,扩展到穷人、黑人和妇女的身上。
更深一步来说,基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天壤之别,那么公有制下的民主形式也会和私有制下的形式大为不同。首先人民不光应有选举监督各级政府官员的权力和义务,还应有选举监督企业系统内各级领导的权力和义务。这后者在私有制下是不可能的。其次,公有制本身要求大家都要从全局利益出发,不允许任何人、企业或地方制定或推行危害公有制全局利益的法规或措施。这也和私有制不尽相同。私有制是个人利益至上,而公有制强调的是集体的“水涨”会带来个人的“船高”,个人利益是通过集体和全局的利益来实现的。
这前后两者似乎有矛盾:既要人们参政,又不允许人们干有损全局利益的事儿。其实,只有在私有观念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占主导地位时这两者才会是矛盾的。相反的,如果凡事从全局出发的思想意识在大多数人中占主导地位的话,这两者就不矛盾了。但是要在公有制建立的初期让大多数的人们都能达到这种思想境界可就不容易了。生产资料公有了,不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就能很快就能转变过来。现在看来,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比改变所有制更难。再加上,劳动者要放弃雇佣劳动思想,积累管理企业,管理国家的经验,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所以,公有制下实行真正的民主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看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具体地说,文革中,本来群众组织起来了,这应是在公有制下实行人民管理企业和社会的一种轰轰烈烈的民主实践。但是,由于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作怪,大家光顾着打派仗了,结果真正的民主管理无法实现。
那么,什么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它和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有什么不同?我以前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搞清楚。近几年的生活实践使我有所感悟。我发现,在私有制社会中的所有阶级和阶层里,除了市场和法律的制约以外,只有像小业主,小商小贩,单干的农民,和自由职业者等等的小资产阶级可以不受别人的制约,自己当顶头老板或“老大”。工人不能那样做就不用说了,就连大财团的总裁也不可以想干啥就干啥。即便是大财团的顶头上司也要受董事会和其他合资者的制约,要向股民负责;办事要和别人合作,要协商,要谈判,要讨价还价。所以说只有小资产阶级最“自由”,在他(她)那一摊儿里,他(她)不受别人的钳制。他(她)不愿意的话,他(她)不必和别人协商或谈判,不必讨价还价。除了“看不见的手”的制约以外,他(她)想干啥就干啥。这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根本。
虽然文革期间群众组织领袖们有不少口头上高喊革命口号,但是实际上往往受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影响,喜欢拉山头,喜欢当老板,喜欢自己说了算。他们不懂得要平等待人就不能强制于人;不懂得人们内部矛盾只能是用说服的方法,只能通过协商和谈判的方法去解决;不懂得如果矛盾解决不了的话,在维护公有制全局利益的前提下,公有制的民主最终要求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不懂得即便是多数人错了,也要允许他们从实践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懂得只有团结才有力量。他们打派仗的结果是丧失了人民的信任,辜负了群众的期望,被主张私有制的人(即走资派)钻了空子,颠覆了公有制。
基于以上的经验,在我们高喊要民主的时候,我们要检查小资产阶级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不然的话,一不小心,我们要争取的民主就很有可能变成私有制下的“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