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伊拉克石油法草案出台的背后

火烧 2007-07-1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伊拉克石油法草案通过,涉及资源分配与外资开放,美国推动改革以促进石油业发展,西方公司获巨额利润,伊拉克石油潜力巨大,或成全球最大供应国之一。

伊拉克石油法草案出台的背后 
 
 
 
  作者:朱刚 

  在经过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方的讨价还价之后,伊拉克政府7月3日终于一致通过了经过修正的石油法草案。伊总理马利基在政府通过修正案后说,石油法是伊拉克“最重要的”法律。

  据悉,这份新的石油法草案主要有两点:其一,确定伊拉克石油资源的内部分配。据称,新石油法旨在以“公平方式”向各个省份的伊拉克人分配利益。其二,也是伊拉克石油政策改革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伊拉克石油资源将向国外石油公司开放,通过“生产共享协议”吸引外国投资来重振经济。

  美国急于推动伊拉克的石油法案

  由于该法案主要是在布什政府积极的推动下出炉的,几个月来,美国多次敦促马利基政府迅速通过石油法以及其他相关的立法。事实上,伊拉克的石油法已酝酿多时,早在2005年,布什政府聘请了一家美国公司“帮助”伊拉克政府起草新的石油开采法。美国急于推动伊拉克的石油法案的原因,一是布什政府出于缓和国内的压力,二是为共和党的“后援团”——美国的各大能源巨头牟取利益。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的教授比尔姆斯曾经帮布什政府算了笔账,到去年底,美国在伊战上的直接军费开支就达5000亿美元,加上为赴伊士兵提供的医保和伤残补贴等费用,还有战争可能间接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最终美国为伊战付出的代价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布什政府必须更多依靠伊拉克当地的石油收入来用于战后重建,而石油法出台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重振伊拉克的石油业。在另一方面,新石油法中对于外资的优惠政策,对于西方石油巨头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特别是一直鼎力支持共和党的美国各大能源集团。

  美国总统布什前不久公布的伊拉克新政中,承诺将继续对伊拉克增派2.15万兵力的军队,以维护伊拉克的局势。此外,布什也提到,伊拉克政府也要拨出大约100亿美元从事该国的经济建设与福利发展,以及公平地分配该国的石油资源。有分析指出,伊拉克多年来已遭战火蹂躏,根本拿不出100亿美元的资金,因此,伊政府很可能利用向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出卖”石油开采权,以支付这笔发展资金。石油新政草案中规定了“重新分配石油资源”立法原则,似乎正是对布什伊拉克新政的“默认”,甚至是“配合”。

  西方石油公司将获利丰厚

  从这次的石油法草案中的条款可以看出,在未来30年中,西方石油巨头可通过合法的途径从伊拉克石油业中得到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利润。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伊拉克石油工业国有化以来,第一次允许外国公司大规模参与本土石油开发。草案规定,英美石油巨头将与伊拉克政府签署产量分成协议。西方石油公司在合同的初期可以获得75%的利润,直到开采成本完全被收回,此后仍可以继续获得20%的利润。有关专家表示,这种获利水平几乎是同类开发合同平均利润率的两倍。目前,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后者约为2500亿桶。不过,与沙特不同的是,伊拉克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地区仍未勘探。从这个角度说,伊拉克的石油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英国《金融时报》早些时候援引一项独立研究的结果报道称,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可能比原先的估计高出将近一倍。报告显示,伊拉克西部沙漠地区的石油储量,可能比原先的预期高出1000亿桶,显示伊拉克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之一,也显示出它对国际石油公司的吸引力。

  而美国情报部门则称,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如果得到充分发掘,有望再增加2200亿桶,从而超过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储藏国。顾问机构IHS进行的研究则估计,如果国际投资开始流入伊拉克,5年之内,该国的石油日产量可从目前的不足200万桶迅速增至400万桶。按照这种速度,伊拉克将会成为全球五大石油生产国之一。更为诱人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成本很低,特别是与更为复杂的海上开发相比。据美国能源咨询公司估计,在伊拉克,每桶石油的生产成本不足2美元。

  英国《独立报》评论说:“这个法案将从根本上重塑伊拉克石油产业,让这个国家在未来30年付出沉重的代价”。美国环保组织宣称,按照这个石油产量分成协议,即便以每桶原油40美元的低价计算,伊拉克在未来30年间将损失740亿到1940亿美元。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上涨,那么伊拉克的损失就会更为惊人,至少会达到数千亿美元。

  伊拉克石油法草案影响国际形势发展

  伊拉克石油法草案的出台必将影响中东和未来世界石油市场,甚至国际形势的发展。伊拉克石油新政后的中东能源格局,可能将发生重要变革。

  首先,伊拉克重返国际石油市场将对国际石油格局,甚至国际政治产生影响。美国暗中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之后,给左右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能力增添了砝码。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掌握了中东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必将加大开采力度,并可能因此平抑油价上涨趋势。另外,美国掌握了中东的石油资源后,有可能出口给欧洲用户,这将抑制俄罗斯对欧盟的影响力。而欧盟和其他欧洲国家已经几次与俄罗斯就能源价格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他们或许会更欢迎美国对伊拉克石油资源的实际控制。

  其次,如果伊拉克的新石油法颁布实施,石油开采规模扩大将有效推动该国经济发展,中东地区的石油体制或许面临一次大的调整。美国一旦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将有可能打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价格同盟,使欧佩克决策无法再如当前一样对石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伊战后,伊拉克石油部顾问委员会主席菲利普·卡罗尔提出的第一个重大建议便是:伊拉克应该不受欧佩克的配额制度限制,尽可能多地出口石油。这一建议不是没有实施的可能。卡罗尔是壳牌石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这位极具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的美国人自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就被任命为伊拉克的石油部顾问委员会主席,他的话可以理解为美国的声音,也很有可能影响伊拉克政府的石油政策。

  伊拉克石油新政在推动该国石油产量大增的同时,该国的石油产业决策也将呈现浓重的“美国色彩”。这不仅将对中东其他国家的石油政策,乃至国际油价产生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也将面临考验。美国媒体撰文称,伊拉克内部关于石油法的争斗是伊拉克未来走向何方的反映,而这也必将影响着中东和未来世界石油市场甚至国际形势的发展。 

  来源:学习时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