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秀:山区农村生活用水调查——以江西兴国为例
山区农村生活用水调查——以江西兴国为例
江西师范大学 刘聪秀
谈到水的问题,尤其是生活用水的问题,也许很多人很快会想到我国大西北地区因干旱缺水而所致的居民生活用水难的问题;谈到自来水,也许很多人又很快会想到城市用水问题,因为自来水最早也是主要出现在城市的,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
如果我们要谈我国南方的生活用水问题,也许大家就会奇怪了,觉得相比较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不可能缺水,因此大家就没怎么关注过。可想而知,对于我国南方农村的生活用水问题大家也许就更没有怎么过问过,而对于我国南方山区农村的生活用水问题,也许大家就更更没有关注过了。
我利用今年2月到江西兴国下乡搞农村调查的机会,走进了大山,来到了位于山沟里的几个贫困村,就农村基本情况进行了村组走访调查。在此次农村摸底走访调查中,我也顺便地关注了下这大山内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情况。
通过对村民的走访调查和对实地的观察,我了解到,在这样被重重大山包围的村子里,村民们日常生活用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大山内存在什么样的生活用水问题呢?总的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水问题,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缺水问题不同于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因为和大家想的一样,南方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不可能因干旱而导致缺水的问题。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缺水问题呢?
如果你走进山沟里,就会发现当地村民居住的最大特点就是都把房屋较集中地建在地势比较高的半山腰上,而山脚下就全是田地等,这样远远望去,整个村庄就在半空中似的,形成山腰上的村庄。这样建房据说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不可预料的山洪暴发而把村庄冲毁,另一方面是为了能更好地留出更多的田地来,保障生产和生活。
把村庄建在山腰上,山洪是防到了,田地也有了。但又给平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问题,那就是缺少生活用水。到过农村的人就很清楚,广大农村的生活用水一般都是通过自家打个人工压水的水井解决的。可是,你在这里是很难发现这普通的压水井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山腰上的村庄,村民居住的太高,地下水位太深,如果要打水井,一定要打得至少二三十米深,就是有足够深,也无法把水压上来。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里很难看到村民使用压水井,这也是山腰上的村庄为什么会缺水的主要原因。
山腰上的村庄面对着这样的缺水问题,村民们为了正常的生活,又是如何来解决这样的缺少生活用水的问题呢?
一、 肩挑山泉河水。
1、 肩挑河水。
在大山里的这些山腰上的村庄里,有许多村庄的村口也就是山脚下,都会有从深山里流出来的大小不等的河流。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为广大村民提供了日常的生活用水。村民们一般早上起来就会用水桶到河里把河水挑回家,然后,把挑回来的水用水缸储存起来,以备全家人使用一两天。家里的水缸里没水了,又会去河里挑。一般都是在早上挑好了,供当天全家人用,然后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去挑第二天所要用的水。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持水的干净和新鲜。如果家里人多的话,除了早上要挑水外,也许当天下午也要再去,不然晚上就没水用了。
2、 肩挑山泉水。
在这山里,可不是每个村庄脚下都会有河流的,也不是所有的河水都适于饮用,也不是所有的村民都喜欢喝河水的,所以,村民们还有一个用水之道。那就是在村庄附近的山脚下,找个比较湿润的有明显渗水的地方,人工地开挖出大大小小的坑池般的水井。然后,大家就到这里来把山泉水用水桶挑回家去也是用水缸储存着来用。所以,你在山里的村庄里很难看到压水井,但能看到许多的大大小小的坑池水井。有的较大较深又较渗水的水井,村民们会筹资用水泥和砖把它们砌好,以便挑水时不会使水浑浊而影响接下来来挑水的村民,一般的较小的水井也许就没人去管理了。
总之,在这山腰上的村庄里,不管是用河流水还是用山泉水,都要村民走一定的路程,要用肩膀通过水桶把水从外面挑回家,用水缸储存起来供家里备用。水质暂不说,就是这取水的方式太艰辛了,费时费力,对生活很不方便。
二、 自来水。
在大山里的调查中,我发现有的村的很多村民不是以到远处去挑河水、泉水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用水问题,而是用上了自来水。但我这里所见所说的自来水可不是平时在城镇常见的自来水。因为这水不是自来水公司所提供的,而是大山所赐予的;这水不是付费使用的,而是不需人工加工的免费的自来水。那这是什么样的自来水呢?
我在村组走访中,发现这山内许多村子里的小路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白色塑料皮管,仔细一观察,发现皮管的一端通向村子背后附近的山上,另一端通向村民的家门口。这大大小小的皮管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带着疑惑我们询问了当地的村民。村民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家的自来水管呢,因为不想这么辛辛苦苦地到远的地方去挑河水和泉水来喝和用,所以才想到买来不是很大的皮管从屋背山腰上的小河、小溪里把水由高处往低处自然地导引下来,引来自家门口来用。村民还说,之所以用较小点的皮管,是为了不让太多的水从山上导引下来,而使家门口变得太湿太脏,因为一般不会给水管装水龙头的,也不好装,因而就不控制它,让它不停地流水。那么,这一根小水管就相当于小河、小溪的一个小小的支流了。再说了,这小管子也较便宜。村民把导下来的水,用桶、盆什么的装满以便需要时用,如洗菜、洗米、洗衣服、烧开水等等。
在和村民交谈后,我沿着几根皮管上山了,想去看看这大山上的“自来水公司”。走了一会儿,我来到了水管的尽头,也就是来到这自来水的源头——“大山自来水公司”。这是条很小的河,说是小溪也没问题,这水流不是很急,不过水倒是很清澈,因为这也是从内山上渗透出来的,是山泉水,其实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矿泉水。
看到这大山内村民自己开发出来的真正的天然的免费的自来水,我真为我们农民的智慧感到高兴(虽然在有的人看这并不算什么),农民一点也不愚昧,真是“太有才了”。但这样的自来山泉水,对村民来说虽然是起到了省时省力的作用,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可这小河小溪会是永远的丰水期而不出现枯水期吗?能保证这水永远都是那么清澈吗?这小小的皮水管就不会出现阻塞状态吗?这水就一定是和永远是卫生的吗?村民能得到永远的方便吗?村民愿意一辈子这样用水吗?
其实,就是现在村民都用上了这真正的自来水,也不可能真正的方便到那去,而只是相对的一种方便,难免会有水质问题、水管阻塞问题、河流枯水问题等等。所以,这样的自来水还是会给村民带来一定的不便的/
总之,在这样被重重大山所包围的山沟里,农民的生活用水方面还是存在缺水、取水艰辛等问题和困难,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给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也许针对山区农民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和村里可以进行合作,实施自来水工程。也就是在用水非常困难的居住相对较集中点的村子附近的河流边上挖一个公共的大水井,并相应配备一个水泵,再在村子背后的较高的地方建一个公共的水塔(水池),用水管把各家与水塔联系起来,让村子组长专门负责抽水工作,这样让农民用上较干净卫生的真正的自来水,方便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又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然,我这个办法也不一定可行,因为只是当时的一种突想而矣,至于到底如何来解决山区农民生活用难的问题,有待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思考和深入地研究。我写此文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山区农村生活用水难的现实,想请大家在关注西北地区缺水的问题时,也来关注下南方山区农村的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大家齐力共同促进山区农村与外界的和谐发展。我也想请大家都来多多关注山区,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关注中国的乡村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7年3月13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