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21世纪以来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火烧 2007-04-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本文详细解析SEO优化核心要素,涵盖标题优化技巧、长尾关键词选择策略及内容概述撰写方法,帮助提升搜索引擎排名与网站流量,掌握高效SEO实战方案。
21世纪以来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刘淑春 

    
……………………………………………………………………………………………………
    环球视野编者按:苏联共产党丢掉政权已经16年了。十几年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都十分关心剧变后的俄罗斯与原苏联各国的政治走向,十分关心原苏联共产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由于各种原因,媒体所能提供的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并不多见,即使有一些,也是零零散散,很不全面、具体。2007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了刘淑春同志的这篇《21世纪以来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大家所关心和所要了解的有关俄罗斯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运动方面的情况。应当说,这是多年来很少见到的一份重要资料。本刊很高兴能够把它推荐给广大读者。我们相信,这些珍贵资料,对于我们了解、研究、探讨俄罗斯以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定会大有帮助的。同时,我们也坚信,正如此文所引用的久加诺夫在俄共十一大报告中所说,“共产党人应当明确地向人们解释,俄共的斗争不是在不改变所有制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仅仅为人民讨要一点小恩小惠,而是要夺取政权和争取劳动人民的所有权!”“共产党的战略目标是使俄罗斯重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还坚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经历挫折、吸取教训以后,一定能够从低潮走向高潮!21世纪必定是资本主义遭到可耻失败、社会主义取得更大胜利的新世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旗帜必定高高飘扬在世界各国的上空!21世纪是属于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
………………………………………………………………………………………………………

    当代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的载体是十来个共产党组织。这些组织始终呈现“一大众小”的格局,即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简称“俄共”)是最大的组织,其他几个共产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力上都很弱。20世纪90年代,以俄共为主体的共产主义力量经历了从重建到兴盛的发展历程,就组织规模及其选民支持率而言,占据了俄罗斯1/3以上的政治空间,作为当局的反对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1世纪,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挫折,思想分歧加剧,组织规模减半。目前,各共产党正努力从组织和理论上调整和更新,以摆脱危机,重振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
    本文主要评述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队伍内部的危机、策略调整及面临的挑战。
    一、内部分歧加剧,整体规模缩减
    1、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情况
    俄共成立于1990年6—9月间。1991年“8•19”事件后,俄共曾被取缔,后经过法庭斗争获得合法地位,于1993年2月重建。在20世纪90年代,俄共是俄罗斯组织规模最大、组织机构最严密、群众基础最雄厚的政党。直到1999年12月,俄共拥有50多万党员,在议会450席中占有103个议席,是议会第一大党。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俄共在内外压力之下,遭遇了多次组织上的分裂。2000年7月,以俄共中央委员奥•舍宁和俄共的理论家理•科索拉波夫为代表的党内左翼——“列宁派”离开俄共,另立新党。他们不赞成俄共领导人走体制内的路线,谴责俄共成了一个议会党。与此同时,以俄共中央委员、时任国家杜马主席的根•谢列兹尼奥夫为首的党内右翼也另起炉灶,在同年7月成立了“俄罗斯运动”。2002年9月该组织改组为“俄罗斯复兴党”,以支持普京总统、信奉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建立“社会国家”为宗旨。到2003年6月,该党己经拥有7万成员,其中一些人就来自于俄共。这无疑大大削弱了俄共的力量。
     2003年议会选举过程中,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和俄共的党外同盟组织——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的两位领导人谢•格拉济耶夫和根•谢米金产生分歧,分歧在于是以俄共的名义还是以联盟的名义参加竞选,实质上是俄共和俄共的盟友在争夺对左翼阵营的控制权。尽管俄共允诺将格拉济耶夫排在俄共竞选名单的第三位,但格拉济耶夫还是离开了俄共,在选举前成立了“人民爱国主义联盟——祖国”竞选联盟。格拉济耶夫的离开无疑拉走了俄共相当一部分选民。结果,俄共在国家杜马选举中仅得到12.7%的选票,远远落后于“统一俄罗斯”党(37.57%的选票),虽然仍是议会第二大党团,但占据的议席则由上届的103席减少到52席。
    俄共竞选失败引发了党内严重的危机。在2003年12月27日举行的中央全会上,以俄共中央书记处书记C.A.波塔波夫和中央主席团成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A.A.库瓦耶夫为首的62名中央委员联名上书要求包括久加诺夫在内的中央主席团辞职。他们的要求虽被全会以多数票否决,但在全会推举总统候选人时,参加会议的231个中央委员中,仍有105个人把票投给了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谢米金。尽管久加诺夫支持的俄共盟友哈里托诺夫以多数票当选为俄共的总统候选人,但久加诺夫在中央的权威地位明显受到威胁,党面临着分裂。随后,久加诺夫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弗•尼基京在《苏维埃俄罗斯报》致信全党,认为当局的离间和党内宗派分子的破坏是党竞选失败的主要原因,谴责谢米金是当局安插到俄共内部的“鼹鼠”,批评波塔波夫是“谢米金集团”的代言人,号召基层党员与宗派集团划清界限。而谢米金和波塔波夫则凭借其对人民爱国联盟和俄共地方党组织的控制能力,公开与俄共中央分庭抗礼。2004年4月,谢米金抛开俄共,召开了由十几个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和团体参加的“俄罗斯爱国者大会”。鉴于谢米金的行为违反了党章,俄共中央主席团于2004年5月18日通过了开除其党籍的决定。与此同时,久加诺夫通过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的筹备进程加强了对地方组织的领导和调整,进而使各地区代表会议推举的代表基本上是拥护久加诺夫的。这一切使得反对派试图通过十大的改选来更换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希望破灭。于是他们从6月开始在媒体上发表谴责久加诺夫等领导人的《公开信》,最后在7月初,召开了自己的中央全会和代表大会,试图另立中央。8月初,反对派的代表大会被司法部以“大会的代表未达到法定人数”为由宣布为非法。随后,反对派便于 9月11日成立了“全俄罗斯未来共产党”,伊凡诺沃州州长B.И.吉洪诺夫当选为党的主席。该党注册时51000名党员,这又使俄共损失了至少5万人。
    谢米金没有加入“全俄罗斯未来共产党”,而是借助“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与久加诺夫的俄共争夺对左翼反对派的领导权。他在2004年10月成立了“俄罗斯爱国者”政治联盟,加入其中的有9个政党和三十几个社会组织。2005年4月,谢米金又将“俄罗斯爱国者”政治联盟改组为“俄罗斯爱国者”党,并于 7月获准注册(按规定党员人数需达 5万)。目前,无法确切知晓谢米金的“俄罗斯爱国者”党中有多少党员来自俄共,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俄共原来的一些盟友已被谢米金拉走并改造成俄共的竞争对手。
    经历了以上这些内部分裂和外部瓦解,俄共目前虽然仍不失为俄罗斯最大的反对派政党,但党员人数减少了一多半,基层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选民支持率大大下降。据久加诺夫在2006年6月17日的俄共中央全会上讲,目前俄共有18.4万名党员,地方分部2400个,基层组织14700个(而在2003年初,俄共还有17500多个基层组织)。俄共党员的老龄化问题也越加严重。2000年时,俄共的平均年龄是54.9岁,如今已经是58岁了,其中60岁以上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48%,30-60岁的占43%,30岁以下的占7%。近年来俄共在努力扩充队伍,尤其注意吸收大学生入党。但新增党员的数量仍抵不过自然减员的数量。2005年俄共仅自然减员就有21000人,而新入党的党员为9800人,因此,截至  2006年6月,俄共党员总数比上一年又减少  4000人(2005年10月是 18.8万人)。为此,俄共提出,为了党的生存,要每年以现有党员总数10%的比率发展党员。
    2、其他共产党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共内部围绕国家的“改革”方针形成了以阿•普里加林为首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派,以安皮洛夫、秋利金为首的共产主义倡议运动派,以尼•安德烈耶娃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纲领派和以尤•阿法纳西耶夫为首的民主纲领派等。
    “8•19”事件后不久,在“马克思主义纲领派”中成立了两个组织:普里加林领导的共产党人联盟(该联盟后来改组为俄罗斯共产党—苏共)和克留奇科夫领导的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共产主义倡议”运动改组为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不久,以理•科索拉波夫为首的“列宁派”被开除出党(于是科索拉波夫加入了俄共,后又转入了舍宁领导的苏共),以安皮洛夫为首的“莫斯科派”也被开除出党(成立了“劳动俄罗斯”运动),于是秋利金成为该党的领导人;“布尔什维克纲领派”变成了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该党后来又分裂为安德烈耶娃的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和拉宾的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这些政党构成了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激进左翼。”
    在组织规模上,这些政党开始组建时有十余万人,随着俄共的重建,一些成员纷纷转入俄共,致使这些政党规模越来越小。这些政党团理论观点的不同而彼此隔阂,且都与俄共关系紧张。因此,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始终呈现多党林立的态势。
    进入21 世纪,所有激进的共产党基本保存下来,但组织规模越来越小。随着整个左翼在政治格局中的式微和当局对政党制度的强化,这些共产党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化。在生存压力面前,这些党不断分化重组,寻求生机。
    (1)“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共产党人党”。这是秋利金和克留奇科夫领导的两个党于2001年10月28日联合而成的,思想倾向较为激进。秋利金领导的党工作的重心是工人运动,而克留奇科夫领导的党则主要在强力部门首先是在军队中做工作。两党之所以走到一起,一是在思想观点上比较接近,二是生存的需要。作为过渡,秋利金和克留奇科夫任党的共同主席。在2003年议会选举中,该党作为俄共竞选联盟的成员参加了选举,秋利金当选为杜马代表。该党最近的一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于2004年2月在莫斯科近郊举行,大会总结了两党合并以来的工作,认为两党合并的过渡期已经结束。但在是否保持共同主席领导制的问题上秋利金和克留奇科夫意见不一致,最后大会以多数票决定恢复单一主席制,秋利金当选为党的第一主席。克留奇科夫没有担任党的领导职务,并在大会后带领原共产党人党的部分成员退出了合并的党。2005年春季以来,该党参加俄共组织的左翼抗议运动。目前共产党人党正在加快扩充队伍,以期达到注册成为合法政党的条件。
    (2)“劳动俄罗斯”党。这是由安皮洛夫领导的以恢复苏联为宗旨、以维护劳动者权利为目的的“劳动俄罗斯”运动于2001年11月25日改组而成的党,党员人数为9000人。2003年7月,该党因人数不足未能获准登记。但该党仍在活动,安皮洛夫正在为把“劳动俄罗斯”变成合法政党而努力。
    (3)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这是安德烈耶娃领导的党。该党不向当局注册,不参加议会选举。该党最近的一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于2005年4月在莫斯科近郊举行。安德烈耶娃在政治报告中主要谈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价,缺乏对当今俄罗斯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阶层变化的分析,对党的战略和策略、组织工作和党的今后工作方针也未作评论。
    (4)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这是拉宾领导的党,组织规模不大,但领导人能通过党的网站对国内外的新情况做出反应,并及时传递给党的组织。该党积极参加左翼的一些抗议活动。在2003年议会选举中,党中央号召党员积极参加选举,要求党员要么推举符合党的利益的候选人,要么投票“反对一切人”。该党最近的一次代表大会——二十二大于2003年3月在莫斯科近郊召开。大会“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确定为党的当前任务,并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对党纲进行修改。
    (5)俄罗斯共产党—苏共。这是普里加林领导的党,以联合俄罗斯联邦的所有共产党人和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左翼力量为目标,以复兴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为宗旨。该党成员以知识分子居多,属于马克思主义正统派。进入21世纪以来,该党除参加一些街头抗议活动,为工人集体提供一些法律咨询等帮助外,其工作的重心是吸引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就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力图“赋予共产主义运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性质”。在2003年国家杜马选举中,该党号召党员支持共产党人及其他左翼候选人的票。俄共选举失败后,普里加林认为俄共的失败是所有俄罗斯共产党人的失败,是多年来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危机的结果,因为正是这一危机使人民群众离开了共产党人。因此他提出,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必须重生,而重生的前提是重新在运动内各流派之间划清思想界线。该党批评俄共奉行“反动的社会主义”,同时也对舍宁等“保守的斯大林派”严加批判。2004年初,该党倡议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组织协会”,意在重建共产主义运动。2005年春,随着俄罗斯各地抗议运动高潮的兴起,该党动员全党积极支持各地自发的以争取公民权利为目标的新型苏维埃,促使这些自下而上产生的组织走上争取社会主义之路。与此同时,该党推动召开了左翼力量代表会议,并倡议成立“社会主义阵线”。随着俄共自2004年分裂后日益向左倾斜,该党也逐渐缓和与俄共的关系,并参加俄共组织的抗议运动,以期借助俄共这个相对大的党的力量,扩大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的声势。总之,该党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试图与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划清界线,另一方面在组织上希望与俄罗斯各共产党在争取劳动者权利、反对现行制度的斗争中合作。该党最近的一次代表大会——第五次非常代表大会于2004年6月6日召开。大会修改和补充了党的纲领和章程,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
    (6)共产党联盟—苏共。这是以恢复和重建苏联共产党为宗旨在原苏联领土上组建的跨国共产党联合组织,于1993年3月成立。该联盟成立之初有14个成员党,到1995年7月发展到22个,党员人数达到130万。奥•谢•舍宁任中央理事会主席。进入21世纪后,该联盟于2001年1月分裂为两个部分,其中的大部分由根•久加诺夫领导,仍称共产党联盟—苏共;另一小部分继续由舍宁领导,开始时也称共产党联盟—苏共,后改名为“苏联共产党”。
    久加诺夫领导的共产党联盟—苏共每年都举行活动。其最近一次代表大会——第三十三次代表大会于2005年4月16日在莫斯科召开,来自16个组织的129名代表出席大会。大会总结了工作,分析了国际、尤其是原苏联地区的形势,谴责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对独联体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提出各国共产党人必须加强思想和组织上的团结,积极投入到捍卫劳动人民的利益和争取兄弟人民的国家独立和自由的斗争中去。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召开的,代表们谴责种种关于否定苏联战胜法西斯的说法,高度评价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中所做出的贡献。大会赞扬摩尔多瓦共产党执政以来取得的成绩并祝贺其赢得新的议会选举的胜利。大会对坚决抵制西方压力的白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及其人民表示声援。大会认为,在“颜色革命”期间,乌克兰等国共产党人应巧妙利用各寡头集团争权夺利的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大会再次呼吁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土库曼、俄罗斯等国的政府释放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大会选举了65人组成的理事会和14人组成的监察委员会,久加诺夫再次当选为理事会主席,E.И.科佩舍夫当选为第一副主席;A.B.斯维里德当选为监察委员会主席。
    (7)苏联共产党。这是由舍宁领导的“共产党联盟—苏共”在其2004年2月28—29日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更名而成的。从党的名称可以看出,该党宗旨是恢复苏共。党虽然仍面向原苏联地区,但规定其成员“不得同时参加另一个政党”,即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集体成员党,而是一个独立的党。大会通过了新的纲领和章程。舍宁当选为党的主席。该党在其三十二次和三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都通过了关于维护斯大林的专门决定。
    (8)全俄罗斯未来共产党。这是吉洪诺夫领导的党,由从俄共分裂出来的一部分成员组成。党的成立大会于2004年9月在莫斯科近郊戈利岑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选举了由92名中央委员和4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和由13人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B.И.吉洪诺夫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Л.A.伊万琴科和C.A.波塔波夫当选为副主席,B.A.博伊科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该党是作为俄共的替代而产生的,但从纲领上很难看出它与俄共在战略目标和最低纲领上有什么本质差异。从目前来看,该党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正统派”。该党与“俄罗斯爱国者”党关系密切,把俄共视为选举中的竞争对手,但也提出“俄共仍是我们在同现政权斗争中的盟友”,主张加快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的联合进程。全俄罗斯未来共产党于2004年12月23日在俄罗斯司法部获准注册,注册时党员人数为51000人。然而,该党由于未能按照《政党法》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司法部提供45个地区分支机构的资料,在2005年7月28日被取消注册资格。
    此外,还有几个已经被组合到上述组织中的共产党。如 2002年6月由安德烈•勃列日涅夫建立的“新共产党”,成立时自称有1万名党员,但到了2004年6月,勃列日涅夫加入俄共,他领导的“新共产党”也就不复存在。再如,B.布尔久戈夫领导的“左翼俄罗斯”共产党,于2004年9月宣布解散,整体加入到“全俄罗斯未来共产党”。
    总体来看,21世纪以来,俄罗斯各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虽然仍在积极活动,但组织规模减少一半。如上所述,各共产党登记在册的党员在30—35万之间,而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共产党人有60多万。目前仅有俄共按照政党法规定在司法部注册为合法政党,其他共产党暂时难以达到注册为合法政党的标准。此外,各共产党之间虽然出现了一些重新组合的迹象,但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吸收新鲜血液,扩充队伍,加强共产党之间的接触,是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调整斗争策略,转移工作重心
    20世纪90年代,俄共的主要活动是在议会内,当然也有其他的抗议运动与之相呼应。其他一些共产党由于没有进入议会,主要在议会外依托各自的社会群体做一些工作。21世纪以来,俄罗斯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中派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在普京总统的支持下迅速壮大,拥有议会的300多席,而作为反对派政党的俄共日益受到排挤,占据的议席从 2000年的  103席减至目前的 46席,即仅占议会450席的1/10。这样,俄共试图通过立法途径来争取普通民众的利益,进而改变现行制度的目标很难实现。于是,俄共在不放弃议会斗争的同时,将工作重心逐渐转向议会外。
    俄共不放弃议会内的斗争,主要体现在积极参加立法机构的选举和立法工作上,试图通过议会讲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俄共在2003年底的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得到12.7%的选票,与1999年底的第三届国家杜马选举时24.29%的得票率相比,丢失了一半选票。为了重建选民队伍,俄共积极参加了俄罗斯地区立法机构的选举。在2004—2005年举行的二十几个地区的选举中,俄共在两个地区得票率第一;另在10个地区获得15%—20%的选票,包括在车臣共和国议会选举中得到17%的选票,在议会中占3个席位。最令俄共振奋的是,在2005年12月4日举行的莫斯科市杜马的选举中,俄共得到16.75%的选票,获得4个议会席位,使俄共实现了零的突破,因为这是俄共近15年来首次进入首都的议会。当然,俄共的少数地区分部也有得票率下降甚至放弃参选的情况。目前俄共要求各级党组织借助竞选运动,恢复党的影响,使党在选民中的支持率恢复到1999-2000年的水平,即争取得到25%的得票率。但必须看到,目前俄共在地区选举中得到的最好成绩(20%左右的得票率)也无法与“统一俄罗斯”党相比,后者几乎占据所有地区立法机构的绝对多数席位。
    俄共加强议会外的工作体现在发动群众上,通过把党的最低纲领变成群众易于理解的口号,宣传自己的主张,影响当局的政策。从2002年年中开始,俄共针对当局推行新一轮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倡议就4个问题举行全民公决。这4个问题是:(1)土地、矿藏、森林、水及其他自然资源应属于全体俄罗斯人民所有;(2)保障国家安全的燃料、能源、国防企业、铁路应归国家所有;(3)工资和养老金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4)住房、电力及其他公用事业服务的费用不应高于家庭总收入的10%。2005年政府推出福利货币化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针对这些改革,俄共提交全民公决的问题又增加了如下几条:(1)撤销关于取消优惠和其他社会保障的第122号联邦法律,公民应该有权在享受优惠或领取货币补偿之间自行选择;(2)法律应保障公民享有免费保健和免费教育的权利;(3)必须降低低收入者的所得税并增加超高收入者的所得税;(4)对被抵消的1992年1月1日前的公民存款加以补偿;(5)总统、政府、联邦主体首脑和各级议员应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人民负责,直至撤职,公民应该有实际可能召回上述被选举人。这些问题体现了俄共在当前的最低纲领,俄共试图通过全民公决这种形式,向社会申明自己的主张,赢得社会的支持,进而改变当局的政策。这一行动被当局以立法手段阻止,俄共只好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行。直到2006年3月底,俄共宣称有700多万人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其中的96%赞成俄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俄共组建了由中央副主席B.卡申领导的抗议行动司令部,吸引了26个政党和工、青、妇、老战士等组织参加。近两年来,俄共利用当局推行的社会领域改革引起各阶层民众不满的时机,从社会防御转向社会进攻,发动和组织群众在全国举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抗议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其他几个共产党也暂时放弃争执,参与俄共倡议的联合行动,不仅在自发的群众抗议中充当组织者,还共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替代方案和提交议会讨论的一揽子议案。
    俄共在议会内外的活动中不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纲领方案,以替代国家现行的政治经济方针。例如,俄共在2003年3月6日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提出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建议措施,其中心思想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工农业生产(包括中小企业)的发展,恢复各联邦主体的自主权,以苏维埃民主政治的宪法取代总统专制的宪法;俄共在2004年10月23日召开的十届二中全会上针对普京的政治改革方案提出关于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建设11点主张;在 2005年政府出台福利货币化改革方案后,俄共提出加强科学、教育、农工综合体等部门的发展纲要;2006年又提出住房等公用事业改革的建议。概括起来,如久加诺夫在2005年10月29日俄共十一大的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俄共的最低纲领具体地体现在3个口号之中:在政治领域,消除作为阶级的官僚,实现政权民主化;在社会领域,恢复社会保障和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在经济领域,对自然资源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部门实行国有化。久加诺夫认为,这些口号是“和平的人民民主革命性质的口号”,“但这己经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在国际舞台上,俄共和其他共产党领导人积极参加世界左翼的活动。在世界社会论坛、欧洲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会议上都能看到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如久加诺夫、秋利金、安德烈耶娃等)的身影。2006年1月,当欧洲委员会代表大会通过题为《必须在国际上谴责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制度的罪行》的反共决议时,俄共领导人走在来自20几个国家的抗议游行队伍的前列,之后又准备了一份针锋相对的要求“必须在国际上谴责帝国主义罪行”的《备忘录》提交大会。2006年6月28日,俄共第一副主席伊•梅利尼科夫代表“欧洲左翼联盟”小组在欧洲委员会代表大会上发言,谴责欧洲委员会纵容欧洲的反共势力、在维护人权上实行双重标准。
    应该看到,共产党及其左翼力量在议会内外的行动和主张对当局的内外政策调整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众所周知,普京总统近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使俄罗斯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向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其许多措施是吸收了共产党及其左翼的主张的,如征收自然资源使用税,提高原油出口税;加强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企业的监管,扶持国有企业的扩张,私有能源企业重新国有化;建立稳定基金;延缓福利货币化改革,增加货币补偿标准;在医疗、教育、住房和农业四大领域实施国家项目等。在对外政策上,普京近两年更强调“主权民主”,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向独联体的渗透做出抵制性回应。因此可以说,从政治力量对比上看,共产主义力量在相对衰落,但从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上看,共产党的某些主张越来越被社会甚至当局所接受。诚然,共产主义力量与俄罗斯其他政治派别在最高纲领上是有区别的,共产党的战略目标是使俄罗斯重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如久加诺夫在俄共十一大报告中所说,共产党人应当明确地向人们解释,俄共的斗争不是在不改变所有制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仅仅为人民讨要一点小恩小惠,而是要夺取政权和争取劳动人民的所有权!这也正是当局在政治上抑制作为反对派政党的共产党的原因所在。
    三、面临内外挑战
    综上所述,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的确陷入了危机。这表现在组织内部不断分裂,整体规模大大萎缩,选民支持率下降。但各共产党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仍在以自己的纲领和主张对当局和社会施加影响。
    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的危机源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来讲,俄罗斯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俄共等共产党组织的变化,这表现在总统、议会和政府在政治上达成共识,几乎不给反对派留有空间,并通过立法、行政和舆论等手段,打压、分化、瓦解反对派。从主观上看,以俄共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力量在新形势下缺乏思想共识,不注重扩大群众基础,自身队伍老化,加之领导人在斗争策略如议会选举等问题上连连失误,致使内部矛盾激化,在外部压力之下,分裂、危机加重。因此共产党必须总结教训,勇敢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以摆脱危机局面。
    目前,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种种挑战:
    1、如何以新的形象和新的纲领赢得民众的信任
    虽然共产主义力量在新的政治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在俄罗斯仍根深蒂固,据有关机构调查,至今仍有36%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时期的有保障的生活,因此,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党理应拥有相当的社会基础。但必须看到,人们并不想回到原来的苏联。因此,共产党必须在理论上创新,根据俄国的现实,提出现阶段能为大多数选民所接受的纲领和口号,以重建自己的社会基础。不仅如此,一个政党能否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仅有好的纲领还不够,还需有行动能力。共产党目前还不能使社会相信它有能力将纲领变成行动,因此重建社会基础、赢得社会信任的路还很长。这一点,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很清楚,他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谈到,俄共面临的最大障碍仍是大多数俄罗斯人“不相信反对派尤其是共产党能夺取政权。因此,共产党人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战胜这种不信任。”“俄共要给人民一种替代选择——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明确的纲领和人民的自我组织。”
    2、如何克服内部纷争,求同存异
    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多党林立现象由来已久,但20世纪90年代各派尽管存在分歧,在关键时刻还能以大局为重,采取联合行动,如 1996年总统竞选时,大家团结一致支持久加诺夫与叶利钦较量。但21世纪以来,由于各派在思想路线、斗争策略等方面的分歧加剧,加之领导人之间的互不服气,使整个运动处于更加分散的状态。俄共在最近一次选举中的失利及之后的分裂,给整个运动以沉重的打击,使共产党的生存面临威胁。因此,组织内部的团结对鼓舞士气和重振队伍十分迫切。当务之急是克服内部纷争,求同存异,以新的整体形象赢得社会支持。无疑,各派领导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如普里加林倡议共产主义运动“重生”。目前来看,为了生存,小党之间很可能出现新的组合。由于俄共与其他小党分歧和积怨太深,很难在近期内走到一起。这并不影响俄共与其他小党在与当局的斗争中采取共同行动,自2005年起,几个激进的共产党与俄共一起反对政府推行的社会领域改革的联合行动即已展示了这样的可能性。
    3、如何采取灵活策略,应对外部压力
    一个政党的策略往往决定党的事业的成败。如前所述,当前普京总统在治国方针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此时共产党应该顺应民意,不要一味地谴责总统,而应利用这一时机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建设性主张。另外,当局刚刚修订的政党法对共产党非常不利,众多小党会因为党员人数达不到5万、各种手续达不到规定要求而被列入非法政党,因此党际之间的联合和扩大队伍十分重要。随着反极端主义法的实施,共产党的议会外反政府行动也需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以极端行为定罪直至被取缔。当局还可能以非常手段恫吓共产党,如 2004年以来,俄共的分支机构就发生多起遭受“蒙面人”袭击的事件。此外,随着新的选举周期的到来,共产党应该未雨绸缪,以取代俄共在议会内的反对派地位的竞争对手已经站了出来,这就是谢米金的“俄罗斯爱国者”党和 2006年 8月底宣布将由“祖国”党、生活党和退休者党三党合并而成的“公正俄罗斯”党。凡此种种,都要求共产党吸取以前的教训,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策略,以保存实力,应对局势的变化。
    4、如何补充新鲜血液,求得自身的生存
    所有共产党都面临队伍老化、组织萎缩的问题。因此,扩充队伍,吸收年轻人入党,是所有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经费来源的匾乏,也困扰着共产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得不到政府拨款的小党的发展。
    从发展前景来说,可以预测,短期内,俄罗斯共产主义政党整体走出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执政当局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已很牢固,反对派政党的活动空间有限,除非反对派改变其立场,与当局合作,而这对共产党来讲是不可能的。当前共产党的作用仍是代表普通劳动者的利益,通过议会内外的活动对当局施加压力,使当局正在进行的社会领域改革考虑到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共产党通过宣传自己的主张,赢得人民的信任,恢复自己的生机。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研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