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今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推行情况的几点质疑

火烧 2009-12-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推行情况,指出一把手未参与、基层试点等现象,引发对反腐制度落实和改革逻辑的思考。

昨天从QQ资迅上看到一则报道,题目是《全国7地推官员财产申报 “一把手”未参与》(原文附后),不仅生出诸多的疑问!

众所周知,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对反腐倡廉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把杀手锏,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好制度。但正是这项毫无争议的制度,在我国喊了多少年了,政府却迟迟没有勇气实施。今年,在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这项制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台了,然而推行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球!

首先,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那些至关重要的“一把手”们并未参与财产申报。为什么没有参与?难道那些“一把手”都自身过硬地很,不屑于参与?没有一把手参与的财产公示有多大意义呢?

对此,知名反腐问题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喆明确表示,公示关键在于公示“一把手”的财产,如果公示其他官员的财产,不公布“一把手”的财产是说不过去的。 “一把手”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其他官员作出廉洁的证明。另外,“一把手”权力大,更有贪腐可能,如果财产不公开,未免让人怀疑。林喆还指出,一般情况下,“一把手”没有勇气公示。因为他的收入过高,收入里面不一定是贪腐的收入,但很可能包含着灰色收入。 

如今那些“一把手”的权力被推到了极致,堪比古代的皇帝,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家天下,下面的臣子是绝对不可以家州家县的,否则就是造反。但现在的中国,一个县委书记是可以家全县的,在这个县里他可以为所欲为;一个局长是可以家全局的,在这个局里他一个人说了算;一个厂长是可以家全厂的,这个厂里的东西他可以随便卖,价钱也可以随便定;就连一个有实权的小科长也可以家全科! “以单位为家”是当头者的个人权力,普通人绝对没有这样的殊荣。我当年看不惯个别一把手沾公家便宜的行为,有一位同事就开导我说:“单位就是领导的家,他到自己家里拿点东西有什么不可以的?哪个单位都是如此啊?”于是我才恍然大悟,以后在赞颂领导时,我常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某长爱岗敬业,长期以单位为家……”

其次,我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好的一项制度要先从基层开始实行?反腐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对此的解释是:官员财产公示目前还在摸索过程中,一般都从基层开始,自下而上,这符合中国改革的逻辑。

我就不仅纳了闷了:中国改革还有这样的逻辑?冷不丁的就想起一篇来自强国网的文章——《领导:你先从自己改革起我就服你》,一般政令都应该是上行下效,自己不行而要下面去行,可见其中的猫腻。胡星斗的解释也太牵强了!

再看另一位专家的解释:知名反腐问题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表示,财产申报进行试点,从基层开始是正确的,在基层首先进行摸索,摸索经验逐步向上级发展。难道这也要摸着石头过河?中央为什么没有勇气率先开展?中央要摸索什么样的经验?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此次记者统计各地出台的申报措施时发现,这些措施大多都在基层政府先行,乡镇、县级政府占了多数,就所公示的级别来看,申报人群大多集中在科级干部和县处级干部。如新疆阿勒泰、上海浦东等都为基层政府,四川高县、浙江慈溪市、湖南浏阳和湘潭所辖的湘乡4地,都为县级党政部门,占了7个地方的一半还多。中央为什么要选定在以上地方?为什么级别定的如此之低?对此有关专家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答复。

既然交代不清楚,那就由我等小民妄加猜测一番:

第一,我们认为有人害怕这项制度。至于什么人害怕?我想绝对不可能是人民群众,也不可能是那些一身正气的官员,这些人不但不害怕,而且还百分之百会拥护这项制度。只有贪官才害怕这项制度,而且从心底里恨这项制度。为什么恨、为什么怕呢?那是因为如果他们如实申报他们的财产,那他们的工资、奖金可是让人一目了然的,多余出来的那部分收入怎么向人民交代?但如果不如实申报,那他们诸多的房产、股票、存款、美元港币又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难不成去充了公?所以他们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第二,为什么从基层开始?那是因为做出这个决策的人出自于上面,如果能让基层来决策的话,我想百分之百要从上面开始推行。上面的人大概以为基层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许小,即使公布出来也无伤大雅,牺牲几个小蟊贼也无关乎痛痒,所以决定从基层开始。其次,从基层开始大概还出于这么一种考虑,就是那些基层官员向来处于各种矛盾的风口浪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新制度常常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将这个难以纠缠的问题交由基层解决,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等基层总结出了应对之策,再让上面来实行,那样那些大贪们就可以从基层的经验进行借鉴,这样才不至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另外,从基层推行大概还有投石问路、探口风的意思,先看看下面的反应,看看是否能蒙混过关,如果基层果真能如以前N此一样也能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话,那上面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走走这个过场了,大家虚惊一场,彼此心照不宣、皆大欢喜,这不正是上面所企盼的结局吗?

附原文:

全国7地推官员财产申报 “一把手”未参与

http://news.QQ.com  2009年12月18日06:20   重庆晨报    我要评论(10)

  今年以来,我国已有7个地方提出实行官员财产申报。

  记者统计各地出台的申报措施发现,这些措施大多都在基层政府先行,乡镇、县级政府占了多数。就所公示的级别来看,申报人群大多集中在科级干部和县处级干部。

  反腐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官员财产公示目前还在摸索过程中,一般都从基层开始,自下而上,这符合中国改革的逻辑。

  制度实施 4个是县级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7个地方出台了官员财产申报措施,包括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四川高县、上海浦东等。

  这些地方多数都为基层政府,如四川高县、浙江慈溪市、湖南浏阳和湘潭所辖的湘乡4地,都为县级党政部门,占了7个地方的一半还多。

  知名反腐问题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表示,财产申报进行试点,从基层开始是正确的,在基层首先进行摸索,摸索经验逐步向上级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官员财产申报,大多从基层开始,符合中国逻辑。另外,基层的问题矛盾比较突出,基层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比较紧张,老百姓不太信任地方政府,这也迫使地方领导人制定财产申报制度。

  公布财产 缺少“一把手”

  财产公示,备受各界关注,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湖南湘乡市公示“一把手”个人财产开出先河,而此前各地所公示官员财产并没有主要领导人的名单。

  记者根据所整理的公示情况统计发现,各地所公布的干部级别中,科级干部、处级及乡镇干部占了多数。

  对此,林喆明确表示,公示关键在于公示“一把手”的财产,如果公示其他官员的财产,不公布“一把手”的财产是说不过去的。首先,“一把手”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其他官员作出廉洁的证明。另外,“一把手”权力大,更有贪腐可能,如果财产不公开,未免让人怀疑。

  林喆还指出,没有公布“一把手”的财产,在于制定者,必须经过“一把手”的审批。一般情况下,“一把手”没有勇气公示。因为他的收入过高,收入里面不一定是贪腐的收入,但很可能包含着灰色收入。 据法制晚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