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乌有之乡的梦呓
昨天乌有之乡网站发表了我的一首悼念钱学森先生的旧体诗。为此我很感激而且欣慰。一则,网站能给我发表,我的理解是承认了我的写作水平,我也算从此跻身这个高层学者云集的学术之地。还有就是,初次涉足,一个上午就获得了二百多次的点击率,成绩不小。
我是从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教授那里获悉这个国内很有影响的网站的。他以非主流经济学家的身份闻名于我国学界。所谓非主流,是指他的一些理论和观点至今仍排斥在主流之外。如果我没感觉错的话,现在的主流学界大多已被所谓利益集团控制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利益集团的代表和喉舌,这部分号称精英的人,崇美国,尚资本,力主国资私有化,不顾国本与民生。
我注意到在乌有之乡还有很多富有良知的学人。有很多号称新左派。比如经济学家杨帆。我去年曾现场聆听他的讲座。他个性鲜明,观点新异,激情澎湃,令人击案叫绝。很多深奥的东西一经他幽默独到的阐释都能让人领会,我从他那里学到什么是学者的良知和责任感。杨帆是众多良知学人中的一个。
我本不想把精英视为贬义词。要说文化精英,他们何尝不是?但正是这一部分学者默默关心着广大的工人、农民、农民工,学生,关心着弱势群体,为他们发出声音,为民生请命。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深知,失去了民心,就没有了党和国家。在庞大的铁桶般和网般交织的利益集团面前,他们一直在发出声音,尽管有时看似微弱,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他们的声音能抵达高层,影响决策,使得国不变色,国运更昌,同时民更富强,这应该是他们的最大愿望。而这些仿佛还没有实现。
他们倡导公平,正义,平等和自由。他们痛恨腐败,但他们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他们高举毛泽东思想,力求还原历史真相,还毛泽东以清白。伟人逝世以来,被泼污水何其多矣。擅自夸大,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污蔑之词甚嚣尘上。好像出于巩固自己地位,曾经的当局者授意或默许,抑或听之任之。而在民间,毛泽东热从来就没有停过,君可见每日主席纪念堂前拥挤排队的人群。精英阶层极尽能事,上蹿下跳,对国父大泼脏水,高层心里清楚,但又熟视无睹。殊不知,纵容对毛泽东的妖魔化,只能使自己的政权失去合法性。如此对待自己的教父与国父,这在泱泱文明中华,实乃咄咄怪事。
几天前现场听了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先生的报告,深有感触。70多岁的老教授是党史专家,对时下非毛思潮极为愤慨和担忧,他说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客观。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只要是错,都要强加在毛泽东头上,这是不懂历史。“饿死四千万说”,“经济崩溃说”,“文革倒刘说”可以休矣。十年文革要重新审视和研究。很多地方尚不能定论。他更倾向于把毛泽东晚年看成是一个悲剧。悲剧令人惋惜,但不一定带来仇恨。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任何人都无法抹杀。
毛泽东一生都在关注弱小,关注民生。我想,这可能是乌有之乡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真正原因。丢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中国不会有前途。
好在六十大庆时,出现了毛泽东思想方阵。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乌有之乡痛批丑恶,扶助弱小,还原历史,伸张正义。这是我持续关注并加入这个网站的原因。
我不是特别虚荣的人。但我也希望引起关注。被关注无非两种。
一种是被欣赏艳羡甚至崇拜的,一种是遭嫉妒愤慨甚至仇恨的,我当然倾向于前者。
我希望被别人听到。
但我的政论水平不行的,还需多多学习为上策。
我只希望我的微弱的声音能引起几声共鸣,吾愿足矣。
如果还能有些许掌声传来,或者做了点点微光,照亮某个人的心路。我岂不也在心中暗叫:“呵呵我真伟大!”
心底之言,说不定就遭听者有心。故此权当梦之呓语,是真是伪,作何批判,无所谓也。
------ 冰炭同炉于09年11月7日夜 映月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