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注意经济学的阶级性

火烧 2009-10-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探讨经济学的阶级性,分析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强调需求定义、生产目的及货币角色的差异,揭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同逻辑。

经济学确实具有阶级性  

 

经济学首先要考虑的是要以什么为出发点的问题,即为什么而生产的问题——为了人而生产还是为了利润而生产;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而生产?也就是经济学的阶级性问题。经济学的具体理论,都或多或少的是从这个出发点延伸而来的。  

 

比如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定义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体现了资本支配一切的资产阶级特点,与社会主义的需求是满足人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为利润而生产的话,那么需求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一种有货币约束 的需求,,那生产多了,工人工资低了,就会造成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有时候为了垄断利润的需要,还要故意少生产。  

 

这种以金钱为标准的社会里,既然都是为了钱,那么,即使有高福利制度,反而会让人们 认为相对于简单获得的高福利,辛苦工作去赚得工资,没那么有吸引力了,福利高了,却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效率。  

   

    如果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人服务而进行,那么,由于人们的合理需求总是不断增长的,与需要货币支付力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在公平分配体制下,大多数人,都能从生产增长中不断获得福利增加,那么,人们自然会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福利而积极生产。  

   

还有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经济学,将货币提高到商品生产之上,用金融控制商品生产,这个设计是体现了为资产阶级控制分配,更容易占有财富目标服务这个阶级性的,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货币要从属于商品交易,为商品交换服务有本质区别。  

 

如果细致的研究,会发现更多这样的例子。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区别正是阶级性的区别——研究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