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易经》屯卦的诠释

火烧 2009-09-0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本文深入解析《易经》屯卦,探讨其在能量界与物质界的生成机制,结合社会国家初创阶段的治理策略,强调建侯与贞正的重要性,融合哲学与现实应用。

发之交作:屯卦的诠释  

   

(下震上坎)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释诠]屯卦:基元通达,有利于对整体的全方位描述。当然,这样说并不等于哲学范畴就可以简单地应用于任何领域,而是在不同领域中必然有一个范畴突变,即另起炉灶,建立新的概念体系过程。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了。  

[把握]注意“元亨、利贞”四字的同时出现,意味着该卦在易龙图中的关键性起点,或转折作用。此卦核心阐述的是第一自然的构形生成机制,明确了不同领域,不同范畴的说明作用。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味;宜建侯不宁。  

[释诠]《彖传》说:屯卦,表征着阴阳初始交合孕育坯胎时期,或者说是能量界。由此界到物质界的创造是艰难的,选择也是多重的。能量波动被束缚凝聚,才能完成整坯的构形轮廓。整坯再经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渐生成独立组织,摆脱纠缠和负累,一个物质的形态就出现在世界上了。这个过程类似于社会经过大动荡大纷乱之后,国家初创,此时需要百业并举,而非坐亨其成。  

[把握]能量界到物质界与从社会到国家好有一比,国家治理是有型论,即如物理科学。但社会肌体更多处在无形的变化之中,有如高等数学所表征能量涌动的波动方程,只在有序达成的那一刻,才可直观。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释诠]《大象传》说:云集聚碰,雷电轰鸣,将雨未淋,屯。伟大的人物正是在社会动荡不明之时,努力奋起,编织思想经纬,韬略天下,发动维新革命的。  

[把握]所谓时事造英雄,那是在乱世中揭竿而起,肩负重要使命,不得不发的。犹如质能之间的转换,要经历阴能阳能之间反复陶炼作用,最终聚而成形的。这里有必然的逻辑,也有突发的或然机遇。  

   

初九,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释诠]初爻:凝聚、盘旋,盘旋而又凝聚,有利于整坯的生成。包括整个框架体系的建立。  

《象》曰:盘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践,大得民也。  

[释诠]《小象传》说:虽然涡旋、盘桓只是一个过程,但其结果最终总是会明确的。就是通过能量的凝聚,构筑起一个物质框架体系内稳定的粒子分布态。  

[把握]不敢相信《易》在讲原子核或“量子”的模型构成,但不如此解释,就无法对译其辞旨。如此结果,还有待于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拿出、或举出实证。如若证伪,也许会开辟出另一番新天地。  

   

六二,屯如,颤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释诠]二爻:异性相应、旋转;同性相推,位移。能“量子”纷纷飞速相聚相团,不是为了盗能,而是寻求结合。阴能阳能初遇而不媾,需待很久很久才能达到超对称的稳定状态。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释诠]《小象传》说:能量子之所以难于媾合,原因是阴能总是试图就着阳能而行,结果同向而散。双方只有经历长时间的碰撞交流,最终才找到异性(向)相应、相聚,这一大道的运行机制。  

[把握]奇哉怪也!不会两千年前就有“量子力学”吧?其实,“量子力学”的原理,与物质世界的原理是同一的、和谐的。只不过一个是在能量界内表现着它的现象和功用;一个是在物质界内表现着它的现象和功用;而二者又是在同一个大自然当中表现着整体的现象和功用。当人们真正理解了E=mc2的本质意义(无论爱因斯坦,还是其后的数学、物理学家们虽然在数学的意义上将此公式用得滥熟,却在物理意义上将物质界与能量界做了断然的二元割裂,以至丧失了这一公式的来源基础,却无不跪称曰神来之笔,造成新的科学蒙昧主义。似乎牛顿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物理学处在两个世界一样。而这一点赵定理在其《中华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中基本上已经作出了准确的阐述。可惜,西方科学界僵化的数学思维和东方科学界的洋奴爬虫心理,却都视而不见)之后,一切神秘论也就自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释诠]三爻:逐鹿不需向导指引,只要入于山泽丛林之中,自然可见。科学家掌握了大道的动态机制,就不会再静态僵化地看问题了,因为那样只能带来遗憾和灾难。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释诠]《小象传》说:“捕鹿不需向导”,按照鸟兽们活动的规律就可以猎获了。“科学家一旦远离了自然规律,就会成为新的愚昧之徒,而令人唏嘘不止”。书本知识太有限了,人类的认识却永无穷尽。  

[把握]一“几”,一“舍”,直接揭示出了大道哲学与理念论的本质区别。所以作者还是相信并坚持那句话:“语言是在的船(几)”,而非“语言是存在的家(舍)”。海德格尔聪明一世,将理念论的存在主义登峰造极,却还是没有达到我们古老易学的“君子几,不如舍”六个字所表征的境界。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释诠]四爻:成群结队纷纷飞速而来,求的是阴阳超对称的平衡状态。因为只有如此往来交流才是最善、最美、最真,而不会使任何东西能够受到损害。  

《象》曰:求而往也,明也。  

[释诠]《小象传》说:“同声相应” ,异气相求,这是自然法则。  

[把握]这里之所以将流行语“同气相求”修正为“异气相求”,就在于气的能质属性,而非形而上的规定性决定了“同气相推、相距”、“异气相应、相求”。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声”字不再是简单的字母“语言”所表达的理念性符号意义,而是有着“物质”或“波动”的原象所指。原象是生动的,语言本身却只是思维的符号化表征。能否与原象恰切呼应,是语言的高级属性及其科学性的评判标准。而不是简单,或什么好写、好读等粗浅的使用要求。人类对语言的要求是语言的本质规定性之后的事,也就是已经低了一格。按照低位格的功能,衡量高位格的优劣,本身就违犯了科学法则的科学性。也就是说,同唯物的西方科学进入不了形而上之境,只能与大自然“二律背反”一样;西方的字母文字,因为除了“拼音”这一点之外不再具有与原象的呼应功能,所以才造成了宗教对于上帝和“天堂”的追索,将肉身推向地狱深渊和罪孽海洋的十字架,却永远无法进入人间“天国”,获得知足常乐、知荣知耻的“大自在”境界。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释诠]五爻:阴能阳能涡旋凝聚成物。有型器物可见其有限的完整形态,尽管它也是无限可分,但这种无限是恶无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无形之道则是无限广延的,无形就无是限。一旦被型所拘,就会错误百出。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释诠]《小象传》说:“万物得以成就”,我们却难能见到其内在能量变化的痕迹。  

[把握]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政府的工作做到调控于无形之时,才是老百姓幸福安康之日,否则口号越响,喊声越大,幸福离百姓也就越远。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释诠]上爻:虽纷纷攘攘欲求平衡稳定,毕竟不可能同时全部到达。剩下的因不愿被边缘化固然会伤心落泪(量子游离、断片态)。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释诠]《小象传》说:“边缘处置,断片游离”,这样的情况能够长久吗?只要心存善念,随着“时”、“位”更迁,自可“吉无不利”了。  

[把握]同步、谐振,虽为美事,却不会所有的事物都能同时同步谐振。一是不现实;二是一旦如此,世界也就没有了百花争艳的生机。所以起伏波动,异彩纷呈,才是自然状态。  

   

[总论]一卦下来,心惊胆颤,冷汗淋漓,《易》果有此“神秘”之旨乎?黑纸白字,忠实表达,不敢稍有诳语。疑惑,亦在作者心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