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易经》临卦的诠释

火烧 2009-08-21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本文深入解析《易经》临卦的哲学内涵,探讨其阴阳关系与整体认知,结合八卦与六爻卦的思维差异,强调大道哲学对思想解放的重要性,适合易经研究者与哲学爱好者参考。

道之明理:临卦的诠释  

   

(下兑上坤)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释诠]临卦:范畴基元通畅、合谐,才能有利于人类达到对整体的认知。如果只是止于八卦(唯物或唯心)思维,就会因为重阴缺阳或重阳缺阴而造成错误的认识,从而给人类带来无尽的悲苦。  

[把握]是“至于八月有凶”,还是“至于八,月有凶”?鉴证其法则不是句读法则所能规定,而必须是对于阴阳关系、作用的正确认识和本质理解。这里的关键因素,就在于组成六爻卦的两个三爻的“八卦”,也是一对阴阳关系,表征着内、外之间的作用匹配。这是中华文化传统一直不被重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认识论原则,也是西方文化因为一直背离此原则,从而将“自然科学”导入“意志论”的原因。理解了这一点,思想才能从唯心、唯物及“辩证法”中解脱出来,从而上升到大道哲学的境界。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释诠]《彖传》说:临,吝。哲学范畴基元的“基因”属性,决定着一个哲学体系的本质及其外部的表现形式。若想让一个哲学体系达到合谐而又通畅的效果,非知“在”求“真”的大道哲学莫属。大道通畅,那是从对整体的认识上达到的。只有站在形而上的高度,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至于八卦思维会造成片面的错误认识”,是因为只有消,没有长,或只长不消,阴(部分)阳(整体)关系隔绝,事物也就没有生命力了。  

[把握]善哉。八卦与六十四卦的本质区别,终于找到本经的古证了。这样,就也可以免去很多的口水战了。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释诠]《大象传》说:水泽上有突起的硬地,才能站得住脚;这就是“临”卦所表征的脚踏实地,才能纵览一切的意义。得道之人因为明白了这个哲理,才清楚思想是没有边际,无穷无尽的。只有拥有广博包容的心态,一个人才能突破性别、家庭、民族、国家、地域等观念,成为世界公民。  

[把握]“思无穷,民无疆”,今此以往,也许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或许也是宗教原典之所以不能被整个世界认同的缘由吧。上帝,除了“恩赐”顺民,还有何能为乎?  

   

初九,咸临,贞吉。  

[释诠]初爻:感应、或领略到整生逻辑,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释诠]《小象传》说:“领略到整体生成思想的意义”,才能清楚认识宇宙的总原理、总法则,即太极阴阳原理。  

[把握]“部分”也是“整体”,这是古代佛、道或所谓禅“一沙一宇宙、一物一乾坤”的悟。“部分”的膨胀,使得“整体”在变化中,逐步生成、发展、壮大,这是现代大爆炸理论的科学论说。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释诠]二爻:感受到整体与个体最终的一致性,就会一通百通,顺畅如意了。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释诠]《小象传》说:“整体主义”能叫所有人顺畅如意,说明这种思想不会让人被一己之私利所限制、束缚。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释诠]三爻:只把知觉触摸到的部分当作整体,而忘记潜藏的部分的作用,就不会获得远见。只有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不断揭示其真面目,才能少犯错误。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释诠]《小象传》说:局限于“器”的满足,就找不准人生的定位。突破体的界限,发现用的“能动”,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  

[把握]不能为了满足个体的愿望,而丢掉整体的利益;也不应为一己的利益,而哗众取宠,自愚愚人。因为这样的结果是所有的人都只有在互相欺骗争斗之中,惨淡经营,失去生活的本来意义。  

   

六四,至临,无咎。  

[释诠]四爻:亲近大自然,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阳光,而不是活着的负累。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释诠]《小象传》说:“自然生活,阳光明媚”,只有全社会都能达到这个境界才能够“完全”做到。  

[把握]整体协调一致,自然幸福。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释诠]五爻:一个国家政府具有了统筹兼顾、整体发展的智慧,领袖与人民就符合大道龙凤呈祥的状态了。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释诠]《小象传》说:所谓龙凤呈祥,就是阴阳交相呼应,不断繁衍生息。  

[把握]“大君之宜”,只有从“易龙图”中才可以领会其中的奥义:必须“阴阳”两卦相对相连,逐渐递嬗,才能整体通畅,合谐。  

   

上六,敦临,吉,无咎。  

[释诠]上爻:保持整体形态的朴实、仁厚,利而无害。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释诠]《小象传》说:“朴实仁厚的优点”,在于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赤子之心。  

[把握]天下万物,一用相通。团体或组织若将国家和人民置之度外,为富不仁,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一国权柄,又安得不是行尸走肉?人,以“仁”为规范——与天地相合,哺育万类也。  

   

[总论]诚如杨润根所发现的“一种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有过之的对于中国文化的野蛮屠杀。”“至于八月有凶”,只须一个简单的句读,一个小小的技术处理,即可彻底颠覆和篡改经典之原义,搅乱思维的逻辑。可见这只黑手之高超毒辣,非断子绝孙的诅咒是不足以形容对其愤恨万分的心态的。它让作者在头脑中浮想起滥杀无辜的匈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满清、“殖民三百年”的刘小波和那个一心报私仇而替匈奴卖命又断送了匈奴前程的狗太监“中行说”。只有背气的太监,才能有如此恶毒的心计和心态。如此一来,“汉奸多有”,“酱缸文化”,也就不是空穴来风了。中国,对古籍进行重大的重新整理,以免贻误子孙,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了。这不是为了讲理而讲理,而是要解决人类社会长久存在的民生疾苦,办实事、惠民、惩贪、以净化人类心灵的本质要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