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余秋雨“捐款门”质疑声当止了

火烧 2009-09-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余秋雨因20万元捐款引发质疑,公众对其捐款真实性存疑,但其建成三所图书馆并承诺持续捐赠,质疑声应止。

   

想不到,余秋雨去年一诺向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会在今年身陷“捐款门”。  

今年6月初,余秋雨遭遇网上一篇博文炮轰,在《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的博文中,作者萧夏林认为余秋雨在2008年对汶川大地震捐款不属实,他为地震灾区捐款不会超过6万元,而不是他默认的20万元。在舆论的压力下,余秋雨也在博客上回应,批判四位“咬余专业户”,但被指责成转移话题。6月8日,余秋雨通过其担任名誉董事长的某文化公司发表书面声明,称20万元捐款已用于捐助都江堰3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但网民仍未消除疑虑,质疑焦点集中到一直没有提供捐款证明上。  

穷追猛打者中,名气最大、力度最大者当属易中天。易中天是一派“百家讲坛”风范,毫不客气地敦促余秋雨尽快拿出“捐款早已如期到位”的确凿证据,三问余秋雨“到哪个账了、怎么到的、啥时到的”。 九久读书人董事长黄育海做出回应,称给易中天的证据就是9月份会落成的“秋雨图书馆”。   

8月29日,由余秋雨捐赠3万册图书建立的都江堰市3所学校图书馆正式开馆。  

不过,质疑者认为仍有问题没说清,因为余秋雨并没有拿出他购书和购设备的凭证。至此,公众总算明白,余秋雨“捐款门”的实质性问题是,质疑者对余秋雨运用自己的人脉建成的图书馆并不以为然,而非常在乎余秋雨是否确实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了20万元的真金白银,这也似乎成了“假捐”与“真捐”的分水岭。  

这年头,愿动用自己的人脉成就公益事业的人并不多。3所“秋雨图书馆”建成,应该是余秋雨的功德事一件。更何况,余秋雨明确表示,图书馆建成后,文化界的朋友们已经承诺每年向每个图书馆捐赠不少于15万元的中外新书。请大家想一想,这一切,难道不比20万元的真金白银更有价值、影响更为深远吗?  

所以,我以为,余秋雨“捐款门”终属虚无,质疑声当止了。因为20万元的真金白银的证据,除了能满足质疑者的“好奇心”,对于重建中的灾区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再说,凭余秋雨的能量和人脉,出示一张20万元的真金白银的证据,肯定要比建3座图书馆容易得多。  

当然,我们也应该感谢质疑者。敢于怀疑,善于质疑,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才气。因为,没有质疑,事情不会变得更完善、更完美。  

2009年9月5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