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宇太: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六)

火烧 2009-07-20 00:00:00 中华文化 1028
文章探讨当前文化人自我反省与责任,批评部分文人缺乏正己精神,存在特权关系,不敢直言,同时讨论文人相轻及吃醋现象,强调文化创造应为大众服务。

     牛奔:创造文化的人很重要,象先生这样,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正己,尽可能和大众同呼吸,又保持自己的童真,创造的文化,就会更有营养的价值。

宇太:文化人要对他人有所影响,必须率先正己,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贵族意识,怎么可能为天下苍生说话?自己利欲熏心,心地不善,著书行文之前,先想自己的好处,又怎么可能为人民大众创造好文化?

牛奔:目前中国有许多文化人,自我人品的确存在许多问题。

宇太:是的,他们自己的日子过的都很好,跟特权者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说话恐怕伤及要人,危及自己好日子,又能看透一些问题,对大众有些恻隐之心,写又不大敢,不写又不大忍,于是就只能轻描淡写,玩文字游戏。有许多文人,都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帮闲文人、作秀文人、文化太监、文化流氓、文化痞子、文化跳蚤,这多年出了不少。

牛奔:我觉得文人相轻仍然是个普遍问题,你们文人都容易吃醋。

宇太:不光是文人,中国人普遍容易吃醋,你敢说你就从来不吃醋?吃醋很正常,但过分,无时无刻不吃,就糟透了。偶尔吃一把,好事,应该的。这和人的个性有关系,比如我有个亲戚结婚,她自己就长得不咋的,又坚决坚持找个比她还丑的当伴娘,以便衬托自己漂亮些。这种想法就不好,你长相不好有什么错?爹妈给的,应该坦然,用学问、思想、情操、人格等方面弥补,以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风度战胜那些仅仅皮肉好看的绣花枕头。她不,非要比脸蛋儿,比身材,天天搞美容,快把自己整成美丽残疾了,也还是不如人家漂亮,何苦呢?

牛奔:先生也吃过醋吗?

宇太:不能说一点儿也没有,总起来说,吃醋的感觉绝对罕见,几乎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醋感记忆。我这个人大概属于没心少肺的人,任性大于荣辱,你有能耐,我不吃醋,还佩服,还喜欢。再说,我还没有发现到处都比我优秀的人。往往是,你这点比我好,我在更多的地方却比你好。不信,可以比试比试,俺不怕。有时候,你好,是假的好,我是真的好。我上中学时,作文是公认的好,构思完就挥笔而就,当堂就交,不求分数高低,爱咋咋的。我们班长呢,回回争最高分,两堂作文课,一个字也挤不出来,光找《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在上面一段一段的划,然后把我作文要过去看看,从来都不当堂交作文,而是拿回家,指不定开了多长夜车,东拼西凑,受罪作文,第二天交给我们语文老师,所以作文一般他分数第一,我第二,我能吃他醋?他写一篇,我几篇都可能写完了。同学们谁不知道?如果我自己举办活动,我也会找最有魅力的朋友,绝不找伴娘式的,他们越能尽显精采,越能比我还厉害,我越高兴,因为我脸上有光啊。瞧,宇太的朋友都是高人,乐得屁颠屁颠的,还有闲工夫吃醋?如果我吃醋,满脸阴云,就一定是过分成熟、过分世故、心地狭隘、不够豁达的人。这种人,一般不会有大出息的,王伦心态,还能有大出息?

牛奔:呵呵,先生文风,已经显出个性了。对了,最近季羡林仙逝,却没有见到先生的任何议论?

宇太:不一定什么都议论,因为他很有名,会有的是人争着议论,就不必凑热闹。虽然敬重,但不大了解,再说,就是议论,也大抵象放屁,何必。

牛奔:我想先生总会有看法的,不妨和弟子说说嘛。

宇太:严格说来,老先生不是“国学大师”,是外国学大师。他人品很好,朴素,平实,很厚重,很古朴,很恩师,很属于学习型学者,很属于研究型学者,这种学者是最稳妥型的,因为他不是思想启蒙型的,或者这里不投入他的核心精力,因此对当局与社会既定结构,不会产生任何威胁性,所以受尊重或长寿,都是正常的。不过我以为,这种学者虽然很值得尊重,但绝不是改造中国最急需的那种。中国人文学者,必须强化改造社会意识,单纯做学问是不够的。

牛奔:有道理。从地域上看,先生认为南北方学者或者文化人,有什么明显区别吗?

宇太:从风格上说,南北方的部分文化人还是多少有所不同的,仅从博客命名上看,就有所差距,比如,我的博客起初就叫“宇太思想库”,张宏良的就叫“张宏良的博客”,很明确,清澈见底。孔庆东的博客虽然叫“东博书院”,无非把“孔庆东”简化为“东”,就相当于“孔庆东的博客书院”,也很明确。这大概和一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乃至服务对象非常明确有联系,都是要明明白白的和你谈问题,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朦胧感或用不着朦胧。而南方的某些文化人则往往不大愿意那麽直言不讳,仿佛那样做不够文化,不够雅,太粗野,于是就习惯于象伊斯兰女人一样,罩上个透明的纱巾,既能隐隐看到脸孔吸引人,又决不让你看清真面目,比如,朱大可的博客,叫“躲在栅栏后的絮语”, “栅栏”是指什么?已经“躲”起来了,为什麽还要“絮语”?他到底有什么欲说不能、欲罢不忍的隐私呢?恐怕你就要不得不关注一下了。再如张闳的博客,叫“午夜单行道”,到底有什么话不能大白天明明白白地说?非要“午夜”再说?“午夜”再说也行,白天忙嘛,说便说罢,却仍需要“单行道”,仿佛极怕被人发现真实面目和隐私。最近出了个“新说水浒”的鲍鹏山,加上南方学者特有的细腻,品“水浒”的确品出了些细腻味道,很是让我好感,因为“水浒”体现了侠文化,侠文化又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文化,南方文人的细活儿,体现在鲍鹏山讲“水浒”上,就显出了高贵的价值。南方学者的确细腻,细腻得实在让人不敢掉以轻心,余秋雨细腻不细腻?易中天细腻不细腻?钱文忠细腻不细腻?都很细腻,只是细腻的方面有所不同?即便鲁迅,也是极细腻的,不但作文细腻,生活细节上也细腻,他跟许广平谈恋爱,就很细腻,计算经济收入和生计问题,决不含糊,也并不比过家家的精细小女子逊色,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中国第一流的思想家。南方学者大约都很讲文明,讲礼貌,整出的话语不琢磨一阵子你绝不会知道他究竟要说啥,显得颇有修养和城府,特别是不大出混字,绝不象我们北方汉子,一不高兴就骂人,什么“逼良为娼”啦,什么“狗日的北大”啦,什么“立着牌坊的婊子”啦,人家绝不干这等李逵、鲁达之事。再加上细皮嫩肉,便颇有几分女儿之态,煞是讨人喜欢。我一直认为,凡是男人有象女人处,或者女人有象男人处的,就都比常人聪明,你看秋雨先生,举止做派,就很像大家闺秀,倘若再一“含泪”,就很容易倾倒一大片。但南方文化人在创造新文化方面也出了大反骨,大男人,大气魄,一反常态,比北方人还要厉害。大骂社会丑陋的,莫过于鲁迅、李敖,而且也偶尔动了混字。气魄宏大,不知天高地厚的,莫过于郭沫若,他是一会儿当“天狗”,一会儿当“匪徒”,非要把日头月亮都“吞”了,非要打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最大的叛逆者,当然是毛泽东,其实毛泽东也有女儿相,象他妈不象他爸,基本不长胡子,但他除去这点儿,就都男人了,而且绝对大男人,写文章也是不大讲文明的,也尽力显得没啥文化,生怕百姓看不懂,什么“放屁”呀,“生孩子”呀,“拉屎”呀,这些词儿他都有,就是不怕别人笑话,也很不注意风度,一辈子也没见他穿西服革履,总是中山装,风采不大儒雅,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不象大贵族而更象土包子。可是,除了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精英骂他,全世界有心有肺的人,可是都被他倾倒啦。

牛奔:先生,我想斗胆一问,您有象女人的地方吗?

宇太:据某年某月我老婆那厮说,我手小、皮细,也不长茧子,不象爷们的手,还有,脸太白,比她还白,不留胡子,就像女人,就竭力要求我留胡子,所以,就满足了她的无理要求,胡子一直留着,谁料?反而习惯了,直到今天,成了这张丑脸蛋子上的标志性建筑。

牛奔:我读过先生以往的文章,发现先生给现代文人也分了婉约派和豪放派。

宇太:也并没有刻意分和详细分,只是出于表达方便。如果按婉约派和豪放派分割,鲁迅大约应该算婉约派,余秋雨,易中天也是婉约派,毛泽东、郭沫若、李敖应该都算豪放派。我所定义的婉约派和豪放派,是以内敛和外露为基本特征的,其次是以思维领域的宏观与微观为特征的。这只是基本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互有交叉的,只是含量和比重不同。比如郭沫若和鲁迅,郭沫若外露的多,鲁迅内敛的多,鲁迅大多针对现实,思想比较集中,盯住社会躯体病毒,匕首挖心,让人不寒而栗,但都属于“内劲”。郭沫若则不太属于纯粹文人,他忽而飞向天空,进行“凤凰涅槃”,忽而落地闯入火炉,当个“炉中煤”,忽而又进入社会机体做官,当社会活动家,忽而又写戏剧紧密配合形势发展,一切都很裸露,同时多元发展,不象鲁迅那么单一和单纯。从经历上看,鲁迅对政治是若即若离的,从不为了投靠某一党派而写东西的,完全是自己瞄准社会病体,自我诊断病情,并进行独立解剖的。所以断然不如郭沫若享福的,郭沫若是很能让人容易配合和被人喜欢的人,是很善于笼络一帮子人的人,也是很有煽情魅力和能力的人,你看,国名党喜欢他,共产党喜欢他,日本人也喜欢他,他基本上不遭罪,活得比鲁迅要潇洒的多,所以有人骂他“才子加流氓”。我个人认为,鲁迅肯定是大思想家,但郭沫若至少也得算个大文化人。两者虽是互为渗透的,但又是各有侧重的、各有千秋的。郭沫若的思想绝没有鲁迅那么深刻、透彻,但鲁迅在文化上也的确没有郭沫若更全面些。按郭沫若说法,鲁迅是骂了郭沫若“一辈子”的,但鲁迅死后,郭沫若却公开声称,“鲁迅骂了我一辈子,我要歌颂鲁迅一辈子”。所以,郭沫若也应该是个可爱的独特品牌。有人骂郭沫若不是东西,过了,人嘛,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风格,郭沫若在日本那么多年,又没投敌叛变,有日本女人陪他,那是当时咱中国的小郭有魅力,是中国人的骄傲,不是流氓的根据。外国佬这几年把我们中国当成了乐园,谈笑间,我们中国的可以入选皇宫的美女,就基本上被他们横扫了,要说流氓,他们才是流氓,而中国帅哥郭沫若,在日本那麽多年,才娶了一个,实在是很够意思了。再一个是宏观与微观的问题,毛泽东有“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时候,有“背负青天朝下看”的时候,郭沫若有当“天狗”吞日吞月的时候,有当“凤凰”进行“涅槃”的时候,鲁迅有过吗?没有,他一直是陷在世俗污浊里生气,愤懑,抽烟,失眠,呐喊。再联想到他计算工资的精细神态,也便觉得他不够“豪放”了,所以,他只能“婉约”。李敖虽也陷入社会污浊中,却决不象鲁迅那样生闷气、穷琢磨、光失眠、只抽烟,憋不住了才“呐喊”,而是李逵式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板斧便砍。你看,李敖进入世俗社会口无遮拦,见丑就骂,绝对是“有话直说,有屁直放”,所以,他无论如何不配“婉约”,只能算“豪放”。但他的价值,也具有鲁迅那样的含金量,这个含金量,就在于同样树立了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学者形象,所以我曾说过,既要吸纳鲁迅文魂,也要吸纳李敖文胆,既要打造出鲁迅的硬骨头,也要磨炼出李敖的厚脸皮,否则,中国文人没出息。遗憾,李敖虽比常人伟大,却也似乎同许多体面名人有所雷同,大多属于及时发言,就事论事,从未见他站在世界文化战略全局的制高点上,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一条明路。也从未见到他跳出三界外看地球,远距离的思考人类问题。总是在山中看山、说山、评山,有时又掉进某个山沟子,只顾喋喋不休地评价那棵歪脖子树。虽然都属豪放派,但毛泽东有“背负青天”把玩“小小寰球”的大豪气,郭沫若有吞噬日月的天狗大气魄,而李敖,似乎很少有此大气磅礴的宇宙空间意识,更多的则是象个碎嘴子农妇,在地球村子的某个小胡同里骂骂咧咧,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牛奔:先生,我再斗胆问一句,您把毛泽东也和他们放到一起评价,这合适么?

宇太:有什么不合适?毛泽东很多方面都是一流,或者超一流,仅作为一个文化人,他仍然是超一流的,只能放到文化人里来评价比较这一点。仅仅这一个小小的侧面,他就可以独占鳌头,况其他雄才大略乎?不必说他打出新中国,就算他是个学者,很多方面的专家也是比不过他的。

牛奔:先生可不可以给今天的中国学者做个分类?

宇太:可以。近十几年以来,中国学者们的表演,已经初露端倪,大抵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祸国殃民式的,这一类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在内政、外交、文化、教育、科研等多种领域,都有他们的代表人物,也进入了要职,由于改革以来高层领导普遍比较平庸,再也不具备毛泽东那样的火眼金睛与雄才大略,所以基本上被这些祸国殃民的学者们架空了,他们本身就把国家当成了肥猪,所谓改革,就是思考如何杀猪、如何切割、如何卖肉的问题,而绝不是如何准备饲料,如何养壮、如何下崽、如何防止被狼叼走的问题。他们已经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第二类是成名成家式的,这一类虽没有裸露的祸国殃民行为,但也缺乏拯救天下苍生的意识,既不大愿意与政客狼狈为奸,搅成一团,却也不大敢轻易公开一句伤害当局的话,而是设法保持着学者的相对独立性,主要精力是做属于可以安全存在的学问,既与官方不离不弃,又尽力不招惹民愤,通过巧妙折腾,打出“明星”牌位,安享贵族生活。

第三类是嘴尖皮厚式的,这一类文化功底普遍较差,想挤入仕途没分量,想当明星没实力,于是就苟延残喘,今天讲讲足球赛,明天说说小沈阳,后天再聊聊姚明,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有刀子也不敢往心脏上刺,只管用刀背敲打人的屁股和大腿,还要混充侠客,不疼不痒,杀不了人,也救不了人,表面下贱粉丝不少,实为平庸之辈,混个日子富足和软性名人便罢。

第四类是强行逼笑式的,这一类觉得国家大事管不了,就爱咋咋地,乐呵一天算一天,专挠痒痒肉,以每天搞笑为能事,以炮制小品搞笑、相声搞笑、手机搞笑、狗男女搞笑、以炮制“笑星”、策划恶作剧为能事,使得所有电视里都有没乐找乐,故意扯淡的节目,这类节目只能让解剖过社会机体的人哭着乐,乐完了哭。

弟五类是匕首挖心式的,这一类学者嫉恶如仇,对国贼汉奸恨之入骨,有行侠仗义的大无畏精神,所以,敢于亮出思想的匕首,并奋不顾身的向社会毒瘤刺去。

弟六类是无偿启蒙众生式的,这一类有着强烈的人民性,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道,捍卫的是人间正道,保护的是毛泽东之道,以启蒙众生、升华众生、觉悟众生、凝聚众生,以图星火燎原,最终把中国乃至世界还给属于他的所有人民。

可怜的中国学者,从来就没有形成过真正的独立阶层,总是当寄生虫,总要附着在某个机体上。从依附对象看,目前的中国学者,有依附于官僚的,为官僚学者;有依附于外国的,为买办学者;有依附于财团的,为求富学者;有依附于媒体的,为求名学者;有依附于人民的,为人民学者;有谁也不依附的,为流浪学者。中国学者自古以来难以形成强大的独联体,基本上都属于依附人格,是一群见风使舵的寄生虫。

牛奔:先生自己也是学者,文化人,骂得这麽狠。以先生眼光,认为中国有文化大家麽?

宇太:当然有。在我看来,毛泽东就是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家,因为他建构了有益于人类的毛泽东思想文化体系。鲁迅是个大思想家,因为他对中国乃至中国人,看得最深最透。郭沫若算个大文化人,因为他对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猎与发现。李敖是个大学者,看的书最多,讲的话最多,而且直言不讳,多有教益。其他人,我还不大愿意简单的回答“是”大什么,或者“不是”大什么,只想根据现实谈谈。

比如,秋雨先生以几本游记散文的方式叩问中国文化,激起了有思考能力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并由此独领文化风骚,文章写的很有些书生意气和文化品味,但对中国文化建构而言,不属于直接建构,充其量属于间接建议,但凡有思想的文化人,如果也象他那样走一遭,恐怕也是要写出东西的;他的学术研究,似乎也没有凸显太大的学术价值。但秋雨先生仍不失为独领风骚的文化人。

中天先生以说汉代、品三国、理百家,提炼中国文化的潜在内涵,以强化国人对本土文化的悟性,也由此独领文化风骚。他的一些随笔文章,也很有一些独特味道。他的作为,有思想文化启蒙意义,但感觉他的贵族意识似乎大于人民意识。

黎鸣先生以全面批判孔子人品及其思想原创,激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同样因此独领文化风骚,但把国人没出息统统归于孔子,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但是他提出了“人学”的概念,表明了他对人自身的高度重视,很可贵,颇能唤起我的好感。

而分量最是厚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着绝大多数国人都不懂的东西,尽管如国宝大熊猫一般受宠,也的确可以大师的,但对国人人性的影响力,却实在又是微乎其微的。

他们在我脑子里,都很有些分量,但算得上是文化大家麽?我也拿不准。什么叫文化大家?确切定义是什么?我搜了一下百度,发现有人链接里把我也算在了“文化大家”里,我能是麽?为什麽是呢?我也不知道,只能是便是了,不是便不是了,谁都有权利说谁是大家、大师,我才不屑于去理会这些。我只能说,当世在还会出气的人里面,目前最有价值的文化人,只能是李敖,最起码,它提供了一个最有价值的文化精神,无论是谁,该批就批,决不看人下菜碟儿,有独立自由学者的风范。遗憾,他不是大陆文化生养和冶炼出来的。我以为,不管你算是多大的家,如果是一副文化奴才相,文化太监相,装腔作秀相,要死不活相,满面贵族气,浑身铜臭气,也是会让人倒胃口的。我想,即便中国有思想文化大家,恐怕也只能潜藏于民间,野生于草莽,因为只有在那里,才不至于传染思想文化艾滋病毒。就犹如真正的中国马列主义,只能野生于山沟里,成就于土包子中,因为只有在那里,才不至于传染本本马列的教条病毒,除了毛氏润之,谁有这等资格?

牛奔:先生怎么评价中国文化人对中国人的影响力?

宇太:中国的著名文化人,到底对中国人造就了怎样的影响力呢?我觉得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真正对目前的现实中国人,造成实际影响力的,绝不是我们的本土文化的神韵与博大,而是西方文化的急功近利与丛林法则乃至人欲横流。在这种势不可当的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之下,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的博大精深,显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并促使中国人的人性大踏步地走向异化,恐怕只剩下鼻子不够高,眼睛不够蓝了。加上我们对外政策上的不断“接轨”,就更加速了与西人合流的趋势,当年由苏小康、王鲁湘等人炮制的电视节目《河殇》里面体现的文化理念,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全面落实,“黄色文化”已经被“蓝色文化”所吞噬,但又很难说是纯粹的蓝色。面对如此状态,中华民族的文化斗士何在?炎黄子孙的文化侠客何在?难道我们的文化家家们,统统都是拜倒在文化幼儿面前的老朽孙子麽?统统都是只会出大名、只会发大财、不会干大事的高级戏子麽?我们的强力同流合污以及从速与时具进,其决策的科学依据究竟又在哪里呢?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注解。毛泽东时代的社会规范,已经被我们自己彻底粉碎,而西方的社会规范,我们也还远没有建立,就象我们独出心裁所涂抹的“特色”一样,我们实际上是黄不黄、蓝不蓝的社会。处在了黄色搞丢了,蓝色也涂不成的两难境界。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对自己的中华文化,还缺乏起码的自信,我们对西方文化,似乎又有一种盲目的青睐,我们真的吃透了本土文化了麽?我们真的吃透了西方文化了麽?倘若两者都没有吃透,那么我们的文化发展战略,就会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纰漏,碗里的丢了,盆里的也没捞着。一旦将来经济掠夺、军事掠夺最终让位于文化竞争,我们同样会是弱者,因为到那时,我们已经吃饱了被西方厌倦并抛弃了的文化垃圾,而与此同时,西方却偷偷的攫取了中国精品文化并经消化变成了营养,最终,我们吞噬的是东西方的文化糟粕,西方却吸食了东西方的文化精华,我们除了被同化,被吃掉,沦为地球上的贱民,不会有第二种出路。当然,这注定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但如果不早作防范,大汉民族就有可能象一群角马,逐渐被虎豹豺狼吃光,直至灭种。话说的悲观了些,狠了些,是为了便于引起高度警觉。

牛奔:先生怎么评价中国文化人的文化建构?

宇太:中国文化建构一直不好,跟文化人的质量不达标有直接关系。因为文化人有一半是政客的附庸或者文化太监,另一半不是急功近利之徒,就是沽名钓誉之辈,只有一部分人为了安全,在以捉迷藏的方式为人民说话,象张宏良那样仗义执言的体制内学者,太少。或许体制外的民间或边缘藏龙卧虎,但却只被封锁而不被开发,加上浮躁国民只宠名流,不识隐士,并不易被更大的世界所认识。

牛奔:比如先生这样的高人隐士。

宇太:别说我,我微不足道,小菜一碟儿。再吹捧我,我就要挨骂了。我玩玩儿博客,纯属于自娱自乐,游戏人生。去年年底以来,才有明显功利意识,什么功利?小而言之,为弟子、为学生、为粉丝;大而言之,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最起码,中国社会,没人说真话,好不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