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小说《落霞如血》连载第十三章 噩梦

火烧 2009-07-19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小说《落霞如血》第十三章讲述冯腊梅在学校遭遇汤改革骚扰,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纪律保证金,父亲冯子路愤怒不已,母女情感交织,展现校园欺凌与家庭压力。

十三 噩梦

“你怎么啦,腊梅?”张海英歪着头查看了一下女儿的脸色,关切地问道。

冯子路也注视着女儿那张忧郁的脸。

冯腊梅不想让父母知道她在学校里遭遇的那些事儿。爸爸自从下岗以后心情一直不好,每天干装卸那么劳累,母亲操持家务,为了生计也够忙碌的了。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父母供她上学已属不易,所以尽量不想给他们增加烦恼和不安。但是像她这类外露的性格,怎能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自从前几天汤改革公然利用三好学生引诱她,对她动手动脚,而齐珊松救了她之后,她一直不能平静,不能安心学习。她想找齐珊松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倾诉一番,但是她又不愿意为了跟他接触引起新的风波。今天回家,她即使想瞒住父母也不可能,因为她实在想找个人把内心的苦衷倾吐出来,这样或许还会痛快一点。

不光那件事,今天下午在班会上,汤改革布置了一项新的任务。他竟然要同学们每人交二百块钱的纪律保证金。二百块钱,对于那些有钱的同学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她这样的家庭来说,就不是个小数字了。爸爸每天累死累活,也就是争个二三十块钱,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她看到那累得又黑又瘦的爸爸,他那已经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变了形的腰脊,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但是不跟爸爸妈妈说实话,二百块钱她到哪里去弄呢?她的脸色也已经告诉了爸爸妈妈:她一定有什么心事。他们一再追问。她最后忍不住哭了。她没法隐瞒了,只好把两件事都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本来窝着一肚子火的冯子路,并没有考虑如何安慰女儿,反倒像一包炸药一样爆炸了。“欺人太甚!他妈的,现在是什么世道,这还是共产党掌权吗?学校过去是清水衙门,是教育人的地方,是圣地,怎么今天这么肮脏?那个姓汤的老师是什么东西,看我去揍死他!真是复辟了,老子下了岗,孩子上学受欺负,还要交那不该交的钱!”他两眼通红,用粗黑的大拳头捶着饭桌。桌上的茶壶茶碗也蹦了起来,发出砰砰的声音。

张海英害怕了,用略带埋怨的目光望了一下女儿。女儿感到奇怪,父亲的脾气不好,但是也不至于发这么大火呀。母亲跟她讲了他今天在县里受的窝囊气。她理解了。她眼里噙着泪花,蹲在父亲身边安慰他:“爸爸,都怪我不好,都是我惹的事。那二百块钱的事,我想办法,你不要发愁呀。汤改革欺负我,我不怕,有于更斯老师和齐珊松保护我,我也不是那种好欺负的女孩。你还不相信我吗,爸爸。我一定好好复习,考上大学,让你和妈妈高兴高兴。”

听了女儿的这番话,冯子路反倒有些自责了。是呀,不就是二百块钱吗?我就是借也借来了。至于女儿受欺负的事,那小子也没成功,腊梅好样的。我何必这样不冷静,弄得老婆孩子不得安生?再说,男子汉不能把火发在老婆孩子身上。虽然他的火不是对着她们的,但毕竟是在她们面前发的。想到这里,他惭愧地地流下泪来。“腊梅,怪我没有本事,叫你受那么大委屈。我本来也是好样的,那时候工人阶级多吃香呀,可不知怎么回事,说不行就不行了。老D搞改革,我们开始还认为对我们很有利,谁知他那一套完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叫我们不知不觉失了业。真是想不到呀。”他看了看墙上自己的那些旧奖状,心如刀绞。

张海英安慰丈夫说:“老冯,我们什么时候也没有责怪你没有本事。你也不要老是回忆过去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人总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那时候有毛主席,你们是好样的;他不在了,你们下岗也不奇怪。老是想过去的事一点用处也没有。现在咱只能往好处想,说不定现在的领导还会真心按照毛主席的那一套来办事呢。眼前咱穷日子穷过,也不是吃不上饭。就算学校里乱收费,不就是二百块钱吗?我到腊梅她姨家借一借,等你挣了钱就还她。”

腊梅也随着安慰她的父亲说:“爸爸,妈妈说的对。你也不要老是怀念过去,就跟别里科夫似的。一切都在变化,你的思想也得变。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代已经成历史了,你怀念有什么用?妈妈说的对,眼前就是有点困难我们也能克服。先借着,等放了假我去干小工挣了还上。你就不要犯难了。至于汤改革欺负我的事,齐珊松算已经教训了他,这样的事关键在自己。我不是那样的人;我要是那样的人,还能得个省级三好学生,高考可以加20分呢。今后我警惕一点就是。”

现在冯子路平静得多了。

八点左右,屋子里光线暗了下来。冯腊梅拉开那个十五瓦的照明灯。昏黄的灯光照在墙壁上。张海英端上饭来,全家人默默地吃起饭来。

饭后腊梅回到自己的卧室,想演奏一遍《浏阳河》,但是没有心绪,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塞在心里很难受,刚拨了两下琴弦就停了。于是写日记,又写不下去。想看书,一打开《德伯家的苔丝》,便看到苔丝受德伯维尔奸污的情节。她有点恶心,便胡乱翻到最后一页,而这恰好是苔丝被执行死刑的那一段。她有些颤栗,但就像吃辣椒的人,尽管辣,她还是想吃下去。那一段是这样写的:

在连绵不断的乡村原野的衬托下,在那些高楼大厦的正面,有一栋用红砖盖的大楼房,楼房上盖的是水平的灰色屋顶,窗户上有一排排短铁栏杆,这表明那儿是囚禁犯人的地方;整栋楼房的样式既呆板又教条,和歌特式建筑错落有致的奇特风格形成鲜明对照。从路上经过这栋楼房,紫杉和长青的橡树多少把它遮挡住了,但是从山顶上看去却一览无余。不久前那两个人走出来的那道便门,就在那栋建筑的高墙下。在楼房的正中,有一个丑陋难看的八角形平顶塔楼矗立在东方的天空里;从山顶上看去,只能看到它背太阳的阴暗一面,让人觉得塔楼似乎是这座城市美景中的一个污点。可是那两个人所关心的正是那个污点,而不是城市的美景。
  塔楼的上楣竖着一根长旗杆。他们的眼睛就紧紧盯着它。钟声响后又过了几分钟,有一样东西缓慢地从旗杆上升起来,微风一吹,那件东西就展开了。原来是一面黑旗。
  “死刑”执行了,用埃斯库罗斯的话说,那个众神之王对苔丝的戏弄也就结束了。德贝维尔家的骑士和夫人们在坟墓里躺着,对这件事一无所知。那两个一言不发的观看的人,把身体躬到了地上,仿佛正在祈祷,他们就那样躬着,过了好久好久,一动也不动。黑旗继续不声不响地在风中飘着。他们等到有了力气,就站起来,又手拉着手往前走。

腊梅合上书,独自思忖起来:人的命运为什么那么奇怪。像苔丝这样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孩子,论道德相貌,没有能比得上的。她十分注重自己的名节,但是命运在捉弄她,偏偏不让她干净。德伯维这个好色的家伙,像魔鬼一样跟踪她,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把她弄到手。然而苔丝对他始终爱不起来。这样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剧……

冯腊梅还恨那个虚荣的安吉尔。本来安吉尔也有过不正当的浪漫史,曾经跟一些女人发生过性关系,因此他就不必苛求于苔丝的贞节问题,而且苔丝失身完全是被动的。但是当苔丝出于对他的相信,对他的爱,将自己失身的事情如实地告诉他之后,他却承受不了,离她他而去了。生活没有任何着落的苔丝不得不回到德波维尔的怀抱。真是命运!虽然这样的婚姻令她不满意,但还可以苟且生存下去。然而就在这时,安吉尔出现了,他后悔自己抛弃了苔丝。苔丝为了跟自己心上人结合,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杀死了德波维尔,而自己也被处以绞刑……

她在思考,如果苔丝出生在贵族之家,或者家中不是那么贫穷,她就不会出去打工,就不会遭遇德波维尔的奸污,也就不会发生她被安吉尔所抛弃,为了生机又不得不回到自己不爱的德波维尔身边的故事。而如果没有安吉尔的自责归来,她也不会杀死德波维尔而成为罪人,当然也就不会被送上绞刑架……

冯腊梅以其一颗稚嫩的心,和有限的阅历,对书中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思考,同时对自己的前途也有些担忧。前几天她遭遇到的那件事,至今还让她常常发抖。

她累了,便和衣而睡……

一个身材魁伟的男子向她走过来,脸上带着淫荡的笑。他张开两手,嘴里说着淫亵的话语,然后突然压在她的身上。她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拼命的挣扎。无奈那个男子力气很大,死死地压住她。她呼喊,但是喊不出声来,只是憋得难受。忽然她摸到了身边的一个冰冷的东西——那是一把刀子,朝那男子的脖颈狠狠地扎去。那男子松劲儿了。她觉得有血溅在自己的脸上,还有腥味。她掀开那男子庞大的躯体。男子倒在地上,血流殷地……她恐怖地喊了一声,把自己惊醒了……

母亲过来了,问:“怎么啦,腊梅?”一面拉开电灯。

腊梅坐起来,揉揉眼睛说:“我好怕呀,我做了个噩梦。”

“什么噩梦?”母亲爱怜地靠近女儿问。

“我杀人了。”

“啊,杀人了?”张海英惊叫起来。

“是呀,清清楚楚,是一个大高个子,他欺负我,压在我的身上。我没法,拿起一把刀刺死了他。我还看见血了呢。”腊梅回忆着梦境说,身子还在颤抖。

“梦就是梦,做梦没正经,不要相信那些。好好睡觉吧。”张海英安慰女儿道。

这时候冯子路也披着衣裳过来了,问怎么回事。张海英回答说没什么,腊梅只是做了个噩梦。

冯子路说:“噩梦好啊,噩梦醒来是早晨。要反着看梦,做恶梦的人会交好运的。你快考学了,说不定要考个好学校呢。”

一家人拉了一会儿呱,老两口便回去了。

腊梅坐在床上想了好一会儿,觉得有点累,便又睡着了。

……她被五花大绑,押上审判台。判官宣布说:“杀人犯冯腊梅,现年十八岁,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接着两个持枪的人把她押上刑场,让她跪下。她不跪,他们强按着让她跪下。然后砰的一声枪响,她“啊”了一声,醒了过来。

张海英和丈夫又一次跑过来问是怎么回事。

刚才的梦境还清清楚楚,冯腊梅向爸爸妈妈叙述了一遍。老两口儿有些恐怖。

“这是怎么回事呢?”张海英真的有点迷信了,因为女儿两次的梦境是有联系的。难道真的有什么灾难要发生吗?她不敢相信。善良的她,从来都相信善有善报的古训,“我们一家没有干过什么恶事,不会遇到什么凶事的。”她说。这话既是安慰女儿,也是安慰自己。

今晚腊梅没有再做第三次噩梦,一直睡到天大亮才醒来。

上午她到河边洗了洗衣裳,下午带着母亲借来的二百块钱去了学校。

腊梅想不到,学校里即将发生一场很大的风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