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塌的楼会说话:地价房价比之争是双簧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的一项调查显示,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到58.2%。
最近,国土部发布一项调查结果。国土部调查了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选取了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类型。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为23.2%。
工商联的调查结果代表了开发商的声音,房价过高原因在地价高昂,要降房价,先要降地价。
而国土部调查结果则针锋相对的表明,房价中有地价的因素,但地价决不是推涨房价的原凶。
正当开发商与国土部的口水战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上海的一倒塌的在建楼盘“说话”了。
新民网记者6月29日根据现有的公开数据调查发现,该楼盘的楼板价仅为604元/平方米,按照该楼盘网上房地产的成交均价14297元/平方米计算,仅占到目前房价的4.2%。该项目的利润或将高达360%。(新民网)
怎么回事!这三个数据哪一个更接近真相?局外人是跌进了浆糊桶了。
倒塌的楼说,地价仅占房价的4.2%,绝低价卖地,超高价售房,正是房产暴利的铁证。但这个地价房价比与工商联说法是一个地一个天,与国土部的说法也相去甚远,这似乎在告诉人们,国土部与开发商的地价房价比这争,更像是一出“双簧”戏。
有网友说,现在,房地产商与某些地方政府相互指责,这只能算是各为其利的狭隘争吵(毕诗成)。
如果说,房地产商与某些地方政府原本是利益共同体,那么在高无可攀的房价成为众矢之的的情况下,把高房价问题引向地价房价比之争,而不是高房价本身,可谓“用心良苦”。一方面是试图转移视线,为房产暴利现象蒙上一块遮羞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有利益格局的不满,开打预期利益分成的前哨战。
只要地价房价比之争还在继续,中国的房价就不会下跌的时候,甚至会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当作不懈追逐的目标。
200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