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资产阶级罪恶嘴脸
——批判经院学者的论点
2009-6-17
韩毓海《曼哈顿的秘密》很好玩,其中的观点值得玩味。请看下面这一段:
对老摩西来说,真正的“马克思秘密”,就是那些据说被封存在德国一个小城博物馆中的大批马克思从未出版的手稿——关于这个世界,关于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马克思究竟写了什么?是什么迫使某个强大的势力对这些残稿如此恐惧,从而不得不将其长期囚禁封存,以防其得见天日?在摩西看来,这个强大的势力既包括马克思的敌人,也包括马克思的继承人,特别是他的思想的整理者、编辑者和遗产管理人。“人们通过编辑马克思的方式埋葬或者掩埋了马克思”——老摩西说,这就是雅克·德里达在他临终前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们》中要揭示的一个惊心动魄,但又尽人皆知的秘密。于是,当前保卫马克思遗产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马克思的著作和遗产已经客观全面地存在那里了”的假相,回到断章残简的马克思,回到马克思那些“未完成的著作”。
老摩西最近在写一部重读毛著的书。在他座无虚席的“重读毛泽东著作”课的讲坛上,老摩西先从“发展”与“平等”这现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或者说先从这两个词的起源和历史沿革说起:自由、平等和博爱是启蒙的理想,而“发展”却是1945年之后才出现的新目标。尽管如此,1945年以来,人们却普遍相信平等与发展并行不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三十年为例,就是相信“越平等就越发展”,而后三十年中国人则是相信越“发展”就越“平等”,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今天,是“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要求我们去重读毛泽东主席的著作,特别是要求我们回到毛泽东那些“未完成的著作”,包括发掘和重读毛主席未发表和未经整理的谈话、文稿和“残篇”。今天的中国最需要的是“尊马读经”、“尊毛读经”而不是什么“尊孔读经”,——而不“读经”怎么尊马?离开了马克思的原著,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所谓“读经”,就是考订文本,解释文本,一个字一句话,老老实实读下来,以这样的方式与马克思和毛一起思考下去,因为“揭发这个世界的秘密”与“破译导师们的残章”实际上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我这个初来乍到者而言,进入纽约大学东亚系位于百老汇大街的教学大楼,特别是进入东亚系老系主任摩西、现任系主任张旭东、历史学家丽贝卡,卡尔座无虚席的课堂,第一感觉仿佛就是回到了延安时代的“抗大”和“马列学院”一般。
文章最后揭示帝国秘密,借他人之语说:
一个月后再见,是在42街有名的中国菜馆“唐亭”。皮大卫(David M Pidcock)问我中国对金融危机的看法,我自然语焉不详,只是据大家说这只不过是“信心的危机”云云。皮大卫则一脸假笑,我问他笑什么,皮大卫先是伸出一个手指头:“第一,信用危机。资本主义的生命在于信用,而美国资本家恰恰最不讲信用。”然后他又伸出第二个手指头:“第二,阶级斗争。少数人卷走了大多数老百姓的钱,而且是以他们永远也看不明白的方式。”
好在多亏纽约大学当局的精明管理,我总算拿到了自己的工资,而我的美国同事们却不幸损失了他们未来的保障——养老金。据说哈佛大学就没有纽约大学这么幸运,因为他们的校董把学校的经费投入了华尔街的股市。而这再次表明,学院里的知识分子完全不是资本家的对手。
批判学院经学的方式方法,文中已经表明了学院经学的幼稚可笑,不必赘叙。但是,必须声明的是,学者靠资产阶级豢养的生存方式,就决定了他们或者明知故犯地误导读者;或者就是一群鹦鹉。
还需明了的是:马克思《资本论》并不神秘,神秘的只是学者学风。
真正读懂马克思的是列宁、毛泽东、卢森堡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只要人民群众不想被欺辱,就必须首先警惕一切聪明的官僚资产阶级。只有自身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才能真正代表人类尊严,为人民、为“母亲”、为“后代”建立真正美好的社会环境。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