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新解与应用
今天我们社会问题到底症结在哪,我想是世界观方法论出了问题。在理论上,辨证唯物主义合理地处理了物与心的问题。但在现实中,人们还是以唯物和唯心的绝对对立来认识世界了。金钱崇拜其实就是唯物主义绝对化的表达,而独神论的宗教信仰流布是唯心主义绝对化的呈现。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必须从人的本性上来说,人既有心灵的追求,也有欲望的诉求,即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摄取本性。绝对强调其中之一,都是谬误。辨证唯物主义其实立足在这种立场,人要生存下去,必须先满足肉身的存在,即与物质世界发生最基本的能量交换,这是一切生命生存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物质与精神的需要,这才存在个体的心灵与物欲、泛个体的物质与精神的发展问题。唯物辨证主义就是从这两个阶段来谈的,即生存与发展。
今天我们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发展问题成为主要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每个个体的心灵与物欲关系问题。那物欲是什么呢?物欲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欲望诉求,即追求功名利禄。那心灵是什么呢?心与身是对应的,身是欲望的物质载体,心是灵的载体,那么什么是灵呢?繁体字的灵这样写的:上面一个雨、中间三个口、下面一个巫字,按照中国文字的构成会意字理解:巫在说文中解释为是以玉导入神的人,为什么玉可以导入神呢?说文上说玉有五种美德,即仁义智勇洁。这样就可以形象的会意出灵的蕴含:仁义智勇洁这种美德象天上雨点一样降落到众人的口中,这种美德流入口并积聚到心中。这是从汉字的会意理解心灵。那么心灵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老子说的道,就是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道和仁义礼智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真善美。核心就是善就是仁。这是每个个体都存在的物欲与心灵诉求。
个体心灵的汇集,也可用精神来表达;个体物欲的汇集,可以抽象出物质来表达。这样人类社会的精神与物质关系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阐释:公与私、义与利、善与恶。
资本主义社会侧重满足每个个体私欲,注重利益诉求,常走向恶。社会主义强调个体的大公无私,追求公义财富,走向的是善。恶是毁灭人类之路,善是成就人类之类。辨证唯物主义追求的是善,他既强调认识世界之真与美,更强调人之为人之善。单纯唯物主义追求的是恶,单纯唯心主义其实也是追求的人不再为人,甚至喜欢肉身的消灭,那也是恶。
无论东西方,如果偏离了真善美之路,必将滑向假丑恶之路。而落实真善美之路,就是走大公无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之路;资本主义的自私自利的全心全意为自己之路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因为善与恶,道与魔,上帝与撒旦,始终不是等量级的对手。再微弱的光明,也将黑暗照亮!
因此说全球化就是社会主义化,就是共产主义化,就是去资本主义化,就是去西方原罪论,就是人类社会天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