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后天<原>

火烧 2009-05-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核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分析战争阶段演变,强调核武器威胁及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呼吁销毁核武器以避免历史重演。

广览所有的书籍和信息,我的确没有找到战争中的第二次生命,无论是卑微的草根或到高层智库之众学者,所谓大谈战争、冲突状景的,均是以立说第一次生命活动的设想,人类战争至今或者说自核武发明至今,较烈的大规模战争就没有出现过,虽然没有出现,但各国都还是生存在走钢丝的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络绎不绝,强者枕戈达旦,弱者更是心惊胆战,而全球所遗留的历史积怨或不同势力的相对,并没有通过和平谅解而根除,所谓生者则不能安,行者则不能稳的时代,还要继续下去,何时能了。

自有人类开始,从原始的旧石器时代到现代的高度文明发达时代,战争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这个恶魔也一直没有离开过人类社会的思维或生存空间,也一直在折磨着人类不敢无想又不敢不去想的问题。

我们回头看看,战争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冷兵器阶段,二是热兵器阶段和当今的核子阶段,而这三者中且冷兵器阶段与热兵器阶段还都给人类留下了第二再生生命的机会,才有今天的文明高度发达时期,可那个核子阶段,也就是自核武发明成功以后,据它的毁灭性程度,不知人类还有没有第二次再生生命的可能性。

核子武器的发明者之一,爱因斯坦曾这样回答过一位问者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状况他是不知道的,但第四次世界大战的状况他是知道的,且第四次世界大战的状况就只有石头和木棍了。

这句话意味深长,也赋有哲理性,同时也带着强烈的警告性,意思就是说,谁要想去过原始社会的生活,那就使用核武器吧,谁要想继续享受这高度文明所给人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那就必须把它和它的设计图纸一起烧掉。

可固执的后人没有听他的劝告,依然在一步一步向回归历史的源头走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之后,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核子实战,而再之后,核子兵器都一直是收藏在鞘中的,就再也没有爆发过,虽然没有爆发过,可谁也不敢否定她以后就有不会爆发的可能性,有人说箭在弦上比射出去更可怕,而脆弱的人类至今还没有找到能有效控制核武的力量,且这种可怕的利器依然还在人类大家庭中滋生蔓延,不要说再出现一个有生产制造它能力的国家,就现在美俄两国的核武有毁灭地球几十次的能力都达到了,难道人真的不想好好地活着了吗?是不是文明之终端又是归一到愚昧的到来,这种现象无法解释。

一旦核战爆发,就不单单是两者爆发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紧接着就会把无辜、无意或无关于这两者之间的第三方或第四方乃至更多或全部的地球人都裹纳其中。

这是一种极度的残暴行为,也是人类的最后行为,所谓的“核捆绑”理论就是这个道理,即用两者之间的毁灭来推倒全球之所有的生存单位,让地球秩序重新归零或从零开始,简言之就是要好,且大家都好,要想不好,且大家一起完蛋,都不要想独善其终,死不掉的,你就再从猿猴开始进化吧,这种结论是无情的强制人类自杀灭亡的,只要这两者的终极行为成立,那么其他生存单位的意志将被迫必须依从之。

这不是骇人听闻的故事或什么惊险幻想,人类怀抱着恶魔为生,终将被恶魔所吞啮,而能制止这个恶魔却又是人类自身,人类能做到这样善己的事情吗?只有上帝知道。

现代战争或后天战争〈即人为冲突之战争〉,要么是常规战争,要么是终极核子战争,这两者战争的状态或后果,我们还都必须加以分析。

一是常规战争爆发,这种战争一般不会终止生产力的行为,它虽然制约了生产力的运行速度,但其基本生产力能量还是能得到保存,就我国而言,由于工业经济带都过度分布于沿海大中小城市,以国防和战争角度来看,是不宜的,应该做些工业制造能力的迁移,尤其是国家精密高科技技术性产业和相对的人才,这些能力必须要得到一个合理隐蔽性分散,那么过于集中于一点,容易会在战争爆发中丧失,与其战时转移,不如前天安就,而这些安就的工业体系均不能在露天下设置,至少要保证保障这些能力在遭受战争的打击下或打击后的再生继续。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防空体系应该得到常年重视,尤其是地下防空洞设施,这些设施必须要有能足够来满足国民防空或战争的资源储备,其次就是国家为经济建设而建设的基础设施都必须先决条件地满足国家国防的战时需求,且不能从单层意义上去考虑或规划,就国家战略资源储备问题,应放眼于未来安全,涉及面要广,除粮食、饮水源、矿产、油料、医药、武装物品等等,还应该涉及到人才和工业力量。

战争是不择手段的,也不是在我们的意料和想象之中的,凡事不预则废,所谓居安思危,就要有化解这个危或对付这个危的充分后天准备。

笔者认为地下粮食储备能有效应付化学武器对农田耕地的危害,但还要必须注重对地下水库源的保护,因为战时化学武器对内陆谈水源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往往敌方为了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就会采取丧尽人性的手段,除了制造人群恐慌外,也会利用一些卑鄙的破坏来屈服对手,一个国家无论他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他的弱点也总是相对存在的,而有些弱点恰恰又是自己致命性的弱点,我们可以重点来考虑敌方会打击我方有价值的区域,但也决不能排除敌放会打击我方领地的其他能保障生命的区域源。

日本当年侵华战争中所制造出南京大屠杀,按早先日本人的意图是如果中国人屈服了,他是没有打算去制造那个恶果的,但战争的演变是在变化中变化的,是变化改变了日本人原先的计划,因为中国人的顽强抵抗才导致日本人恶毒地出此下策,他的目的就是依此来威慑和瓦解中国人的反抗意志和决心,今天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一步。

终极的核子战争爆发,这一战争的到来,对中国的大中城市来说几乎是荡然无存了,除了核污染所带来的气候恶化〈谁都将面临〉,它的放射波可能会被中国的大山群脉控制在一定的局限内,但平原丘陵农田耕地将遭到永久性破坏,能存留下来的可耕土地会有限地分布在群山怀抱之中,由于中国地势是西高东低,众河流都呈向东流淌,只有某些有限的源头不被核爆或污染,均可再供生存利用,因为这种终极核子战争之后,不再有工业体系的存在〈非被有效保护下来的生存者〉,那么生者也只能以吃饱肚子为己任了。

当我们面临这样场景的时候,别的国家也是如此,但最底程度怎样,那就要看这个国家在战前的防范准备了,即使是人类因核战而重新回到原始时代,只要我们还有人能很正常地幸存下来,中华民族都会继续前进,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有能力的话,也要给他们留点东西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