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军转干部驳斥“小县城”

火烧 2009-04-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军转干部反驳小县城官员不实言论,指出其捏造事实,强调转业干部权益受损,退休金未获倾斜,呼吁公正对待与政策落实。

军转干部驳斥 “小县城”  

   

《纠正错误思想,加快落实转业干部政策步伐,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文上网后,得到了全国战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为了让更多同志看到这篇文章,不少网站转贴、收录,不少战友下载复印。然而,林子之大什么鸟都有,有一个在不公平的分配政策中得了额外好处的腐败官员跳出来反对,他的反论立即受到众网民的围剿,成了众矢之的!他没有署名,自称是一个小县城的官员,大家在斥责声中都叫他“小县城”,我也暂且这样唤他!  

1、“小县城”睁着眼睛造谣说谎!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制定了一系列转业干部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人大又制定了《国防法》、《兵役法》、《现役军官法》,这些法律和文件对转业干部的身份、待遇都作了明确规定。1993年7月,原国家劳动部,一个国务院下属的职能部门,下发文件全部取消了在企业工作的转业干部的一切法定权益,这个文件不仅与上述“三法”和党的政策相抵触,而且还违反《劳动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至使转业干部同企业职工一样,下岗不给一分钱,吃不上饭,看不起病,无力孝敬父母,无钱供子女上学;计划经济时期没缴养老金,到了退休年龄不给办理退休手续;没分到公房的,房改未得一瓦,补偿未给一分。为了生存,不得不乞讨借债、检煤渣、拾破烂、摆地摊、卖报纸、修自行车,这都是许多军转干部的亲身经历,张三李四,说得出名,道得出姓,可“小县城”却说这是造谣说谎!  

实在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我们怀着对政府的信赖向上反映,然而说了没人理,写信无回音,逼得转业干部全国联合上访!直到2002年底,国家人事部等六部门才拿出了“解困意见”。在落实各项解困措施时,地方政府又打了折扣,文件上要求“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时对转业干部重点倾斜”,2003年9月人事部等8部门又下文强调“今后在国家统一部署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时,各地对军转干部要在政策上继续予以倾斜”,可这些年来调了多次,一分也不予倾斜!2004年开始办理退休时,普遍是700元左右,连续调了几次,到2007年11月,“小县城”上网发稿时,绝大部分退休金是1100元左右,有不少地区不足1000元,还不到机关人员的三分之一。而“小县城”却说,“在我们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企业军转干部平均每个月都拿到2000元,这个标准与退休的科局级干部相差无几”。他这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才是捏造事实!有胆量你就说出是哪个小县城的,你就真名实姓的举出几个例子来!  

“小县城”还说“转业干部到企业工作当时是自己托关系走后门进去的”,言下之意现在困难是自找的。  

转业时虽然都填写了志愿,而绝大部分都是组织指令性安排的。计划经济时期,转业干部不论在哪里工作,政府执行的都是国家的转业干部政策。在党政机关与企业的待遇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有些同志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凭组织安排;有些不愿到企业工作的同志,由于长期受党的教育,功利思想淡薄,组织纪律性强,体谅政府安置的困难,也无条件地服从了,说是托关系走后门才进企业的,完全是胡说八道!谁都知道机关清闲,但名额少,不好进;企业工作辛苦,责任重,但安排的范围大容易进,正因如此,中央文件多次强调“要鼓励转业干部到企业去工作”。然而,当初进了企业,现在竟成了腐败分子不执行党的转业干部政策的借口;当初响应了党的号召,现在竟成了腐败分子手里的把柄!那么,对当初自愿报名下乡的知青就不予执行国家的返城政策吗?黄继光、董存瑞没有人命令,勇敢地冲上前去堵枪眼、炸碉堡,死了就活该吗?  

“小县城”造谣说谎,歪曲事实的目的无非是想说明转业干部的困境不是事实,既使有困难也是自找的,政府无需进一步落实解困政策,国家更不需要落实党的转业干部政策!从表面上看他人格低、品质恶劣,缺乏法律意识、政策观念。从骨子里看,他对弱势没有同情心,对社会没有正义感,对国家、对人民没有责任感!  

2、“小县城”苍白的说教!  

“小县城”捏造了转业干部与科局级待遇相差无几的谎言,他似乎又觉的无法掩盖转业干部生存艰难的现状,换了个面孔,对转业干部谆谆诱导,“企业的船漏了,转业干部应该同广大企业职工一块承受阵痛,共同分担改革的成本;要自觉地与职工共患难。你们受党培养多年,素质高、觉悟高,不应该把自己作为特殊群体划分出来”。他多像一个坐在讲台上的领导,教育台下的转业干部,可我们听了感到很疑蛊!  

改革是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政府指导下的改革不同于暴力夺取政权,未必一定要付出代价。比如农民实行土地承包、放开市场允许个体经营、平反冤假错案、“五类分子”摘帽等,这些改革一开始就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至今也没有人反对,再如这几年解决三农问题和其它一系列改革政策,人民得到了实惠,赢得了一片赞扬!当初的企改,如果采取平稳过渡软着陆的办法,及时制定下岗政策,安排好职工生活,党政机关人员收入长慢点,腐败别这么严重,百姓怨言何来?“改革必然要付出代价”,邓小平的理论里没有,科学发展观里找不到,这是腐败份子借改革之名,损害群众利益,中饱私囊的诡辩!这是安抚受损群体的砒霜!这是掩饰败绩的庶羞布!  

“小县城”说,“企业的船漏了”,船漏了要看看是怎么漏的! 企业改革开始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人财物集于一身,权力过大易于产生腐败,方法不妥、用人不当是党委政府的责任;后来追求产值不讲效益,经济过热盲目投资这也是上面的责任;市场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国营企业由于设备老化,包袱过重等原因竞争乏力,这是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船漏不是职工捅破的!更不是转业干部捅破的!  

改革是新生事物,形势的发展有不可预见性,有了失误要及时纠正,有了困难要共同面对!然而当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时候,政府用铁的手腕砸烂了职工的饭碗,把改革的成本全部推给了职工,改革的决策者、操纵者则自乘一舟,蹬上了安全岛!上亿职工生活无着,机关人员却频繁地、大幅度增长工资,千方百计的提高福利待遇,甚至肆意挥霍人民的血汗,每年仅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金额就是全国教育、军费开支总和的数倍!机关人员搞特殊,为什么叫“军转干部与职工共患难”?  

“小县城”说,“企业职工能忍受,转业干部为什么不能忍受”?要看到,企业职工也不是甘心承受的,不仅怨声载道,而且也有上访的!只不过转业干部有他们为国家的特殊贡献,有国家的专项政策!  

军人的付出,创造的价值是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退役军官的待遇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其支出完全应由国家财政承担。计划经济时期,转业干部在企业享受转业干部政策,属于国家开支。进入市场经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赢亏,没有承担军转干部待遇的义务!经济转型后,国家有责任承担起转业干部的合理待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小县城”狗屁不通,只知道瞎咧咧!  

3、“小县城”污蔑转业干部!  

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付出的牺牲以及转业干部的整体素质,中央领导 ﹑国家多部法律和中央文件都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小县城”站在不同的立场,从另一个角度,跳出来损毁转业干部形象!  

“小县城”说“就当了五六年兵,为国家贡献就那么几年。”  

改革前,对军官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干部的军龄一般都偏高。改革后,1988年全国人大制定的《军官法》,规定了干部服役的最低年限,排职8年,连职12年,营职16年,团职20年。在企业工作的转业干部大都是七八十年代转业的,平均军龄也在17年以上。只当过五六年兵的转业干部是极个别的,在转业干部中不超过2‰.你们那些在朝鲜战场上忍肌挨冻,九死一生的爷爷奶奶﹑那些当兵30年官至团职的叔叔阿姨你怎么不说?然而他们的待遇连你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解困前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小县城”又说,“极个别的军转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到了单位工作并不出色,在使用等方面得不到重用也是自然的”.  

又是一个极个别!他为什么老是用极个别来抖落转业干部?因为他无法否认转业干部的整体素质!  

军队干部转业回到地方,不争名,不争利,放下被包从头干!一般都是考察了一段时间才安排职务,大都降一两级使用,我们找了吗?争了吗?企业和主管部门领导大都不掌握军转政策,落实也不全面,但只要不离大普,不受歧视,只要过得去就不计较。之所以大面积上访,开始几年是因为贫困无耐,解困后是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更因为与国家政策规定的标准相差太大!我们找的是公平,维护的是自身的合法权益!  

看看“小县城”及其他的同僚,“眼巴巴地盯着位置”,一心想着往上爬!靠关系当官,不惜重金买官;有不少象“小县城”这样的害人虫混进了党的干部队伍!如今腐败的浊流四溢,已经找不出一个洁净的领域,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地区!如果腐败官员不是占有相当比例,群众的反映有那么强烈吗?党和政府能把反腐败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吗?腐败给人民带来多大的痛苦,给中央找了多少麻烦!  

“小县城”说“转业干部没良心”,要知道,“自古天底下有无良心的官,无无良心的民”!  

4﹑“小县城”歪曲亵渎党的政策!  

新中国建立6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的文件,所有文件的核心内容和坚持不变的原则上是:“复转干部均为国家干部,应统一由人事部门管理,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应同当地干部一视同仁,符合离退休条件的,按国家干部的有关规定办理”,变动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提高转业干部的待遇.企业改革后,又特别强调安置在企业工作的转业干部的身份待遇(为了缩短篇幅,本文不再摘引原文).这些文件对按排在机关﹑事业﹑企业军转干部的工资﹑住房﹑医疗、退休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连家属就业﹑子女上学都想的很周到,字里行间,无不凝结着党和政府以及军委领导对转业干部的关怀.党的转业干部政策不仅激励了转业干部,也鼓舞了留队的干部,她对加强军队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得党心﹑民心﹑军心!而”“小县城”对党的转业干部政策极尽歪曲,肆意亵渎!  

“小县城”说, “我很清楚,那些文件都是有明确的年限的,军转文件一年只管一年”。  

关于国家法律﹑国家最高权威机关制定的政策性文件的有效时限,应该说只要这个政权在,只要颁布机关没宣布作废,只要国家最高权威机关没有新的文件更替,那么这些法律政策永远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因判刑,开除公职等处理,只要是转业干部就有权力享受国家的转业干部政策! 如果制定的政策转身就不认帐了,口口声声保障转业干部的合法权益指的又是什么?如果说出的话不算数了,国家还有什么诚信?那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岂不成了骗人的虚假广告?岂不成了一次性的卫生纸?“小县城”有什么依据如此解释?是谁给了你权力这样解释?完全是信口雌黄,恶意歪曲!  

“小县城”又说,转业干部“拿着五六十年代的政策要说法,拿着陈年的旧历算新帐,真是哭笑不得”!  

转业干部拿出以前的文件是想证明党的转业干部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我们同时拿出了改革后和最新的中央文件你怎么不说? “小县城”除了胡说八道,什么文件也拿不出来!他咬着牙,眯着眼,哭也不象哭,笑也不像笑。轻蔑的目光显出了他对中央政策的极端蔑视,咯咯的咬牙声,发出了他内心对转业干部的极端仇恨,皮笑肉不笑的面孔,表现了他对转业干部杀又不敢杀,予又不甘心的两难!  

5﹑看“小县城”如何“扎实有效的工作”!  

“小县城”说, “我接待过退休的企业军转干部”,可见这小子的身份和地位。  

 “小县城”又说: “我们有多少工作要做啊,我们希望集中精力多干点工作,以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百姓,可这些人一来上访,我们就得放下手中的工作,他们经常一来就是一天半天,我们什么也干不了,其实他们也没有说出什么新鲜事啊!”了了数语足以看出他的思想水平,群众观念,工作态度!  

上访群众有苦有冤向政府诉说,想依靠政府合理解决,体现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是送上门来的群众思想工作,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官员,群众不用开口,首先就应该有几分同情和愧疚,因为应该理解老百姓不是逼到份上是不会找上门来的,群众受到了委曲说明政府政策的失误,工作的被动!做好上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这是政府官员的责任和义务!而“小县城”一看到群众上访心里就烦,人少了就搪塞驱赶,人多了就如临大敌,通知公安上阵助威!他认为是这些不安份的人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定,是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搧动闹事,是这些人耽误了他的工作时间,搅乱了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如果这些人不是同命﹑同感、同愤、同求,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能搧动的起来吗?如果是别有用心,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直面政府吗?如果认为群众上访耽误了工作时间,何必开展这项工作,何必设立这个部门?如果连找上门来的工作都不愿做,做不好,何谈什么通过有效的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百姓?还谈得什么为群众分忧解难!  

“小县城”说,“这些人也说不出什么新鲜事”,说不出新鲜事,说明这是重复上访,上访了多年!他听腻了,群众更跑烦了!谁不想愉快地生活?谁想看贪官的嘴脸!然而一次推托两次搪塞就得跑多次,下面不解决就得找上面,人少了不理睬就得加大规模,压得时间越久,积的怨气就有多深,小问题聚成了大问题,事件不都是这样形成的吗!  

在上访期间,有不少领导理解我们,有不少参加堵截的公安干警同情我们,他们说,“我们要换位思考,这样的事放到谁身上也得找!”我们听到过国家部级领导站出来为我们说公道话,我们看到过舆论为我们鸣不平!我们也深深感到,不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给我们撑腰,那些磨刀霍霍,叫嚷对转业干部杀一儆百的腐败份子会把我们更多的同志送进大狱!不是党中央的关怀,我们的境况会更糟糕!  

然而,在我们身边,在上访的时候,象“小县城”这样的脸没少看, 象“小县城”这样的话没少听!他们认为,转业干部有困难是正常的,纳入了医保、办理了退休就己经格外施恩了,那么,他们在向上汇报工作的时候,能反映真实情况吗?他们在研究工作的时候,能全面贯彻党的政策吗?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维权之路才如此坚难漫长!专家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整体提高了,但也有受损群体,要让人民讲话,下一步深化改革就是调整利益分配,还利于民,还权于民!”我们要认清形势,以科学发展观﹑国家法律﹑党的政策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对腐败份子不仅要无畏面对,而且要驳斥他们的歪理斜说,让这些谬论无立足之地!我们要坚定信念,作好长期上访的思想准备,不给个说法决不罢休!  

   

   

   

   

                     山东省枣庄市军转干部    齐军  

二00九年三月十二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