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自主发展与资本之战(3)

火烧 2009-03-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本文围绕巴黎和会与自主发展、资本之战展开,分析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凡尔赛和约内容及五四运动影响,探讨中国历史关键节点与国际局势演变。

   

  

   

1。巴黎和会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市内法国外交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1月25日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筹组国际联盟的决议。4月24日第5次全体会议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1919年1~4月,英、法、美、日、意就制定对德和约问题进行讨论,大国间勾心斗角,争论激烈。战后德国的西部边界、萨尔区归属、德国赔偿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处理等问题均因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分赃中各有图谋而成为和会中的难题。后经妥协,于5月7日将对德和约最后草案文本交给德国政府代表 布罗克多夫-兰曹。德国曾几次对草案一些内容提出异议,但英、法等战胜国只对和约草案略做细微的改正。  

  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德国外长穆勒等代表德国签字。对德《凡尔赛和约》由是成立对德国同盟国的和约在巴黎和会结束后另行签署。 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暧昧态度,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美国转向支持日本。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不得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列强还秘密拟定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  

  。。。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此外,还与其他战败国签定了其他不平等条约。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国歌,能让人们想起近代史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列强的瓜分状态。当时的中国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是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继续下去,亡国。  

第二条路是资本主义道路,当时国内的各种主要力量为: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帝国主义只会令中国亡国,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真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官僚资本主义,太坏了,也只能让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状态,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跟外国资产阶级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力量比较弱,所以,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由于本身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所以,他们会选择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路就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坚定不移地抵御外来侵略,反帝,反殖,反封,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重任,无产阶级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用“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也就在当时,许多亚非拉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一步都不会一帆风顺,总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有时还会走向历史的倒退,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的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团结起来,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当时欧洲强大的封建势力让欧洲一些国家封建统治复辟。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复辟为资本主义。新的社会形态复辟为旧的社会形态,尽管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相同的,那就是新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弱,思想不够成熟,新型社会存在各种复辟向旧社会转化的思想和力量。。。  

我上面讲的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有人认为,历史就是当代史,我不知道这句话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但我认为大家有必要思考历史和现实的有多少相似点,具体地比较一下,中国现在的国情,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近代史的中国的国情,近代史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许这样能带给许多的人更多的启发吧。  

很多人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很明白,跟他讲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时有些犯糊涂。我用几个例子来说明作一些论证。  

你和一帮朋友一起吃饭,每次都是人家付钱。。。如果不能确定经济决定政治的话,起码它对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说,发达国家给一些发展中国家贷款,常常要附加一些政治条件。。。  

比如说,国内原来有30家从事汽车生产的企业,后来该行业企业越来越多,逐渐扩大到300家,竞争渐渐剧烈,更多的企业出于生计,无力放光远望,很难有多少精力搞技术升级研发,民族工业竞争能力本来就比较弱,长此下去,影响到整个汽车业的发展。于是,一些企业上书政府部门,要求设立行业准入标准,限制竞争。限制竞争,就容易形成垄断,搞市场经济做什么,不限制竞争,整个汽车业就可能会完蛋,政府左右为难,结果还是得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和经济之间不就存在关系了么。。。  

再以某一社会主义国家某一地区为例,外商拿着雄厚的美元资本去投资,这些“外商”(真实的背景如何,会不会有其他什么企图,恐怕很少会有人深入研究,很多人都比较忙,炒股啊,炒黄金啊,赚钱啊,歌功颂德啊。。。)就有机会在当地培养一批拿着美国绿卡的“小汪精卫”, 时间久了,跨国公司越建越多,“小汪精卫”也就越来越多,这些人逐渐形成有相同价值观的并且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群体,这些人的价值观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观有着天壤之别,随时可能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如果他们用十年时间(十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吧)就可以改变一部分人的政治倾向的话,那么三十年呢,当年的小朋友已经长成了青壮年,三十年过后,恐怕当地很多的人包括一些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人都可能已经公开半公开地有了双重身份,如果一个地区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已经完全异于该国国民传统的价值观,这些人,我创造一个词,叫“类半殖民人”,这个地区,我再创造一个词,叫“类半殖民地”。象这样的地方多了,如果逐步走向联合,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抗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如何对抗?比如说,政令不通,阳奉阴违,比如说,搞地方保护主义,出台有利于外资或某些利益集团的政策,搞不正当竞争,搞腐败,搞暗箱操作,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以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换取某些利益集团的发展。。。这让无产阶级政党非党尴尬。。。  

2.新殖民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在帝国主义时期,除了采取上述各种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洲、非洲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奉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转而采用间接的、比较隐蔽的、更具有欺骗性的形式,来维护和谋求殖民利益。在政治上,一方面允许和承认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培养或扶植代理人来实行控制;经济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过附加苛刻条件的贷款、不平等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对这些国家实行掠夺;军事上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等,实行变相的军事占领。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它们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这些被统称为新殖民主义  

如果没有“外商”在作恶,会不会出现让无产阶级政党尴尬的情况呢?我们看看资本主义国家,在我看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的职能,保证资本能追求利润最大化,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秩序,说到底,就是在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保持社会稳定,保持社会正常运转,让资本能正常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权,也就是说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必须归全体无产阶级,全体人民,无产阶级的政党才真正有政治生命,才有物质基础,才有群众基础。拥有生产资料,牢牢掌握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政党才真正能够实现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民主的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能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市场化,私有化才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出路。也有人认为资本主义还在发展,还处于上升阶段,很难发现资本主义是不是真的会走向社会主义。甚至还有人把新加坡,台湾和中国大陆作比较,朝鲜和韩国作比较,用来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是当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正确选择。  

我们考虑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在想象中把这个国家放到世界地图上,历史地宏观地发展地看问题,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工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产值高,工业占经济比重也较大,但中国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和工业强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处于一个统一大市场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当中,各国只有融入全球化的环境当中,才能让自己的国家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国家要真正融入全球化的环境当中,需要有比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换一种说法就是有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样,就需要一个国家主要是“强”而不是“大”。一个国家要强,要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尖端的人才和科技。在国际经济活动事务当中,代表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是这个国家的企业,或是农业企业,或是工业企业。  

我们发现许多原先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私有化和市场化了,这就是说把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分割成许多小块,形成数量庞大的小的经济体,然后,让他们相互竞争。按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如此,使市场通过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这种说法有多少科学性,没有人知道!但,我们可以联系现实看到这样做的结果!这么多年了,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聋子,瞎子,傻子,我们也应该有深刻的体会,深刻的认识!事实胜于雄辩!  

第三世界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很难行得通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必定要经过一段血腥的掠夺史,不论现实社会还存在许多战争,还有许多矛盾不公正的现象,但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军事力量的威慑,由于需要避免相互毁灭,必定要共存发展,文明、和平共处已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  

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革命和发展以及国际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世界上产生了最伟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建议阅读[[共产党宣言]]),从而使人类能够消灭剥削和压迫,消除一切不平等的根源。这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质的飞跃。  

无论是宣扬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还是人人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各个社会成员维护自身权力的意识从自发到自觉,依照法律享有资本主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或社会主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人们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加强以及相关法制的建立健全,一切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必定化为腐朽。  

近年来,反腐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对腐败深恶痛绝。  

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相对落后,加上物资贫乏,存在相当数量贫困人口,这些都是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无论是对外发动殖民战争还是对内实行阶级剥削和压迫,或者是通过权力腐败积累社会财富等,这几种方式都已经不再具备其历史的条件,一切不公平非正义的行为和模式必将遭遇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反对和阻挠。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道路将很难行得通。  

另外,作为后发展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特别是一些农业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务必要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才能“各个歼灭敌人”,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浪费能源,人才外流,污染环境,国资流失和资金外流,社会成员低收入低保障,企业生产低技术低利润,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建设,这些会给我们的发展丧失许多先机。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如何以举国之力来应对外来的竞争呢?  

谁战胜了谁?  

新生的社会主义多在工业程度比较低的国家(“资本主义薄弱的环节”)建立起来的,多数国家的综合国力远不及先于他们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两种意识形态的国家的较量无非是包括经济军事等综合力量的对比,正如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一样,各国之间的争战实质并非主义之争。落后的国家就象一个个婴儿,社会主义先进思想附着在其身躯上,由于其先天存在许多毛病,偶有小疾也可能产生并发症,这一点可以参照前苏的历史,在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各位可曾看到,在意识形态对峙的过程中,原始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没落,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扎根于发展了的资本主义国家身上。谁战胜了谁?后发展的国家还需要抛弃先进的思想理论去补原始资本主义的课吗?  

为什么新加坡,台湾,韩国,卡塔尔搞市场经济“发展得好”,而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搞呢?拿台湾来讲吧,就中国的一个省,弹丸之地,相对单一的外向型经济,我们把以全球统一市场为背景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比着一台机器,台湾和一些新加坡等国家充其量只能是一颗螺丝钉,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腹地,如果把自己的定位放这么低,恐怕不太合适,中国是一条巨龙,一旦龙抬头,必将改变这个世界。资本主义列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对整个国际环境以及资本市场的认识远远超过我们,所以,他们才会“抓大放小”,扶持小国家,小地区,限制大国,牵制大国的发展。  

如果硬着头皮搞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的话,结果大家其实已经看到,也能想到会怎么样?我们还是来打比方举例比较吧,可以一目了然。  

我们把台湾比作一个圈,这个圈子面积100平方公里,圈内有3家企业,这3家企业由于有技术加美金(有美国的支持,参见我上一篇文章,自主发展与资本之战-战印度)的优势,所以,他们能够轻易地走出去。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这3家企业相互竞争,利润降低,最后走出圈子,寻找更能谋利的地方。由于他们的企业数量本来也不多,所以,竞争也不算太激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一部分企业技术的革新,他们的竞争是良性的竞争,良性的竞争,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再加上一些外来的援助,在外力和内力的双作用下,他们能够走出去,走出去,使他们的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再把中国大陆也比着一个圈,这个圈子面积1000平方公里,这个圈子内有25家企业,在全球化的大市场的背景下,这25家企业由于缺乏技术优势,当然也会有其他一些原因,前面也有文字介绍说明过,就很难走出去,同样,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因,这些企业展开竞争,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这25家企业由于走不出去,而且,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让这些企业不可能在这个圈子里面按面积平均分布,而是随着高利润到处游走,哪里有高利润,就往哪里流窜。这就造成大批本来与外资竞争能力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企业凑在一起,聚集到一个极小的面积里面,恶性竞争,过度竞争,整个行业的利润降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根本没有精力搞技术研发,恶性循环,竞争能力进一步降低,再加上中国大陆本身就处于开放的状态,这就给外资更多可趁之机,高端产品市场被外资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如果考虑到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聪明的人们需要三思啊!  

很多人一提市场经济,就把美国搬出来,说如何如何。美国的发展现状大家有目共睹,虽然目前来讲有金融危机,但他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一个国家的发展有许多原因的,从美元霸主地位的形成,从美国列次战争,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可以找到美国之所以强大的线索。中国还可能再有这样的机遇吗?中国搞公有制经济搞了将近30年,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子!!  

经济低迷淘金无果 墨西哥移民纷纷告别美国梦  

中新网12月24日电 金融危机不仅使各个阶层的美国人日子不好过,连曾经怀揣梦想来美国淘金的一些墨西哥移民也开始盘算着回老家过日子了。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24日载文报道了墨西哥移民告别美国梦。  

  文章称,挨过了数个月没有全职工作的日子后,38岁的丹尼尔·拉米雷斯(Daniel Ramirez)决定离开美国,返回墨西哥老家。拉米雷斯说:“你绝望了。你会想:‘(为什么)我过去一个星期能赚600美元,而现在一个星期才赚原来的一半?’”他在今年8月失去了在丹佛当建筑工人的工作,上个星期离开美国,开车前往墨西哥中部的圣路易斯波托西(San Luis Potosi)。  

  现年40岁的比森特·罗德里格斯·洛佩斯(Vicenta Rodriguez Lopez)在离开墨西哥15年后将首次返回老家。她说,由于在畜牧乳品厂工作的丈夫因为非法居留而被遣返回国,她再也负担不起在科罗拉多州生活的费用。“他让我把所有东西都打包。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洛佩斯说。她21岁的儿子也是非法居留在美国,而他则不打算离开。  

  34岁的罗伯托·埃斯皮诺萨(Roberto Espinoza)已经有将近20年没回过位于墨西哥哈里斯科州(Jalisco)瓜达拉哈拉市(Guadalajara)的老家了。在丹佛一家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代理公司做了18年机修工后,他的工作签证没能得到续签,而他也不想非法逗留在美国。“我思念我的祖国。”埃斯皮诺萨说。  

  在2008年的圣诞节前,这些人都要离开科罗拉多,加入传统的大约100万人的节日迁徙潮。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想再返回科罗拉多--这个曾经令他们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下岗、工作机会减少、反移民情绪和打击非法移民政策等因素使科罗拉多州的许多墨西哥人被迫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报告,在2007年,约有24.3253万墨西哥人住在科罗拉多州,比2006年的25.4844万有所减少。该州的建筑行业曾是吸收墨西哥移民的传统行业,但这一行业的工作机会也正在收缩。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经济学家们预测,该州建筑行业的就业机会在明年可能减少1.12万个。  

  墨西哥驻丹佛总领事爱德华多·阿纳尔(Eduardo Arnal)说,有更多像拉米雷斯这样的人正在为了生计而返回家乡。  

  阿纳尔指出,其实墨西哥的经济正在增长,不过增幅不明显。墨西哥财政部报告称,今年第三季度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率为1.7%,并预计今年全年增长率为2%。说到底,家乡的经济起色并没能吸引墨西哥人回流,但美国的经济低迷却迫使他们打起了回家的背包。  

  阿纳尔还提到,前来申请进口免税的墨西哥人正越来越多,比起2007年的每星期一例,现在增加到差不多每天有3例申请。他说:“我们看到这项业务的数量在增加,这意味着一种趋势:更多的墨西哥人要回国了。”  

  根据墨西哥外交部的数据,在今年1月~8月期间,全美国范围内有1809例墨西哥移民申请进口免税业务,比去年同期的1447例上升了25%。  

  而随着前往美国谋生的墨西哥人数量减少,流向墨西哥的汇款数量也减少了。墨西哥中央银行的数据表明,今年8月从美国流向墨西哥的汇款总额为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这是该银行自1996年开始跟踪美国进来的汇款情况以来,汇款总额首次下降。  

  不过墨西哥外交部负责北美事务的副部长卡洛斯·里科(Carlos Rico)也指出,这并不能表明移民有返乡的趋势,他们所了解的情况是,墨西哥人正在迁往美国其他一些以前墨西哥人很少去的州,比如北卡罗来纳州、爱达荷州和阿拉斯加州。他认为“人们正在美国国内寻找机会”。  

  比起因经济不景气而返乡的墨西哥人来说,古斯塔沃·卡马乔(Gustavo Camacho)算是比较幸运的。43岁的他已经两度来到这里,第一次是在1999年至2003年,再一次就是2005年。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存了足够的钱,在老家哈里斯科州(Jalisco)买了一栋房子。这次他又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准备自己做生意,要么开一个汽车修理厂,要么开一家食物小卖店。  

  卡马乔希望他的6个孩子能在墨西哥长大,因为他认为墨西哥的家庭观念更强一些。  

  谈起在科罗拉多的生活,卡马乔说:“我将会想念这里。你总会想念什么,不管是你身处这里还是在墨西哥。”   

                         美国的强大(美国列次战争分析)  

一场战争是要造成交战双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不同损失,就美国的八次重大战争中,前六次相对来说,损失不是很大,前六次战争中损失较大的也只有“一战”和“二战”,这两次战争中的损失要比前四次大得多,但和别国相比,损失又要小得多,在“一战”中,所有交战国中共花费了军费二千零八十亿美元,而美国只占了一百九十八亿美元,十分之一还不到,而英国占了四百零九亿美元,法国占了三百三十六亿美元,德国占了四百七十亿美元,也就是说它的物资消耗在几个大国中是最少的,相反它在战争中捞到的利益比所损失的又要大得多,二战美国国土远离战场,战争期间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一九一三年的三百九十亿美元增长到一九一八年的七百七十一亿美元,贸易顺差导致的黄金储备从一九一四年的十五亿美元增加到一九一八年的二十八亿美元,而在“二战”中,所消耗的财产和造成的破坏高达四万亿美元,直接军费开支是九千二百五十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二千五百一十三亿美元,这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租借法案”项下支出的,这笔开支高达四百四十亿美元,也即是美国的直接军费为二千零七十三亿美元,而德国就超过美国为二千七百二十亿美元,英国为一千二百亿美元意大利为九百四十亿美元,日本为五百六十亿美元,相对于美国巨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其直接军费开支在“二战”中并不是最高的。由于美国远离战场,使得美国在“二战”中所耗费的财产和所造成的破坏就只是二千多亿美元,占总耗费的二十分之一,而几乎所有其它大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德国都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整个经济倒退了几十年。

至于美国在这八次战争中的兵员损失;独立战争中阵亡二点五万;美墨战争是一点二八万人;南北战争总阵亡二十三点五万人;美西战争是四千二百人;“一战”中阵亡五点二万人;“二战”是四十点五万人;朝鲜战争为三点三六万人;越南战争为四点五万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独立战争到“二战”的一百七十年历经的战争中,美国直接死于战斗的一共是七十二点七万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百七十年的战争中,仅只是阵亡七十多万人,在这世界各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死伤比例也是很小的,在“一战”中交战国共死亡人数共一千万人,美国仅占千分之五,仅相当于德国阵亡人数的二十五分之一,法国的二十分之一,英国的十分之一,在“二战”中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高达一亿人,其中军人达六千多万人,苏联红军牺牲达八百八十六万人,军民总伤亡在六千多万人以上,英国战死官兵三十七点五万人,德国战死和伤亡的达一千三百六十万人,日本战死的也有二百七四点七万人,中国也军民伤亡有二千一百多万人,而美国仅战死官兵四十点五万人,百分之一都不到。

从上面可看出,相对于其它各大国来说,美国在战争中的本土战争是最少的,在战争中的人力和物力所蒙受的损失是最小的,因此, 相对于其它各大国来说,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速度要比其它各大国快得多。  

既然社会主义那么好,为什么美国还在搞资本主义呢,而且美国的经济还有上升的空间。之所以这样,是由于第三世界包括一些大国在内还在源源不断地往美国输出廉价的劳动力,输出廉价的产品,过分迷信美元,为了某些私利或由于昏庸无能以及其他许多复杂的原因,主动积极地与资本主义列强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接轨,牺牲本国民众的利益。同时,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拥有长期的高额的垄断利益,通过金融输出,资本输出及战争等手段占领世界高端市场。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人多地少,分散经营,思想落后,这是基本国情。当年中国搞“单干”,“包产到户”,是一个错误的做法,有人认为,当时搞公有制效率低,我们现在可以客观地分析那段历史,当时搞公有制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官僚主义”的存在,导致“分配不公”“分工不公”等,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中国要真正要强大起来,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必须要强起来。农业要强,必须要现代化,规模化。物质决定意识,这样,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意识也才能真正强起来。分散的小家庭经济必然造成人们的思想落后,小富即安,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处在落后的农业时代,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知足了。这就是“东亚病夫”的思想,这就是“旧式农民”的思维。  

无产阶级政党要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的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这就必须要能够自主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处于领先地位,改变落后的分散经营的经济模式,改造人民群众落后的思想,特别是旧式农民的思想,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创造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做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对外竞争中不败的有力武器。  

 (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