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应试教育与教育系统官僚组织化(六)

火烧 2025-06-2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越南教育系统官僚化现象,分析其层级结构、效率低下及腐败问题,揭示裙带关系如何影响教育资源分配,加剧教育不平等。

  接上文:应试教育与教育工业化(五)

第六章.应试教育与教育系统官僚组织化

  越南教育系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官僚组织化。这种官僚组织化是怎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区域的教育系统从上到下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在一个学校之中,往往是形成了一个校长-副校长-学科主任-年级组长-普通教师的这样一个权力结构;在一个地方教育局往往是局长-副局长-科长-副科长-专员-办事员这样的权力结构。这样的负责决策的官僚组织机构不可谓不冗余。

形式教育_Jc.jpg

  这种官僚机构在教育系统之中的存在,目的是为了使得教育系统组织变得正规化,执行事务程序化、制度化,易于行政方面的管理。然而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这种官僚机构使得教育系统变得层级分明,管理体系复杂化。而且由于各个层级往往具有相互重合的职能——例如举报反映问题,导致了责任划分不明确、相互推脱责任,以至于教育系统组织实际上变得臃肿而低效。也由于等级划分明确,导致了指令的向下传达在效率上变得低下、在执行力上变得弱小、在信息传递上变得不准确。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系统的官僚组织化,由于权力是高度集中于官僚组织中,而不是集中于基层的教师学生群体研究大会,所以往往使得教育系统在决策过程中逐渐变得僵化,再也不会有丝毫的创新——因为越南官僚们作为利益既得者往往更在意自己管理的稳定而不是进步。

  而且,众所周知,往往组织的官僚化会带来一个伴生物——腐败,越南教育系统的官僚组织化也不能避免这个问题。这种腐败往往可能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贪污行为——当然这种腐败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而是一种官僚之间的裙带关系遍布的那种腐败。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一个越南教师的后代由于其父辈甚至祖辈的裙带关系往往比普通人更容易获得教育资源、一个地区的某一处长的后代由于其父辈在政府的官僚系统中的种种关系往往比一个普通教师的后代更能获得教育资源。以上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在教育系统中,父辈官僚的裙带关系越加广泛、越加深厚,往往其后代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越多。

  譬如根据各个地区的腐败程度的不同、各个地区官僚裙带关系的不同、个人家庭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背景,学籍是有机会得到迁移以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的:腐败程度高、裙带关系复杂繁密的地区里,某些家庭政治背景相对强大、经济实力较为强大的职高学生可以凭借贿赂或者动用各种裙带关系,而轻易的将学籍迁入普高;而腐败程度一般、裙带关系稀疏的地区,即使个人家庭政治背景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普通高中的学生想要迁移学籍进入重点高中,都是很困难的。这样,普通人与官僚集团的后代的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竞争力往往就丧失掉了,更大程度上地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总而言之,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这种裙带关系是可恨的、不平等的。

  越南教育系统官僚组织化与应试教育是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事物。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教育系统不得不采取一套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即官僚组织化的管理模式。因为在应试教育这样的环境下,只有而且只能是官僚组织化的管理模式才能达到应试教育所要求的标准化管理和统一化管理。另一方面,教育系统的官僚组织化也促进了应试教育模式的发展。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和官僚组织化带来的高度集中的决策模式导致了资源往往向应试教育倾斜而不是向着素质教育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总而言之,越南教育系统的官僚组织化是一种僵化的、决策过程高度集中的、不民主、不平等的一种现实情况,而且在应试教育这个漩涡里越陷越深,形成了“应试教育-教育系统官僚组织化”这种二元的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要想在教育方面获得一次彻底的解放,就要先消灭这个二元的恶性循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