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开国大典的背景介绍 开国大典的时代背景
开国大典的时代背景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开国大典的时代背景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召开了西柏坡会议,决定一定要召开除了反动派代表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并通过共同纲领。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md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扩展资料:
开国大典的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md思想的伟大胜利。
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大典
很赞哦! (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