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维生素A、D不能多服用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可分成水溶性(B、C)和脂溶性(A、D、E、K)两组。它们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必需从食物中摄取。虽然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量不大,但是缺乏时,可引起种种疾病。倘若因病而补充过多也不行,特别是脂溶性的A、D,易堆积于体内导致中毒。
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于参与眼睛里视紫质的合成;维持皮肤和呼吸道、泌尿道等粘膜的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缺乏时,就可能产生这些症状:眼球结合膜干燥(干眼病),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怕光,角膜混浊,继而软化、溃疡、穿孔以致失明;皮肤粗糙、干燥、脱屑,看起来像鱼鳞样,摸上去如鸡皮疙瘩;易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与结石;体格生长发育迟缓。
引起维生素A缺乏的原因主要是食物中的维生素A含量不足。另外,如果患有慢性腹泻、肝胆疾病等,就会阻碍维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及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还有某些疾病可使维生素A的消耗量增加,如迁延性肺炎、麻疹、结核等。
![]() |
维生素A的一般治疗剂量为每日口服或注射2.5~5万国际单位。假使滥用、错用,过量摄入维生素A则可引起中毒。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或嗜睡,小儿前囟(头顶上的“天灵盖”)隆起等,也可出现眼球震颤、复视。慢性中毒的表现也有多种多样,像小儿多吵闹、食欲减退、体重不增;皮肤瘙痒、脱屑;毛发干脆容易脱落;口唇皲裂;四肢骨骼疼痛、肿胀、触痛;头痛、呕吐、肝脾肿大、鼻出血和牙龈出血。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钙、磷在小肠内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沉着,使牙齿和骨骼正常生长。缺少了维生素D,儿童易得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牙齿易蛀,以及患神经性耳聋。另外,人体缺乏维生素D与人缺少直接接触日光、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肠道吸收不良、患慢性肝、胆、肾疾病有关。
错误服用过量维生素D也会引起中毒,使钙、磷吸收增加,血中钙质过多,钙盐沉积于各器官而使功能损害。最初症状常是低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精神不佳、烦躁、嗜睡。然后,腹泻、口渴、多尿、贫血、肌肉松弛。严重者,昏迷不醒。长期慢性中毒还会影响体格、智力发育及产生运动障碍。
由上所述可见,维生素A、D并非补药。真正需要补充维生素A、D的人,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否则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