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上帝死了以后的圣诞节

火烧 2004-01-01 00:00:00 思潮碰撞 1037
圣诞节的氛围浓厚,人们热衷于庆祝。文章探讨了上帝的死亡与资本主义信仰的兴起,分析了文化变迁与社会信仰演变,揭示了贪婪与自私如何成为新的信仰,以及文明发展的深层逻辑。
    圣诞节的气氛是越来越浓了,大街上到处是圣诞树、圣诞喷画,连小学生都追着父母要过圣诞节了。
    看到中国人如此热烈地拥抱圣诞节,上帝不知道是该是哭还是笑。早在100多年以前,两位西方哲人已经宣判了上帝的死刑。一位是尼采,另一位是韦伯。金钱已经浸泡并过滤了一切风俗、亲情、道德、精神,当然也包括上帝。事实上,十四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已经用世俗消解神圣,将上帝赶出了日常生活。上帝出走以后,高利贷才得以合法化,资本主义才摆脱了禁欲主义的枷锁,得到蓬勃发展。到了亚当•斯密时代,另一种新的上帝完成了形象塑造,正式从意识形态上取代了旧的上帝。这位新上帝的名字叫“看不见的手”,别名贪婪,号自私。斯密说,贪婪和自私激发着活力,推动着创新,每个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便最大化了。一个世纪以后,斯密的上帝逐渐控制大众的头脑,尼采和韦伯便不得不宣告老上帝的死亡。
    同样的转折,中国人完成得十分迅速。八十年代以前,中国人其实相信的是老上帝,克制欲望,狠斗私字一闪念。虽然名号与西方的耶稣不同,叫毛泽东,但劝人向善则是一致的。不幸的是,中外的老上帝都遭到了历史相似的宣判。在西方,老上帝君临天下的时期,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在中国,毛泽东时代,被称为停滞、动荡的年代。结束老上帝统治的,是文艺复兴;结束毛泽东时代的,是欲望释放。从此,恶取代善,成为人们新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后来欧洲各国,特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还有后来的法国、美国等,打着老上帝的旗号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非洲人,奴役亚洲人,主宰了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秩序,成了世界的富人。那些被屠杀、被贩卖、被奴役地区的后代不知道这些世界富人的来历,以为信上帝就可以成为富人,一窝蜂赶着去沾富人的荣光。在义和团时期,信教的民众可以得到洋人的保护。在今天,靠近教堂的青年男女们更有机会接触外国人,更有机会移居国外,更有机会靠过外国人的节而得到本国同胞的艳羡。
    但是,我相信,无论是旧约的上帝,还是新约的上帝,无论是耶稣,还是奥古斯丁,看到一心发财致富的人成群结队地穿过针眼挤向天堂,一定会把天堂让出来,自己下地狱的。

相关文章

  • 时代尖兵点评最新资讯(20121120)
  • 马也:9月国际纪事
  • 写给诋毁毛泽东的人们
  • 猴王:每日最新国际国内资讯解读(3月30日)
  • 让人迷乱的某些社会现象
  • 诗两首
  • 看中国国内这部分内奸的伎俩
  • 财经资讯:奥巴马抛弃凯恩斯主义
  • 猴王:本周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月5日)
  • 庄大明白和小糊涂等对侃录  (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