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废食”新解(杂文)
“因 噎 废 食”新 解(杂文)
钟声
犬子老大不小,早过而立之年,但就是改不了恶习,即吃东西狼吞虎咽的劲头。以致日前农村老家人送来粘豆包,他一口一个,象囫囵吞枣似的,结果很快噎住了。若不是他母亲见他差点翻了白眼,告诉赶快捅嗓子眼,还帮助他捶背,促使他翻胃,把噎住的豆包很快吐了出来,犬子显然要被噎死,而且日后想再被噎也难了。
包括噎住的豆包,以及吃进去的全都吐完之后,犬子似乎得到点教训,当然也是由于胃部不适而再难下咽,干脆撂下筷子,一旁喝水玩电脑去了。
联想到他从小到大,在吃东西上没少训斥他,可他就是没记性,甚至故意气我的样子,我幸灾乐祸地说:好小子,怎么不吃了?咱可不能因噎废食啊!跟你说多少遍了,要你吃东西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以免噎着,这样对胃对身体都有好处,可你听吗?这下好了,差点把命搭上,真是活该!
经过这个世故,平日里很是厌烦咬文嚼字的在下,突然想到“因噎废食”这句成语,常常被人加上“不能”、“不要”或“怎么能”的限制词而赋予贬义,是否有失偏颇或别有用心。因为有些人在用自己的“理论”、“思想”指导世人不能因噎废食之际,常常只是诱导世人“不吃东西会饿死”,却不希望世人去反思如何被噎,怎样防止被噎,以及告诉世人噎死的惨状。
就说犬子这次不顾“心急吃不了热年糕”的古训,偏偏见吃没命似的,结果被粘豆包所噎,如果不暂时“废食”,把噎物吐出去,而是继续吞咽那难于消化的东西,那他的小命岂非立时玩完!
看起来,这个因噎废食,本意是在告诫世人,“因噎”不仅要暂时“废食”,而且必须做到迅速“废食”,总结和吸取被“噎”的惨痛教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然,甘愿噎死者或纯属白痴者除外。尤其是对一些甘愿噎死者言之,其自己想死不打紧,但千万不要蒙骗或教唆他人不能因噎废食,直至噎死。
常言说:“人死如灯灭”。噎死者到时候腿一伸、眼一闭,说什么都晚了——谁让你因噎而不废食呢!
注意,本人在此只是言吃,与反思“改开搞”的弊端毫无关系。如果有人偏要往这方面联系,本人也无奈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