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鼓吹民主到反对民主,邵建自首了

火烧 2010-09-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邵建从支持民主到反对民主的转变,批评其观点前后矛盾,指出其反民主言论缺乏有力证据,核心在于质疑民主的专制性,引发对民主制度的反思。

从鼓吹民主到反对民主,邵建自首了

安庆仁

邵建的《〈联邦党人文集〉中的“民主的专制”》一文,把我看得捧腹大笑,不是说他的文章多幽默,而是觉得他这个人,幽默的无与伦比,不久之前还指天戳地的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只有民主化才能救中国,可眨眼之间,又把民主说的一团漆黑,甚至说“民主的专制”比不民主的专制更加可怕。

没错,长嘴就是为了说话辩理的,但如果横竖都有理,那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个“嘴”所在的位置了,否则该如何让人理解如此前后否定的观点,分明是在用自己的矛刺穿自己的盾。我们知道,真理所以能成为真理,是因为真理不会自相矛盾,所以在一个真命题中,如果承认A是好的,就不能同时承认A是坏的,否则这个所谓的“真命题”就是谬误和伪命题。

看的出来,这篇文章邵建颇费了一番脑筋,一是用词非常谨慎,二是在逻辑关系上一直不忘前后呼应,三是特别举了一个实例以作说明。但尽管如此,熟悉他文风的读者也能感觉到,这篇文章他写的非常别扭,因为他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否定别人的观点,而是为了否定自己昨天的观点,正好比抡起巴掌打自己的脸,点点滴滴在心头,可怎么下的去手?

再一个问题是,为民主唱惯了赞歌,突然之间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民主的坏话,即便搜肠刮肚,也找不够一箩筐材料。不然大家看那些极左人士的文字,要什么素材,简直是手到擒来,所以人家的文章就跟自来水似的,自然、流畅、娓娓道来,没有一丁点磕绊的痕迹。但这对邵建来说却比登天还难,一者他没做过这方面的准备,二者是他在作文的时候,要尽力绕开他一直否定的马克思、毛泽东、斯大林这些人的观点。

既要证明民主没有专制好,同时还不能引发读者把他的观点与马克思、毛泽东、斯大林的观点相联系,这可真是为难邵建同志了。所以这一次,一项伶牙俐齿信手拈来的邵建,全没了往日的灵性,干干巴巴的提到几个人物的观点,举了一个干瘪的例子。当然,骗骗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的,比如说博客中国的一些傻瓜蛋,无论邵建是横着说,还是竖着讲,听着都津津有味道。

但是,他骗不过明眼人,因为他这篇文章的核心,是反民主的。“君主因为世袭,专制性非常明显;民主因为选举,专制性往往隐而不彰”。多了都不用看,只这几句话,你就能明白他的用意。他的理由是:民主也是一种权力,是权力,就会导致暴政。为了证明这个观点,邵建举例说:“前不久,一位初中少女和同学打架,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投票表决,是否停她一个星期的课。表决通过后,该女生投水自尽了。”

你看邵建多会忽悠,责任明明出在那个老师的身上,可他却被罪名推给了民主。笔者到要在这里提醒一下邵建同志:——学生上课是法律授予的权利,只要不触犯法律,无论犯了多么大的错误,都拥有这项权利,也就是说在她的老师提出动议的一刻,这位老师就违反了法律,虽然是假借民主的名义,实质上是老师个人集权所导致的恶果。这正是典型的权大于法现象。

不然我们看美国的老师,他们不可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因为他们知道学生上课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如果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将不可避免的受到法律追究,而且全体学生也会向他提出抗议,并同时向校方提出罢黜这位老师的声明。就邵建所举的例子分析,导致女生死亡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是老师,一是违反法律,二是不尊重学生的权利,三是集权、滥权。如果没有这三个因素,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从来都不认为邵建的手笔不好,但是由于立场和站位的偏差,遂让他的文章少了精彩而多了牵强,正如他对民主权力的否定,根本就没有逻辑关系可言,而是驴唇对马嘴,——骡子关系。的确,民主是一种权力,这没人否定得了,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民主作为一种权力,并不是集中于个别或少数人手中,而是通过民主这种形式,把权力平均分配到每个公民手中,而如此均匀配置的权力,何来暴政的可能?

所谓的反对权力,不是说反对民主权力,而是反对个别或少数人的集权、滥权,否则见到权力就一概否定,毋宁说钱这个东西也该取消了,因为在私有制社会里,权力能干多少坏事,钱就能干多少坏事。再比如说,妓女是女人,那么是不是说,女人就该全面取消呢?如果按照邵建的观点,毫无疑问,女人就不能要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关键在于为谁所用,打算做些什么?比方说刀子,有人用来杀人,有人用来切菜,难道因为有人用来杀人,就不让人家买刀子了吗。果真如此,我非常怀疑奥运期间和上海世博会召开前夕,实名买刀子的馊主意来自邵建同志。再比方说挖掘机,有人用来修路,有人用来扒老百姓的房子,难道说,因为有人用来扒老百姓的房子,就不能制造挖掘机了吗?

而事实上,邵建并不反对权力,他反对的只是民主权力,而他所赞誉的梁启超,只是早期鼓吹君主立宪制的梁启超,因为后来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要说的是,梁启超是反对儒家文化的,甚至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反儒的先驱人物。晚年的梁启超否定了年轻的梁启超,从君主立宪制的鼓吹者变成了现代民主制的拥护者,而邵建则正好相反,从民主制的拥护者变成了君主立宪制的鼓吹者。

2010-05-1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