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建一个议场,正议、不妄议

火烧 2015-11-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建一个议场’展开,强调正议不妄议,讨论公民发言权与政治自由,呼吁依法治国,保障民众表达权利,同时反思官员监督与网络言论管理。

  建一个议场,正议、不妄议

 

 

 

  “妄议”条款,或许本为一个“管官、管大官”的东东,却引出“全网民”对号入座,怕属始料未及。

 

  官、大官,腕、大腕,当然该管。不然,其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这是轻说)泛滥,会致团队、社会混乱;其表里不一、阴谋诡计(重说,或为常态实质)会破坏党的团结、集中、统一直至祸国殃民。

  官有官德、官规,多些束缚、少点自由,嘴上挂把锁,自然必然。

  不少官们、腕们,近几十年的表现早已不是、起码不像正宗的共产党人。腐败弥漫官场,缺德臭熏社会,法纪几乎儿戏。

  党,管管党员党员官,纪律,治治腐败异化者,当然需要,急要

  从习王打虎、治蝇、管住好吃嘴,到此次强化政治纪律,总体上抓在点子上,切要害、顺情势、得民心、当点赞。

 

  唯“妄议”一词需说明、详解、正解

  首先,最核心、关键、针对的是“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非此,正也、非妄也。

  第二,“妄议”多指“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台上不说、台下乱说”者,普通党员、庶民百姓、布衣草根,委实无须主动落座。

  第三,主人地位、党员权利、说话自由、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早有宪法、法律、党章赋予、保障。

  妄与不妄,一断于法。

  心正、词当,谁会、谁敢、谁能、谁在禁言?

 

  “妄议”,出大反响,或有点突兀、少些说明、缺点解释,用词有商榷空间等等。

  然而更多反映出庶民、草根、政治发烧友对国家大政的关心,更多的是对下里巴人说话权的珍视、捍卫。

  对此,当然应当引起当政们的重视,勿当“妄议”而轻忽。

 

  有人即有嘴,有嘴会说话。防民之口如同防川,子产不毁乡校,两千多年来的古训佳话。隆中对天下三分,公车上书开启改良,孙中山亦曾上书李鸿章,毛泽东湘江击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生、布衣,现在叫草根,怀天下、议天下、评天下,鄙肉食者,自古皆然,大多无害,许多有用,不少旷世杰作。

 

  辛亥革命、天安门旗升,人民站起、人人平等。天下,天下人的天下,国家,国内人的国家。关心国家大事,当家作主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议政,自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义务与权利,是共产党宗旨、共和国神髓,也是共产党领袖对人民对党员的期许与约定。

 

  无须讳言,几十年来,我们在畅通言路,保障、运用公民发言权问题上做得很好了么?

 

  如果说建国之初,“前朝余孽”“人还在、心不死”,实行“舆论一律”,“不准乱说乱动”,“只准规规矩矩”,多整出了几十万右派,尚有出于巩固初生政权考虑之必要,此后几十年了,对同为公社社员、单位职工,共和国公民,甚至共产党员,党的干部者,还要固守成份、严防阶级、分别敌我,差别发言权,甚至禁一部分言,就有点不与时俱进了。

  反右后,“舆论一律”了、异议少了、批评绝了、跟风者多了、胡夸风起了、牛皮破了,肚子饿了,跃进停了。

  文革倒是想啥说啥,然以言获罪、正言获罪、错言重刑,依然损害着公民说话的权利。

  改革开放,放宽言路,人们似乎可以随口甚至乱说了,数数流行影视上大比例的后宫戏、匪戏、盗戏、妻妾成群戏,看看各大论坛上骂毛、非共、黑体制、挖祖坟的文字,以及造谣、传谣、黄淫、低级趣味的东东,便知即使腐朽黑恶黄毒,似乎只要不涉当政者、不涉及当政者眼下事,便无人禁随意行。然而对正经事、国家事、却真有人问随意管了。

  “不争论”是睿智的、必要的,却被不少官员异化为一言堂的依凭。

  维护加强党的领导是正确的,却因事事强化一把手地位而轻忽了党内民主、班子分工、整出了一大批土皇帝、大哥大。

  取消大字报,限制上大街,党组织、单位职工民主生活会制度流于形式,“三老”(老职工、老党员、老干部)作用退居二线三线N线,基层,社会,人民、群众、党员、干部,似乎当家作主热情不在,主人,悄悄缺位了起来。

  近十年、十五年,惊心动魄的腐败大案窝案少人举报,登峰造极的短期行为、虚假行政、王八蛋工程少人抵制,恐怕多少也能从这种不鼓励发言、不尊重异议、不宽容反对、“舆论一律”当然便万马齐喑中找到原因。

 

  复兴中华,每一中华分子事。中国梦,大家梦、大家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高高在上者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党的基本路线。相信国人、依靠国人,国人不会自己让国事办砸。寻回共产党人民至上精魂,再燃人民群众主人激情,恢复改善升华党群关系,让群众、国人,同着梦,想着梦,议着梦、圆着梦、检验梦,是复兴、圆梦的先决条件与必由途径。

  畅通言路,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正其时也,正其需也,何禁之有?不仅不禁,且当放言!

 

  让人说话,天不会塌。话明气散,大多矛盾多消解沟通之中。十三亿臭皮匠,胜过一切诸葛亮。说话、议政,国人权力、义务、职责。没有道理不鼓励。

  当然,人与人有不一,利益有冲突,观点有相左,话出效果会多样。

  并且确实有“妄议”,“妄议”会坏事、需反对。

  但是,防堵“妄议”,不是禁议,不如引导“正议”。

 

  在下建言

  让政协真正回到或走向纯民意咨议、政治协商的功能

  最好办成不设身份(委员)限制、纯政治发烧友,经常性、全天候、无门槛、开放型、来去自由、有人议政、无人关张的议政会场

  政协回归政治、政治进入会场、政争只准文斗、政论不入刑责。

  分级议政,县事不到省,省事不进京,政治从身边玩起,监督随时就近,民主在基层做实,矛盾在地方化解,危机在萌芽初排除。

  如是,中国,只有同会场的政治协商者,哪里会有会场外、上大街的反对派

  如是,政坛,只有正议,何来、何必、何须妄议!

  如是,本文,亦算正议而非妄议。

 

 

  附在下旧帖:《小议政协真正议政》

 

 

 

  七议 政协真正议政

 

 

 

  让政协真正议政

 

 

  政协,不是没有意义。

  异化了的政协才没有意义、甚至累赘、多余、消极、反进步。

 

  政协,容纳不同观点、人群、团体、党派之地。只要真正议政,如四九年,就是好机构。

  现今正缺的,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说话、建议,哪怕放屁的地方。

 

  我主张:

 

  政协回归政治;

  政治进入会堂(不上街、不发动不知情者、不影响社会安定);

  政争只准文斗;

  政论不入刑责(暴力,阴谋,煽动社会对立、民族仇恨、国家分裂除外)。

 

  将政协从现今富人俱乐部、闲官收容队、阿谀奉承所纠正过来,办成不讲身份、不限门槛、不定时间、不设屏蔽、不配界别、纯政治热心肠(尤其纳入异见者)的说理之地、争论之地,发泄之地、骂人之地、建议之地、沟通之地、协商之地,一个畅所欲言、来去自由的会场。

 

  如此,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公共权力得以约束,社会戾气有效化解、政争进入规范,在维护、坚持现体制的同时,改进基层政治,做实基层民主,从而形成核心稳定,中央权威、基层民主的共和政治体制。

 

 

 

 

  办好会场,避免广场

 

  —— 二议让政协议政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不同意见,会不断产生的争论。

  有话当讲,有气当放。

 

  让人说话,在权力王有时期即为聪明治理者的治道,何况当今,主权在民、民主政治,人要说话,基本权利。

 

  说话当有地方。会场?广场? 现时代,人们总不会、不能老是扬三姐告状,滚过钉板才递得成状子。

  没有会场,或上广场;有了会场,好过广场。道理,贤愚皆明也。

 

  政协,走过过辉煌的历程,完成了历史使命。现今,其功能、形式,与人大确实有重叠。似乎应当回到或走向纯民意咨议、政治协商的功能,最好办成纯政治发烧友的会场。

  有了议政的会场,自然不需广场,自然避免或减少广场,中国政治会热闹很多,但又安宁很多。

 

 

 

  基层越开明、越自由、越民主,中央越权威、核心越稳固,共和越成熟

 

  —— 三议政协真正议政

 

 

  政协,议政之地,政治热心肠、政治异议者未入,反倒是从不议政的、意欲体现社会地位者尸位,大多变成了清谈所。

 

  政协回归政治,应当尽可能吸纳政治热心肠尤其是政治异见者进入,不要乱七八糟什么非政治的人、事都往里塞。

  政协,应当成为一个海纳百川、理性、文争、讲道理、无门槛、开放型的会场。

  不一定搞个委员称谓,凡愿进议场的均可以与会、说话

  不一定定期开会,亦可开流水席,上连场戏,只要党委政府有人主持,倾听、解释、报告、沟通,议场天天开门、随时协商热热闹闹固然好,有事开门,无事关张、无人上门、门可罗雀亦无妨。

 

  如此,有话即说,有屁可放,放完气散,气顺人和。

  如此,意见,公开着提;争斗,明面上来;对立,会场内搞;不上街、不扰民、不扯死人筋;天天斗、月月斗、年年斗,也只是文斗,也有安定,也不坏祥和。

  如此,分级议政,县事不到省,省事不进京,政治从身边玩起,监督随时就近,民主在基层做实,矛盾在地方化解,危机在萌芽初排除,基层越开明、越自由、越民主,中央越权威、核心越稳固,共和越成熟。

  如此,中国,只有同会场的政治协商者,哪里会有会场外的反对派

 

 

 

  让人说话、宽容异议 政改首选点、突破口、关键处、高效地

 

  —— 四议政协真正议政

 

  党政分开,说得多,说得久,落实难。分不分开,真无所谓,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党在背黑锅。比如贪腐,腐官从来都与党对立,然该挨骂的、依然是党。

 

  权力分责,近些年也有所划分,甚至重叠交叉到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然而官权没有得到限制,一个个“老板”、“老大”、“头儿”们,公干畏首畏尾,营私胆大包天,权力总是因私欲而膨胀异化。

 

  问题出在那里?在没有治好官。

 

  如何治官?

  自上而下,严刑峻法,这是几千年传统的故事,也是近30年所谓法制的作法。

  自下而上,人民监督,这是毛泽东有过的试验,似乎也符合当前时髦的的人民做主的说法。

 

  自上而下,遇上官官相护,即变成了无法无天。这是近二十年官越来越贪腐的主因。

  自下而上,本来存在共产党党义党章之中,然而近年来,随着民主生活会走样,批评与自我批评缺失,党内斗争俗化,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职工)作用不在,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除了失宠的二奶、弃置的糟糠、争风的败将、争官的对手,有点惨淡、无聊的热闹之外,似乎已经冷静得快要让贪官污吏乐得敲锣打鼓呼喊平安无事了。

 

  人民这个主人突然离岗缺位,对自己的仆人竟然冷漠以对、不管不闻不问了起来。

 

  造成如此原因,或因前三十年群众的政治热情被引导得发挥过度以致厌倦熄灭;或因经济改革下岗失业自觉主人地位有变而消极怠工。

 

  然而,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政治上习惯于高度一致,习惯于清一色,容不得反对派,不待见异议者。

  这种习惯,不仅存在于高层、存在于所谓方向路线的国家层面,而且成为一种官风、一种潜规则,从上到下弥漫于全官场。所谓乡有“ diao民”、村有“叫唤麻雀”,单位有“刺头”的说法,即是对这些不赞同、不支持、发杂音、提批评、告黑状(即使公开)的异议者的归类。对这种人,官员具有天然的反感与过敏式的警惕,往往不问是非曲直予以防范;官场缺乏宽容,气量,即使官场内部出现批评、出现不同调、出现争执,也常常以上下、正副析对错、论输赢,“犯上”、“害群”、“装怪”、“功高震主”仍然是官场的避讳;社会对此亦有太多麻木,“多事”、“固执”、“不懂音乐”或为明哲保身、自以为聪明者对其们鄙夷的评价。

 

  这种习惯,来自几千年的王权政治,私权政治、恶争政治。

  这种政治,

  权力姓私,必然恶争不已;

  成王败寇,所以不择手段;

  党同伐异,自然不问是非;

  顺昌逆亡,当然不容异己。

 

  辛亥革命后,权力姓公,

  政治,

  自当讲理、依法,

  自当抛弃丛林法则,

  自当民主、共和。

 

  让人说话,宽容异议,是民主共和最起码的内涵。有批评、有反对,有正确意见也被批评被反对,有正确意见甚至被否决、被污名,这都是民主政治的自然现象,是民治官的的基本表现形式。

  认识这一点,落实这一点,做真这一点,或是当今政治改进的首选点、突破口、关键处、高效地。

  当然,还要有理性、文明、守法、更重要的是公心的异议者、反对派。

 

  其它,

  如再造几个甚至一批以争天下为宗旨的斗争党跟共产党争龙椅、搅得周天寒彻;

  径直就让十三、四亿选村长乡长、工会学生会主席都不大热心的人隔三差五直接投票选一个人;

  当然还有地方自治、住民自决(我同意当今政治本质与发展趋势是公民自治:个人治个人,民治官、社会治个人,同时主张大一统,警惕、反对一切弱化、无益整体民族国家的可能与趋势)等等。

  免了吧!

  缓缓吧!

  看看吧!!!

 

  天人合一回复凯迪网友

 

 

 

 

  禁言,仅显理屈!!!

 

  ——五议政协真正议政

 

 

  四月同学 发表于 2014-9-23 23:56

 

  让人说话,关键是让什么人说话:是让普通大众说话,还是让少数精英富人说话?

  宽容异见,是宽容左派意见, ...

 

 

  天人合一回复:

 

  穷人富人,只要守法,皆为好公民;

  左派右派,心存民族国家人民良心,最终属于人民派;

  主流支流,原则上东流(中国地儿);

  正言反言,有理即为好言;

  有理无理,比较才明真理。

 

  有话,都该说出来。

  有理,就不怕争议。

 

  禁言,仅显示理屈。

 

 

 

 

  政治协商之地,热闹点,又何妨

 

  ——六议政协真正议政

 

 

  23曰长江商报网发《警察政协会场抓记者 副主席称被限制自由》网稿,一时引发了多家网站转载和网民议论。

  又有文稿“核实”:该稿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甚至扭曲了事实真相。

 

  在下认为:

  其真伪、是非尚待观察。

  关键是申勇“加入了”什么个人意见,而这意见正确与否。

  公开、透明其“意见”,才是聪明、民主、法制、正派、理直气壮之举。

 

 

  即使申勇确属“有计划地发难闭幕会”,“有错”甚至“有罪”,也大可不必惊风火燎。

 

 

  有批评、有反对、有争吵、有斗争,甚至还来几句骂娘,

  只要不暴力、不出会场、不上大街、不煽动不知真相的民众,不把青少年、老弱病残推在前面作挡箭牌,

  政协,协商之地、争锋之所、交流平台,有点不同、响点杂音、出点意外、热闹点,又何妨。

 

 

 

 

  开放基层政治,可从政协真正议政开始

 

  —— 七议政协真正议政

 

 

 

  协商政治,特色良制,关键在协商。

 

  协商得有地、政协会堂即可,可取消“委员”身份限制,只要热心肠,只要有话说,哪怕有戏演,就算有屁放,皆可入会场;

  协商得有人,当尽量容纳一切意见方、尤其是异议者、哪怕是反对派;

  协商得有物,分级事务、分级政治、分级协商、分级打扫家门口,不搞鲤鱼跳龙门;

  协商得尽言,真正落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罪,不及于政论;刑,不加诸言者。

  协商得守法,要光明正大、不要阴谋诡计,要文斗、不要武斗,要会场、不要广场,要理性平和协商、不要极端暴力对决。严禁动辄上大街、占广场、堵交通、绝食、闹丧、扯死人筋;严禁鼓动不明真相、尤其是没有足够政治判断力、没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老幼弱为政客趟地雷;严禁分化人民、撕裂族群,制造对立,鼓捣社会对决、革命。

 

  如是,政治分散、责权归位,人人尽言、方方舒畅,分级理事、事事着落,基层民主、北京省事、国家祥和,复兴即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