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中国资本的探讨(十九)(关于农业)

火烧 2010-11-12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探讨中国资本对农业的影响,分析集体所有制与人民公社的农业机械化成就,指出改革开放后个体所有制对农业资本化的推动作用。

中国资本的探讨(十九)(关于农业)  

——给老同学的信(39)  

老同学:你好!探讨完了关于资本家和工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后,就要探讨中国资本给中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生产这件事情,在人类诞生几十万年以来,一直是解决人类生活的手段,人类离开了生产就一天也不能生存。生产是决定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或者如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生产还是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是什么样,人类的生命活动就是什么样。  

人们喋喋不休地争论商品、货币、资本、雇佣劳动,争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争论公司、国家、法律等。所有这些范畴、概念,都是从生产的分化(产品生产和商品生产的分化)中产生的。但是当它们从生产旁边独立起来以后,就把生产和它们并列起来。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当谈论以上的范畴、概念时,长篇大论并形成各自的系统理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商品学、文化学、公司学、国家学、等等就是他们的杰作。在他们的学说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商品交换为核心,把生产忘记了,似乎在这个社会中,生产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5000年以来,生产的同一个结果有两个名称:一个叫产品,一个叫商品。正是因为这个分化,商品经济就发展起来了,一直到今天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抛被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谓的政治经济学就在社会中起了理论指导性的作用,并从中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象上边说的学说。这是颠倒了的世界!这是喧宾夺主的世界!  

为了探讨中国的生产,自然就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生产的是产品。毛泽东就是这样。第二,生产的是商品。中国资本就是这样。  

我先探讨农业。  

所谓农业就是农民用农具(包括简单农具和机械化农具)耕作土地,为人类提供粮、棉、油、瓜、果、菜等生活必需品。农业生产的最大特征就是,只有大面积生产,只有机械化生产,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才能保证随着人口增长的供给,才能有剩余以防自然灾害的发生。这就是农业生产的规律。各地农场证明了这一点,私人承包大面积土地也证明了这一点,就是改革开放中安徽小岗村的分地的农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毛泽东实行的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就是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而组织起来的。就是按照农业的生产规律组织生产。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就是在农业生产上把几千年颠倒了的世界颠倒了过来!  

改革开放以后,最根本的错误就是,解散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回到农民家庭生产的个体所有制。这就为中国资本利用农业生产赚钱的活动提供了条件,搭设了舞台,开辟了道路。  

改革开放从农业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年放开农副产品的价格,放开农贸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接着解散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分田到户,独立农民的商品生产,发展起来了,不到几年工夫,万元户诞生了电视村诞生了,银行存款直线上升。所有着一切都说明,中国农业商业化发展起来了。  

中国资本在农业上的唯一动力就是,把农业生产变成生产资本。这个过程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制造矛盾。  

农民中的社会经济关系表明,这里存在着任何商品经济和任何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一切矛盾:竞争,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生产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被排挤到打工挣钱的队伍中去,受少数人的商业资本和雇佣的剥削。在农民中没有一种经济现象不表现出利益的斗争和摩擦,不意味着对一些人有利而对一些人有损。过去农民盖房、收获都是互相帮忙,现在变成了出钱雇人干活,农民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金钱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之间的矛盾演变成家族之间的矛盾,甚至黑社会组织在农村也出现了。  

第二,制造劳动力。  

农民中一切经济矛盾的总和构成了农民的分化。这种新型的农村居民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基础。这种新的类型就是农村资产阶级和农村的无产阶级,即农业中的商品生产者阶级和农业雇佣工人阶级。  

农民的分化减少了中等农民,发展成为两极的两类农民。两类农民的的共同特征,是经济的商品性即货币性。第一类农民是农村的资产阶级或富裕农民,这里包括经营各种形式的商业性农业的独立业主,以及工商企业业主,和商业企业业主。许多业主在积累了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以后就投资到工业上,变为工业资本家。一些企业主则承包大片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营地主。每年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大部分都落入这些人的腰包。一方面这些人的收入远远高出一般农民,国家统计的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被这些人抬高了。另一方面,每年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用平均水平表示也被这些人拿去了。  

另一种新型农民是农村无产阶级,即有份地的雇佣工人阶级,这里包括有份地的日工、小工、建筑工人和其他工人。小块土地上极小规模的经营及其处于完全衰落状态(农村水利建设的破坏不可能不衰落),不出卖劳动力就无法生存,生活水平低下,这就是几亿农民工到城市打工的根本原因,他(她)们抛家舍业,把年老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孩子,留在老家,在大城市里,过着受人歧视,干活最累吃的最差,住的破板房,给身体带来了最大的伤害。难道他们愿意这样吗?他们是被中国资本逼的没办法,不出来打工全家老小吃什么穿什么。  

介于上述两类农民之间的是中等农民。他们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差。这种农民靠天吃饭,只有在最好的年成和特别顺利的条件下才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费用,所以这种农民的地位极不稳固。这类农民摇摆于上等户和下等户之间,他向往上等户但能爬上去的只有极少数的幸运者,中国资本在农村的发展却必然使他们沦为下等户。  

第三,建立市场。  

农民的分化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在下等户中消费较少,并且所消费的是质量低劣的商品,而购买较多。农民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两方面建立市场的:1,主要是靠生产资料(生产消费市场),因为他们要把从生活不下去的农民那里收集来的生产资料变为生产资本。2,这里的市场建立也靠个人的消费,因为较殷实的农民的需求在日益增长。  

第四,改变结构。  

中国资本在农业中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发展,什么能卖钱就生产什么,在大部分农村种粮的土地大大减少了,本来农民靠自己的粮食生存,因为,种粮的成本高入不伏出,买粮比种粮合算。在种经济作物时,为了卖上高价钱,大量施用化肥,造成了土地板结,破坏了土地的自然能力,甚至造成了环境污染。  

第五,农业依附于工业。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为工业提供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农民来说,完全受工业热病式发展的影响。当工业处于繁荣阶段时,对农民的原料需求扩大,价格就上涨,这时农民就争着扩大面积。这种扩大从少数农民开始,当看到自己的邻居挣了钱的时候,自己也就跟上种。但是因为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是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当工业处于停滞时期,对农民的原料需求减少,价格就会降低,种的早的人挣了钱,种的晚的人就亏了本。这种现象在全国普遍出现。最后,农民没有办法只有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动物性原料和植物性原料,坏到地里,死到家里。这种浪费伤透了为中国的解放抛头卢撒热血的中国农民的心,伤透了为中国解放后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出力流汗的中国农民的心。这都是中国资本这个万恶的东西造成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把农副产品变成商品,中国资本才能把农业生产资料变成资本,才能在农业中建立市场,才能把农民变成可以剥削的劳动力。最后才能把农业变成赚钱的工具。  

由此可见,是中国资本坑害了中国农民,是中国资本破坏了农业生产规律,因此,消灭中国资本回到毛泽东的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业唯一的出路,也是解放中国农民的唯一手段。  

劳动者 2010年11月12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