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的探讨(24)(关于政府)
中国资本的探讨(24)(关于政府)
——给老同学的信(44)
老同学:你好!探讨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后,自然就要探讨实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政府。
所谓政府,就是对社会中物的管理和人的管理的机构,这种管理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
在毛泽东时代,一切物表现为产品,一切生产表现为产品生产,经济结构表现为产品经济结构,经济体制表现为产品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表现为产品经济的政治体制。因此,毛泽东时代的政府管理的就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的管理。从中央层面看,《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就是中国工农业生产的纲领,中央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就是这些纲领的协调者,人民公社、各个企业就是这些纲领的实施者。由此可见,毛泽东时代的政府,唯一的任务就是,在中央的纲领指导下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社会生产,组织社会产品的分配。
在毛泽东时代,一切人包括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内,和全国人民都是产品生产的参与者,都是劳动者(一切干部都要参加生产劳动),在生产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因此,在毛泽东时代对人的管理就表现为:1,一切人都要参加生产劳动,一切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工作岗位,社会中除了老、弱、病、残,没有一个闲人。2,一切人的生活都由国家统筹安排,上学、看病、住房甚至出行(公共汽车票5分钱)游玩(故宫门票1角钱),都不要钱或要很少的钱。3,任何人(包括毛泽东的子女)都不能享受特权。4,毛泽东时代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格,而是参加劳动的证明书,是得到社会生活品的凭证。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公务员的工资和工人的工资一样多。5,一切物价都是政府根据剪刀差和工资的水平由国家制订的,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物价总是稳定的,人们的生活也就是稳定的。6,全社会人人都有自己的定居地点,农民居住在人民公社里,工人居住在自己的工厂里。大家都彼此熟悉,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即使有人犯了错误,在众人的监督下,很快就会改正。这就是毛泽东时代政府对人的管理大概情形。
毫无疑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时期,想发财致富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大多是掌握人权、物权、财权,这些人在农村扰乱农业生产,在城市扰乱工业生产,政府采取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运动、利用整风、利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教育。后来毛泽东发现,这些人之所以敢于发财致富,一方面是旧社会的残余思想在人们脑海中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国家资本总想摆脱无产阶级的领导,这种摆脱具体表现在,把产品生产变成商品生产,让商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即扩大自由市场范围(那时的生活资料的商品流通控制在供销合作社范围内)。这种摆脱的代表就在共产党内,所以毛泽东说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并发现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因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闹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资本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毛泽东说的他一生干的第一件事。现在党内有人要把产品生产变成商品生产,也就是为资本生产开辟道路。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毛泽东自然而然地就要用阶级斗争的手段解决问题。这就是毛泽东说的他一生干的第二件事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政府对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那部分人的管理的大概情形。
改革开放以后,一切货币都表现为货币资本,一切产品都表现为商品资本,一切生产都表现为生产资本。这些不同的资本独立起来以后,就变成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这些资本统一起来就是中国资本。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后的政府对物的管理就是对中国资本的管理。因为中国资本的运动是自发的运动,是极力摆脱政府的管理的运动。所以,政府的管理就表现为出现问题就管理,不出现问题就不管理。这种管理和毛泽东时代的管理形成明显的不同。毛泽东时代的管理是未雨绸缪,改革开放的管理是事后诸葛亮。例如,有人说,当你听到政府说,要防止通货膨胀,就要理解为通货膨胀已经威胁到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政府的法律、政策、条例都是在事后制订出来的,古人云:法不治众,社会弊病已经泛滥成灾,要法有何作用!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政府对物的管理或者说对中国资本的管理的大概情形。
改革开放后对人的管理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资本的人格化就是中国资本家。因为,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或者说GTP的不断增殖。国民生产总值是由企业的利润和税收组成的。中国资本家为国民生产总值作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资本家阶级就成了改革开放的功臣,政府对这些功臣的的管理表现为:发展为党员,选举为各级政府的领导人,选举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把他们称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正是因为这个根本的原因,各级政府就把他们捧为座上宾、掌上明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仅成了生产的主人,而且成了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了国家的主人。既然是主人,那么政府的一切大政方针,具体政策都要为他们服务,一切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他们的利益。多次修改党章、修改宪法,就是为中国资本家正名。制订〈物权法〉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扩大城市建设、建设高速公路、发展通讯事业,无不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这就是改革开放后的政府对中国资本家这群人的管理的大概情形。
这里我要声明:政府的领导人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挺身而出,在给农民工讨工资时,都表现出毛泽东时代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因为他们多数都是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对人民还是有感情的,我对他们表示同情。他们之所以要为中国资本服务,是因为中国资本的运动指挥着他们的行政,而不是他们行政指挥着中国资本的运动。所以,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中国资本的罪过。同样道理,我这里也不是对中国资本家个人有什么仇见,他们都在我们周围,都是我们熟悉的人,甚至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因为他们只是中国资本的人格化,所以,当我说到中国资本家的时候,我是在揭露中国资本,并不对准个人。
雇佣劳动的人格化,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中国工人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为了生存,是一种制度,这个制度,是中国资本造成的。不管你的月工资是一万、是5000、还是1000,说明工资有差别。不管你的房子是用多少钱买的,仅仅说明你有了住所。但是你的地位处于雇佣劳动的地位是决定性的。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的特点是:劳动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别人劳动,劳动的产品不是归自己所有,而是归别人所有。因为中国资本的发展是热病式的发展,所以,工人阶级的工作和生活,必然要受到中国资本的影响。今天有工作,明天可能就失业,今天工资是一万,明天可能就是1000。这就是中国资本给工人阶级带来的不可遇见的灾难。
政府对工人阶级的管理是什么呢?就是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工人自谋职业,工资的多少要和资本家协商解决。这种管理毫无疑问是对资本家有利的,而对工人是绝对不利的,因为,成千上万的工人就站在自己的后边。
政府对工人的管理,仅限于找到工作的工人或者在业工人,制订的劳动法仅适用于在业工人,不适用于找不到工作的工人,失业者、乞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甚至从事色情行业的女同胞等等,都不在劳动法律管理范围之内。这种分裂工人阶级的做法,是为中国资本减轻负担。
政府对工人的管理,还表现在工人的工资仅仅是维持工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只要你找到工作政府就不管了。至于物价上涨以后,在业工人的生存,就要靠资本家的恩赐,可是资本家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成本就会增加,那有给工人涨工资的多余金钱。至于退休工人,他们更是靠每月1500元左右的工资,国家即使每年给他们涨10%左右的工资也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那些低保户,那些失业工人的景况就更为悲惨。所以,政府在砸烂了毛泽东时代的铁饭碗以后,造成的结果就必然是这种结果。
这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工人阶级的管理大概情形。
中国资本在头十年,是创业时期,在这个时期,政府创造了中国资本需要的全部条件。在这个时期,我们看看赵紫阳的《改革历程》就会知道,赵紫阳和他的参谋班子明确无误地提出中国要搞资本主义,而他的许多观点和措施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都一一实现。所以,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可见,头十年就是中国资本准备的十年。第二个十年,就是中国资本发展繁荣的十年,在这个时期,每年的固定投资规模膨胀都是人大会议头痛的问题,但是这是中国资本的必然结果,在这个时期银行业,商业突飞猛进,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了不仅生产过剩,而且商品过剩,在这种条件下,为了保证生产保证商业,不得不大量增发货币。这样做的结果必然造成大量的矛盾。第三个十年,积累起来的矛盾开始爆发,所以这个时期的政府,不得不充当消防员的作用。政府的领导人整天忙得要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矛盾越来越多,以至于安全事故每天都有发生,环境污染到处告急。这些矛盾是中国资本高速发展造成的,它的前途就是危机的爆发。所以,到了第四个十年,政府的作用就是遭遇危机,解决危机。政府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对付中国资本的问题,而是面对的是工人阶级如何生存的问题。这是中国资本发展的必然过程。
所以,中国政府想要避免这些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毛泽东的产品生产的经济结构、产品经济体制、产品经济的政治体制。也就是对现在的改革再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就叫做革命。
劳动者 2010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