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95) 2009-08-11

火烧 2009-08-1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普拉昌达言论引发的中美印关系讨论,指出其言论可能挑拨三国关系,强调中美合作及中印良好关系,同时质疑其言论合理性。

网络时政文摘(95)2009-08-11

普拉昌达先生 你误判了形势
人治干预法治 司法再度蒙羞 
美朝互动中国成输家
机构调研企业薪酬实际增6.3% 比官方统计差一半
汪洋重提思想解放 血路杀向何方
十个官员九个病

东方日报:普拉昌达先生 你误判了形势

尼泊尔前总理普拉昌达日前透露,美印两国曾计划以尼泊尔为基地,联手袭击中国。普氏这一言论,石破天惊。一个小国的前政要,为了中国的安危,对北京发出警报,用心良苦,这可能吗?

要知道,中美两国现在的全面战略伙伴关係不是盟友胜似盟友,双方关係铁得很、牢得很,中国一出手便买了上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不久前刚结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国务委员戴秉国还不是喜洋洋地宣布,除了上月球的事,双方甚麽事都谈到了。美国对中国的压迫,已是陈年旧事,现在已是同舟共济,和谐相处。

美国在中国周边广布军事基地,派出间谍船游弋,自然不是为侵略和遏制中国,而是兄弟般地保衞中国。在中美关係进展一日千里的今天,普拉昌达先生突然捅出这个惊天言论,是不是有点不识时务呢?

至于中印关係,目前更是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刚刚结束的中印边界第十三轮谈判,中方代表团发言人不是已经说了,中印在「事关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团结协作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中印关係发展的势头是良好的」;至于印度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海军大举扩充,还要潜出南中国海,增兵中印边境等举动,与其说是针对中国,倒不如说是准备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团结协作」。

和谐背后 刀光剑影

所以,普拉昌达先生,你的阴谋论是不是多虑了?你这种蛮撞的言论,不仅得罪美国和印度,恐怕连中国都不会高兴,有心者还可能认为,你是想挑拨中美印三国关係,惟恐天下不乱。作为一个外国人,中国被人袭击不袭击,与你何干,你又何苦?

退一万步而言,美印要是真的袭击中国,那也不是美印两国的错,肯定是中国做了甚麽违背世界潮流、大逆不道的事,美印只是替天行道。不是吗?过去几十年,都是别人把战争强加到美国头上,美国才打仗的,譬如格林纳达、巴拿马、利比亚、伊拉克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都是把美国欺负得忍无可忍,美国才对他们开战,才派出大军横扫一番。

美国是和平的维护者、幸福的缔造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美国入侵伊拉克这麽多年,牺牲了这麽多珍贵的美国大兵,还不是为了伊拉克人民摆脱独裁统治?还不是为了伊拉克人民过上美国式的幸福生活?所以,如果美印真的要联手袭击中国,也不用大惊小怪,那是美印两国准备将幸福强加给中国人民。

能被美国入侵,中国人民真是太幸福、太幸运了,上帝不仅祝福美国,同样也祝福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要是拒绝美印的恩惠,那是太不识抬举了。所以,普拉昌达先生,你一开始就错了,所以你也就只能当一年总理就下台了。


太阳报:人治干预法治 司法再度蒙羞

内地就业吃紧,当局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各显神通给予照顾,甚至给予司法豁免权。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日前出台规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若公司经营存在轻微违法、违规行为,未造成严重社会后果且能主动纠正的,将免于经济处罚。

如果从人性角度看,这项规定体现了制度善意,大学生资本微薄,经不起罚款,而且缺乏经验,难免会犯些小错,多给一点包容,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情之所至。

但从法律角度看,这种法外容情、法内开恩的做法,对法治精神是最大的破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贵贱贫富,还是大学生、研究生,大家都用同一把法律之尺来度量。实际上,如果大学生可以享受这种优待,那麽高中毕业生、没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出来创业,是不是有更优厚的法律豁免条件呢?如果这也照顾、那也照顾,法律到底还有多少人遵守呢?社会会不会因此乱套呢?

实际上,成都当局对大学生并不是关爱,而是溺爱。这一方面是对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容易助长一种不当的投机致富观。

司法豁免 溺爱学生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允许初创业的大学生老闆轻微犯错,就是放任他们游离于规则之外,这是对其他市场主体的不公平,也是对法制法规的破坏,市场经济就容易变成人治经济。而且,过分的溺爱只会害了大学生,除非中国要培养的是不守法、不诚信,靠鑽营和欺骗来赚取财富的投机者。

事实上,内地的法律有时候就像麵糰,谁都有权曲解。金融海啸初临时,公安部便提出「对企业高管慎用逮捕措施」,说是要防止企业大面积倒闭;新的《劳动合同法》刚刚施行,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弱性执行劳动合同法,以免企业遭受过大冲击;在治理环境污染时,环保部门说应该「首违不罚」,因为许多企业不明排污事项;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交警部门则把「初犯不罚」看作人性化执法。

在「处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的幌子之下,法律的刚性和威严一次次受到亵渎,而政府部门的权力一次次得到扩张。这些部门慷法律之慨,表面上豁免的是一些弱势群体,实际上却是行政部门的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大,官员腐败的空间不断扩大。

其实,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譬如减免税收、增加小额贷款、设立创业基金等,政府应该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逐步落实这些优惠,引导大学生合理合法创业,而不是在法网上开个缺口,让大学生觉得有空子可鑽,动摇社会的根基。

美朝互动中国成输家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往平壤,带回被北韩扣押的两名美籍记者。今次美朝互动,很可能打开东北亚僵局,美朝关係更可能一日千里。中国很可能成为最大输家。

在北韩领袖金正日眼中,克林顿是「友朝人士」。克林顿主政末期,美国差点与北韩达成建交协议,当时北韩军方二号人物赵明禄访问美国,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访问平壤,只要克林顿踏足北韩,双方便可签订协议。但当时巴以开战,克林顿分身乏术,被迫耽误。布殊上台后,全盘推翻克林顿时代的北韩政策,视北韩为邪恶国家,两国彻底交恶。
战略试探奥巴马政府

所以,金正日对克林顿是有期待的,今次也是北韩主动放出话来,只接受克林顿来访,被扣押的美籍记者才可能获得大赦。事实上,这是北韩对奥巴马政府的一次战略试探。早在奥巴马上台之初,北韩就曾提出,愿意派人参加奥巴马就职仪式的观礼,但奥巴马当时大政方针尚未确定,拒绝了金正日伸出的橄榄枝。

而此时的金正日健康也出了问题,为了能实现政权的顺利接班,他採取更积极主动的攻势战略,不仅再度核试,连番发射导弹,而且宣布六方会谈彻底终结,目的就是要逼迫与美国直接对话,得到安全保障。而两名美籍女记者进入北韩境内被扣押,对金正日来说更是天赐良机,美国想躲也躲不开了。

从报道来看,克林顿的平壤之行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小时,但与金正日直接会谈一个多小时,双方晚餐又谈了两个小时,这三个小时之内所谈的内容,肯定是极其丰富,金正日必定提出了关于美朝建交的一揽子计划。

对于金正日而言,能直接与克林顿这样的人物,又是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妮的丈夫直接说上话,机会十分难得,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传媒虽然没有披露双方会谈的情况,但美朝在公开场合相互谩骂的情况已减少,开始形成善意的互动。

中美越三角关係翻版

一旦美朝建交,整个东北亚局势将发生剧变,而中国的分量将迅速降低。实际上,中美朝的三角关係,很可能会成为中美越三角关係的翻版。中越关係当年是同志加兄弟,但随着中越交恶而美越建交,越南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的一颗棋子,越南甚至想租借金兰湾给美军,以遏制中国在南海的力量。

过去中朝是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今后这份友谊很可能比白开水都要澹。朝核危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美国离间中朝关係的过程,也是中国将北韩推向美国的过程。北韩领导人可能与美国一笑泯恩仇,但肯定不会忘记在北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国落井下石之举。其实,拥有核武的北韩对中国来说并不可怕,但一个拥有核武同时甘愿受美国驱使的北韩,才是中国的噩梦。(太阳报 冯海闻)

机构调研企业薪酬实际增6.3% 比官方统计差一半   东方网 胡军华  

一份独立第三方最近完成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薪酬实际增长6.3%,与有关部门公布的城镇职工工资同比增长12.9%的数字相比,相差近一半。

薪酬与福利调研机构太和顾问昨天在上海公布了一份名为《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报告,该报告披露,今年上半年被调研企业的薪酬实际增长率为6.3%,其中民营控股企业的薪酬实际增长率最高,达到了7.6%,国有控股企业薪酬实际增长率为4.7%,外资控股的企业薪酬实际增长率为5.5%。

这一调研结果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相差悬殊。国家统计局7月29日表示,上半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同比增长12.9%。这一数字公布后,有舆论认为自己工资“被增长”。

太和顾问此次调研了全国800余家企业,回收有效问卷600余份。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民营控股企业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4.5%;其次是外资控股企业,占比为38.6%;国有控股企业占比16.8%。其中年营业额1亿~10亿元的企业最多,占到总数的40%。

虽然企业薪酬整体实际增长率只有6.3%,但是企业内部各个不同层级员工的薪酬增长率差异较大。太和顾问调查发现,决策层员工薪酬实际增长率仅为-2.5%,而实际薪酬增长率最高的是专业层员工,以及管理层员工,增长率分别为6.4%和5.3%。在金融危机时期,专业层员工和管理层员工是受到影响最小的两大群体。

汪洋重提思想解放 血路杀向何方

 http://www.wenweipo.com   [2009-08-11]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像一轮经典日出,广东则是万道朝霞中最耀眼的一簇。邓小平「杀出一条血路」的口号,恰似一颗原子弹,让「两个凡是」的锁链、计划经济的桎梏灰飞烟灭。「解放思想」的蘑菰云,首先在广东升起。

 当年邓小平赏识的「娃娃市长」汪洋,今天正主政广东,再次喊响「杀出一条血路」的口号;「解放思想」、「腾笼换鸟」,再次引发广东强烈的「阵痛」。

 那麽,相隔30年的两次「思想解放」,有怎样的传承和差异?汪洋究竟想「杀」向哪裡?汪洋的「血路」是什麽?对广东乃至全国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本报通过梳理汪洋一年多来在广东的言行,尝试回答上述问题。■本报广东新闻中心记者 田炳信、罗爱文

1979年4月,邓小平在接见广东省委负责人时,说过这麽一段话:「办一个特区。过去陝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所谓「杀」,就是要克服强大的阻力惯性和传统思维,向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不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係,以及旧的经济体制、条条框框「开刀」。

 邓小平的一个「杀」字,如同一把「尚方宝剑」壮起了广东的胆,在敢为天下先的坎坷岁月和一顶顶「复辟资本主义」的大帽子中,铸就了广东奇迹。1978年广东GDP仅185亿元,2008年35,696.46亿,30年间增长了193倍,广东继超过香港、新加坡之后,又跨越了台湾。去年9月,渣打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全球最大的50个经济体中,广东如果以购买力平均计算,已经名列第14位,超过了许多中型国家。

放弃坐享其成 主动迎接风雨

 2007年12月1日,汪洋调任广东省委书记。此时,广东已经连续18年捧「经济总量全国第一」这块「金字招牌」,汪洋似乎可以「坐享其成」。

 然而,汪洋一到广东就祭起了「解放思想」的大旗,再一次喊出了官民耳熟的一句老话,「杀出一条血路」,并让「腾笼换鸟」成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一个名词。为此,广东官民十分费解,汪洋要解放什麽?又要「杀」向何方?

十个官员九个病

内地官员的健康问题非常突出,湖北省某市早前对副县级以上官员进行体检,发现九成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主要是高血压、脂肪肝以及糖尿病。有官员抱怨,身体差是因为平时应酬太多、精神压力太大及工作太忙。

说的也是,内地官员应酬之多,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天天筵席,吃的是乌龟王八山珍海味,都是高蛋白、高营养;喝的是茅台、五粮液,还要开红酒,不醉不休。须知内地官场喝红酒不能浅浅品尝,而是喝啤酒一般,整杯整杯地乾,整瓶整瓶地灌,有时还要兑上可乐或雪碧,自製鸡尾酒。最要命的是,往往中餐酒未醒,晚餐接着上,铁打的身体也顶不住。

至于精神压力大,那也是名不虚传。要升官发财,要製造政绩,要讨好上级,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要领会中央的最新精神,要为子女安排出路,要编排各种各样的关係网,要算计别人同时防止被算计,真个是千头万绪。最伤脑筋的是钱来得太易,礼收得太多,不知放在哪里才安全,稍有不慎,就可能变成阶下囚。

工作忙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人形容内地官员白天围着酒杯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不能不发挥金枪不倒、连续作战的精神,连武功高超的西门庆都纵慾而亡,何况是平时根本没有锻炼的官员啊。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有的,请他们放下权力,清心寡欲,多讲实话,少些算计,一定能换来健康长寿。(太阳报 香桐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