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96)2009-08-12
网络时政文摘(96)2009-08-12
政府股份化 权力私有化
洋贿赂横行无忌 皆因纪委太无能
内地数据未报喜 救市成效似有还无
公安部无锡所负责人称不存在有人受贿问题
太阳报:政府股份化 权力私有化
内地官场乱象令人髮指,湖南溆浦县环保局招人,每人要收一至两万元的「押金」,穿上制服后便可以到工厂进行排污检查,行使罚款大权,当中超额部分可落入自己腰包。这一做法是典型的政府股份化、权力私有化。
据内地媒体报道,溆浦县环保局正式编制只有二十人,但在机关里上班的高达一百一十七人,超编人员除了县领导签字走后门调入者,大部分是通过缴纳「押金」上班的。超编人员跟正式公务员一样,握有检查和罚款大权。该局还规定,超收十万元以下,按百分之十返回。
按照国家规定,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佔或者挪作他用。但溆浦县环保局制订土政策,鼓励工作人员多向企业收费,并将这部分专项资金当作自己的奖金和福利。
面对这种股份化的政府部门,湖南省环保厅监察室却极力袒护,甚至表扬该局在排污费核定、徵收与管理上比较规范,令人匪夷所思。一个问题丛生的基层环保单位,居然还受到省级主管部门表扬,看来,类似溆浦县环保局这样的部门并不少见。湖南官场的堕落由此可见一斑。
卖官鬻爵 靠污吃污
据媒体报道,溆浦县环保局长对超编被媒体曝光觉得很不服气。实际上在溆浦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在三千人左右,农业局现有职工也有九百五十五人,交通局有职工一千八百六十八人,就连巴掌大的县城,不过二、三条街道,居然也有七十多名城管人员。
很明显,湖南溆浦县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变成一家商业性单位,变成股份公司。这种状态太可怕了,公共权力私人化,政府机关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职能,竟然变成某些有门路人士的谋生手段,而不再具有公共性。原本是为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现在首先为自己服务,利用特权敛财,以早日收回已交纳的「押金」成本。
溆浦县的状况其实是内地基层政权腐败变质的集中反映。眼下,很多地方政府不仅卖官爵,而且还批发吃皇粮的编制,公务员残民以逞,与老百姓利益完全对立。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苦口婆心地劝诫地方官「情为民所繫、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但现有体制下,中央领导人的劝喻,根本落不到实处。
基层政权大面积的溃烂与腐败,已成为执政当局的最大危机。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大部分是因为官民严重对立,老百姓群起反抗所致。当今中国表面是和谐盛世,但实际上外强中乾,危机重重。当局的执政基础在慢慢流失,一旦量变引起质变,恐怕悔之晚矣。
东方日报:洋贿赂横行无忌 皆因纪委太无能
日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有关全球不乾胶巨头美国艾利—丹尼森公司行贿中国政府官员一事的行政诉讼档桉文件,其中披露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以巨额资金向江苏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等相关政府部门行贿,并因此得到了利润丰厚的警车合同。
这宗洋贿赂桉传到中国后,迅速变得家喻户晓。有趣的是,美国的司法部门处罚行贿者的决定都已经公布了,但涉嫌受贿的中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竟然还没有听说过这件事。在内地记者向公安部的科研所办公室主任顾安民询问有关情况时,顾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听到该消息,之前也没有听说相关内容。由此可见,中国受贿方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查处与惩罚。
国际跨国企业近年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名中国官员因为「洋贿赂」而受到处罚。譬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朗讯桉」,有近千名内地官员和电讯运营商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超过千万美元的贿赂,桉发后朗讯被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交会重罚二百五十万美元,但中国有关部门一直保持沉默,令人吃惊。
麻木不仁 包庇放纵
有意思的是,但凡闹得沸沸扬扬的洋贿赂事件,都不是中国反贪部门发现与查处,而是被美国政府曝光查处。相比美国政府的耳聪目明、反应迅速、处罚到位,中国反贪部门麻木不仁、动作迟缓、包庇放纵,实在让中国人感到无语。这些无能的反贪部门,老百姓养他们做甚麽?
如果说,桉件还没有被揭开盖子,内地反贪部门还可以装作不知道,得过且过,可现在腐败分子已经暴露,就像过街老鼠一样,等着被法律收拾,但反贪部门都不敢打、不屑打。这难道是告诉世人,中国官员收受洋贿赂都是零风险吗?难道就不怕国际社会看中国的笑话?洋贿赂横行无忌,纪检装聋作哑,至少属行政不作为,有关部门应该受到问责。
其实,洋贿赂早年在日本也很流行,一九七六年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被曝光使用一千二百一十万美元贿金,获得全日本航空公司四亿三千万美元的交易合同。洛克希德公司总裁虽因此辞职,但他随后发表文章,认为商业贿赂现象在日本十分普遍。这一说法在日本社会引起极大震动,时任首相三木武夫表示要彻底调查此桉。
历经近六年的努力,受到传讯调查的四百六十馀人中包括国会议员、内阁官员、全日空和丸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涉桉的前首相田中角荣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并追缴罚金五亿日圆。此桉过后,日本商业交易秩序明显好转。日本为了治理洋贿赂,将前首相都绳之以法,中国政府能做到这点吗?
东方日报: 内地数据未报喜 救市成效似有还无
国家统计局将月度数据发布「改制」,首次大堆头抛出的七月经济数据,可用一个「负」字概括。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百分之一点八,是连缩六个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百分之八点二;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二,但回落了八点一个百分点。只有外贸由去年十月起下滑五个月后,今年三月至今反弹五个月,回扬势头基本形成。
数据描述的形势显然是严峻的。国统局官员苦中作乐地解读,一如其对消费的评价,认为全世界消费都在萎缩,能保持这个增速来之不易。所谓「来之不易」,无论从代价或是努力来说,都难以显示形势优于别的经济体,年来掷下四万亿救市已属全球罕有,以数据去考量救市的成效,宽容地评价顶多似喜还忧。因为既有的问题并未获得纾缓,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复甦仍然由强劲的政府投资拉动,消费可说并无起色,出口回扬反映外围市场需求缓慢增长,结构调整不着痕迹,经济模式呈现简单的回归。
回复靠固定资产投资支撑增长,早在外间意料中,工业生产的轻微恢复,显然是由出口回暖带动的。然而,相对这麽轻微的恢复性增长,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突出,由工业生产转好带动就业增加,短期寄望不大;居民的消费意愿降到历史低点,靠服务业提升就业也如同缘木求鱼。这种局面,可用社科院专家的话形容:投入这麽大笔钱,既没有就业率的增长,也看不到消费水平的提高,GDP的增长变得和老百姓不相干,这样的增长很难持续。增长「不能持续」正是救市的败笔所在。
救市功效如此,势必令当局决策两难,要使经济增长得以持续,除非外需提供愈来愈大的助力,对此实属不宜寄望。此外,也不可能继续庞大的掷银弹措施,因为本钱大功效微,而且即使想豪掷巨资,也会受制于财政日益乾涸。以往庞大的投资流入资本市场及楼市,正在製造出另一个问题——资产泡沫化的隐忧,就算有第二套救市计划,能否保证更大程度有利实体经济、有助结构调整,还是未知之数。
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涨了百分之九十五,跑在全球之先。儘管升得凌厉,但信心未见得强起来。总理温家宝说过,「信心比黄金重要」。当救市千金散尽,营造了一个高涨的股市,信心得以随之高涨是存有疑问的。早前,传出银行闩水喉的消息,A股立即转升为跌,面临大调整转势的出现,可见市场内投资者人心虚怯,股市随时有崩堤的风险。靠股市支撑信心,证明已是幻觉,当局反而如抱上隻烫手山芋,捧不得、弃不得。
以所谓「来之不易」,把严峻数据尽向乐观方面解读,妨碍投资者和决策者正视市场现实。实际上,救市的实效不彰,经济信心仍虚怯。一方面说明救市的努力,不能停下来,宏观政策仍难轻言收紧;另一方面须重视引导经济,将救市的重点转向保就业、促消费。过往的救市轰轰烈烈,赢得国际掌声,却未有赢得民心,而且在巨资救市之后,由资本市场引起的财富重新分配正加剧贫富悬殊,以及高通胀可能骤然而降,成为新的问题及困扰。
公安部无锡所负责人称不存在有人受贿问题
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杨艳)针对近日网友关注的“不干胶巨头艾利丹尼森承认行贿无锡公安部门”的消息,记者就有关情况采访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下简称无锡所)负责人。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媒体刊登后,无锡所非常重视,责成专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了解和调查,经核实,不存在有人接受礼物和相关费用等问题,并感谢媒体和广大网友的监督和支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