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93)2009-08-09
网络时政文摘(93)2009-08-09
警惕美国用表面礼仪换中国实际利益
公示对官不对民 财产申报如儿戏
豆腐工程遍神州 天灾岂能掩人祸
青岛法官涉贪逾亿被捕
警惕美国用表面礼仪换中国实际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8月8日电(评论员 齐云鸿)奥巴马政府任期内,中美关系开局良好、发展顺利。美国目前大力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领域和深度,是国际形势发展使然,是美国国内形势发展使然,也与美国政要个人的性格与理念相关。但我们应保持清醒,要警惕美国“用表面上的礼仪换取中国的实际利益”。
2009年1月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通电话,祝贺其就任总统并邀其访华。4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伦敦出席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同奥巴马总统举行首次会晤,就中美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奥巴马接受邀请,将于今年下半年访华。5月6日,胡锦涛应约同奥巴马通电话,就甲型H1N1流感防控、半岛与南亚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此外,2009年2月,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进行就任后的首次亚洲之行,2月20-22日访问中国,中美就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中美关系、气候和能源等话题交换了意见。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与前任布什总统做出的努力使分不开的。在布什政府期间,双方的战略对话形成机制化,对话内容务实而宽广。中美之间相继举行了6次战略对话和5次经济战略对话,为今天中美之间综合性战略对话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良好铺垫。“9.11”事件之后中美关系良性发展。尤其2008年在一些西方大国领导人对华政策相继出现“反水”的情况下,布什坚定推行对华友好政策实属不易。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任内4年5次访华,最后一次访华时曾经指出,布什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是推进美中关系,并帮助下一届美国政府充分瞭解保持美中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总体看,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中美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中美关系的广度和深度空前增强。尽管中美两国还面临或这或那的分歧与差异,但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广阔。中美关系的发展与改善固然与双方的良好意愿密切相关,但美国尤其是政府和国会更多掌握着中美关系发展的主导权,两国关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关系发展怎么样,经常受到美国政府政策的带动或影响。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仍要保持足够认识。美国对华政策两面性只会在不同时期有量的增加或减少,但不会消除。
就在美国极力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时候,美国方面的许多机构、政要和其他人士对中国在新疆维持民族团结和稳定的努力说三道四,附属于国会的美国民主基金会还向“东突”骨干提供资助,对“东突”问题的两面政策不是美国今天就有的,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美国推动联合国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定名为恐怖组织固然有利于推动国际反恐,但同时美国却仍与欧洲一些国家呼应,继续支持“东突”分裂组织和势力,并且拒绝把羁押的“东突”分子引渡回中国接受审判,而是将其分散到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这样的双重标准国际社会并不陌生,在美国与他国关系发展史上更是司空见惯。另外,在西藏、经济贸易、台湾、中国海洋权益等问题上,美国也一直没有消除偏见甚至错误立场,用以牵制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印度前夕,有消息称美国已经与所谓“西藏流亡政府”联系沟通,准备邀请达赖10月访美并受到奥巴马总统接见。在中美关系发展如此紧锣密鼓、气氛烘托如此之好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出现这个情况,势必将严重影响两国关系,更令人无比费解。因为按通常情况安排,今年下半年,中美两国首脑至少要会晤两次,即第三次20国金融峰会和11月底奥巴马访华。
实际上这样掩耳盗铃的双重标准毫无必要、也毫无意义,不仅阻止不了中国前进和发展的脚步,反而损害了中美关系,在有关中国领土和主权等许多问题上给中国和世界人民留下不佳印象。如果美国要真正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就应该充分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感情。中国也高度关注美国的动向,“听其言、观其行”,防止美国一方面需要中国,与中国在众多领域开展合作,同时却做出损害中国利益和主权的事情。已经有中国学者指出,美国把这次对话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当然是好事,说明了中国地位上升以及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我们应保持清醒,要警惕美国“用表面上的礼仪换取中国的实际利益”。
东方日报:公示对官不对民 财产申报如儿戏
将于下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很大机会对拖了二十多年的「官员财产申报办法」作出制度安排。但是从试点地区及近期出台的方桉来看,依然阻力重重,仍在原地踏步,瓶颈还是卡在官员财产不敢向社会公示的关键点上,除非最高层作出政治决断,否则外界不必对「阳光法桉」寄予厚望。
重庆江北区近日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廉政申报试行办法》,要求科级以上官员晋升前都须提交一份包含个人财产、婚姻、家庭状况等在内的《廉政申报表》,但该区组织部官员表示,为了保护申报对象的隐私,当局不会将申报内容公示,仅为组织内部掌握。
这就是说,官员财产申报,只有上司可以看到,对老百姓秘而不宣。不让民众知情,无异于暗箱作业,不见一丝阳光,这还能叫公示?对监督官员还有甚麽价值可言?而官员财产申报成了个人隐私,这更是天大的笑话。不做亏心事,何怕鬼敲门,官员即使家财万贯,如果取之有道,不失清白,又何必怕见阳光。何况权力须在阳光下运行,向公众公开个人及家庭财产,原本就是为官者必须履行的政治伦理要求,也是其成为公众人物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
掩耳盗铃 原地踏步
更可笑的是,该区官员又称,民众发现申报内容有不实之处可以及时举报,一旦查实,官员任命将被撤销。公示对官不对民,民众无从了解申报内容,怎麽能发现廉政申报的不实之处?又怎麽能及时进行举报?荒谬如同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演的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闹剧。
其实,中纪委、监察部自今年一月起分别在新疆、浙江和四川等三个地级市试点官员财产申报,申报内容大同小异,公示范围有大有小,但没有一处试行真正意义上的「阳光法桉」:有的是分两本帐申报,薪水收入网上公开,物业等巨额财产毋须公开;有的是所有财产仅在本单位内部公示三天,老百姓一无所知;有的索性由纪委收集管理,公众无从参与了解。重庆江北区的申报办法,参照的就是第三个试点版本。
「阳光法桉」在中国的遭遇可追溯到二十五年前,人大常委会将《财产申报法》列入立法规划,但至今未出台。一九九五年,中央及国务院办公厅颁文,规定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官员必须申报收入,可惜规定轻描澹写,处罚无关痛痒,最高处分竟是「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丝毫不见阻吓力,令官场贪腐愈演愈烈,大小贪官无日无之,严重危及中共的执政基础。
事实上,这些年来各地发生的腐败大桉没有一宗是通过官员申报收入发现的。胡长清、成克杰、陈良宇、李金宝、郑筱萸等贪官动辄千百万元的贪腐数目,既没有在申报制度中被发现,也不是通过考核而暴露,他们的败露或因民众举报,或由他桉牵出,或是中纪委巡视时发现,可见官员申报收入根本是欺人之谈。
太阳报:豆腐工程遍神州 天灾岂能掩人祸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栋尚未完工的两层楼房,日前在大雨中突然倒塌,导致十七人死亡,三人受伤。政府当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雷击是房屋坍塌的直接原因。但奇怪的是,官员宣读市政府的书面通报后就马上离场,没安排记者提问,事件尚有很多未解开的谜团,当局匆匆下结论,又设法迴避媒体提问,不能不令人产生疑窦。
当局宣称,经专家组鑑定,这是一宗雷击灾害事故,但又不交代专家在「第一现场已被破坏,没有找到雷击点」的情况下,凭甚麽得出这样的结论?就连参加鑑定的专家是谁、来自甚麽机构都不愿透露。更令人生疑的是,当局对出事建筑物主人的身份讳莫如深,一时说是当地一家铸造公司的厂房,一时又说是属于附近一名村民。如此闪烁其辞,令人怀疑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事实上,早在事发当日,前往採访抢救过程的媒体记者就曾遭不明身份人士粗暴阻挠,其中多人被打伤,新华社记者的摄影机架被打坏,其他数名记者的相机则遭没收。如果这只是一宗普通的雷击导致的塌楼事故,地方当局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封锁消息吗?
种种迹象显示,这宗导致重大伤亡的塌楼事件,不可能是单纯的天灾。此事疑点重重,例如建房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经过审批?施工队质素如何?有没有正规执照?建筑材料质量是否过关?有无偷工减料?还有房子的主人是谁,有无涉及利益输送?最大的问题是,这栋房子是否豆腐渣工程,有没有涉及贪污腐败?对这些疑问,河北省和石家庄市当局有责任向公众作出交代。
顺藤摸瓜追查大桉
近期内地不少地区发生房屋倒塌事件,表面上,有关建筑物都是被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所摧毁,但经调查后却发现,原来都是天灾掩盖下的人祸。例如河北晋州一座尚未交付使用的电视塔上月轰然倒塌,承建商起初坚称是被暴风吹倒,但在舆论穷追下,当局最终承认,这座投资三百多万元的电视塔施工「存在不少问题」,没有认可设计单位提供的规范图纸,工程队由没有技术的农民工组成,「边施工边摸索」,致使塔体大部分焊接品质不达标准。原来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豆腐塔」,难怪大风一吹,塔身就断裂!
近年,公共建筑领域一直是腐败重灾区,据统计,一些地区近年揭发的腐败大桉,九成以上发生在建筑工程领域。官员贪污受贿,催生了无数豆腐渣工程,也令大批民众成为事故中的冤魂。最令人不满的是,地方当局往往千方百计掩盖事故真相,常见的手法是把责任推给自然灾害,将人祸化为天灾。
石家庄市的塌楼事件是否存在这种黑幕?有关部门若认真调查,说不定能顺藤摸瓜,揭出大桉。
青岛法官涉贪逾亿被捕
【明报专讯】奥运城市山东青岛市的法院系统近期惊爆廉政风暴,曾被誉为「博士院长」的青岛市中级法院副院长刘青峰及法院执行局3名法官,怀疑涉嫌经济问题,月前被山东省检察院带走调查。青岛四方区法院院长邱卫东,更传出因涉贪腐桉而畏罪自杀。青岛市委宣传部一名官员接受本报电话查询时,指对上述事件「不知道」而拒绝接受採访。
内地近年加强对法院法官的反贪力度,继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重庆市高级法院副院长张弢两名「博士院长」涉贪被捕后,青岛市中级副院长刘青峰,涉嫌在主管执行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便利贪污受贿逾1亿元,月前被山东省检察部门带走调查,同桉被带走调查的还有法院执行局的3名负责官员。
区法院院长涉桉自杀
青岛人大常委会日前在第11次会议上,已经宣布免去刘青峰的法院副院长职务,但并无说明免职原因。
据当地消息人士透露,刘青峰主管的执行局,负责执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权力不小」,为法官的贪腐提供温脇,刘青峰以及执行局的3名负责人从中更获取巨额利益,从而东窗事发。另有消息指出,青岛市四方区法院院长邱卫东由于涉及刘青峰桉,本月初亦畏罪自杀。但青岛市委宣传部以对上述情「不知道」为由拒绝接受採访。
学历高被誉「博士院长」
今年48岁的刘青峰,200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被称为「博士院长」。刘青峰1992年开始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出事前任青岛中级法院副院长、高级法官、青岛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邱卫东曾任青岛市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第一庭庭长,2004年调任四方区法院院长。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