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苏哈托笑谈劳资和谐社会

火烧 2007-03-0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探讨苏哈托提出的劳资和谐社会理念,强调合作社发展与经济民主,倡导‘三大奉献’原则,实现工人与资本家利益统一,推动社会共同富裕。

第64章 ‘三大奉献’原则

我国经济民主的主要特点是:民治、民享,并由社会进行引导和监督。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全体社会共同致富,而不是一两个人发财致富。

为此,我们必须引导企业家,把所有潜力引向正确的轨道,实现广大人民的富裕,而不能像那些自由国家那样。

最适合的经济形式是合作社。合作社应该成为我们经济生活的骨干。

但事实是我国的合作社发展得还很不够。主要潜力都集中在私营和国营企业手中。

我们要把现有的经济民主提高一步。我们必须加强私营、国营和合作社三者之间的合作。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排斥和互相扼杀。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应该帮助合作社,而不是相反。

现有的情况表明,人民普遍没有生产资料。他们有的只是劳动力。他们不过是劳动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关心劳动者的利益,保护工人的利益。这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求拥有资本和生产资料的私营企业家和政府共同关心和帮助劳动者。

我们不希望看到像西方社会那样,劳资之间存在激烈的矛盾。西方资本家剥削工人,牟取最大利润。而西方工人则以提高工资相要挟,这样就会使企业倒闭。

我们必须防止在印度尼西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制定《建国五基劳动法》,后来我们把它叫做“和平工业”,即用和平方式进行生产,实现工业界的和平生产。

我们着重强调“三大基本原则”,因为建立在“三大奉献”基础上的劳资合作关系才算是合法的工作关系。最重要的是让工人具有“吾为社稷之主”的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工人感到“我也是企业的一份子”。虽然从法律上来说工厂并不归工人所有,但是,工厂是他们的生活来源,他们把工厂当作是自己的,这样,劳资关系就会变得十分融洽。工人应该有企业的主人翁感。有了这种感情,工人就会发挥积极性支持企业,而不是破坏企业。

怎样创造这种气氛呢?资本家不应该剥削工人。如果没有工人,就没有人干活,工厂就办不下去。因此,资本家应该真正地关心工人的利益。

为此,应该让工人参加公开的经营管理活动。只有这样,“三大奉献”原则才能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得到贯彻执行。

如果发生了问题,那么政府有义务出面调解。政府应该把劳资双方看成是建设中建设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的两股力量。政府有义务保护工人的利益,但政府也有义务保护工厂,不让工厂遭到破坏。政府有义务调解双方的矛盾。政府、企业家和工人,“三足鼎立”,三位一体。

以上所阐述的就是“建国五基工业”内部的关系。苏多莫过去曾一再论述这个问题,当时称之为“建国五基劳工法”。

“三大奉献原则”是:一、“吾为社稷之主”,就是说人人有责;二、保家卫国义不容辞,就是说工厂虽不属于他的,但是他的生活来源,因此应该维护,不能破坏它;三、常思过而知不足,意思是要经常纠正错误,进行自我批评。无论是工人,还是资本家,应该经常扪心自问:是否遵循了这“三大奉献”原则?

我曾指示苏多莫,应该向各方面,乃至向全世界宣传我们的劳工法。

也许有人对我们这种想法很不以为然。但事实是,我们已经创造了这种良好的气氛。这一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它不同于西方的观念,即既不同于共产主义的观念,也不同于自由主义的观念。

西方人也许无法理解我们把工人利益和资本家利益统一起来的哲学。他们也无法理解我们对待罢工的态度。工人为什么不能罢工?其实,我们没有必要禁止罢工。然而,当劳资双方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时,罢工又有什么必要呢?

我们并不禁止罢工。我们没有剥夺工人的基本权利。但是,我们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即建设不能停顿。这是三方面必须始终考虑的利益所在。这也应该是工人、资本家和政府三方面的统一认识,因此,诶有必要举行罢工。

一切问题都应该通过协商解决。工人不应该把资本家看成是敌人。同样,资本家也不应该把工人看作是敌人。对我们来说,资本家和工人以及政府都应该认识到,劳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经济民主,就是调动一切经济力量。

工人应该遵循“建国五基”,资本家也应该遵循“建国五基”。政府对两者都加以保护。私营企业是国家的财富,工人的劳动力也是国家的财富。如果双方互相残杀,那么毫无疑问,我们都将丧失这两方面的财富。

65章 以茫库纳加拉一世为榜样


1982-1983年度的情况报告说,当年发生了将近700起的解雇事件,17000名工人因此而失业;1983-1984年度解雇事件又增加到1000多起,使48000名工人失去了工作。

据说,解雇工人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更新了设备,即工厂进口先进机器以代替人工。

我们确实面临着两个互相矛盾的难题,但我们必须设法来解决它。

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效率和质量;一是注重人道主义。

过于注重效率,就会忽视人道主义因素。相反,过于强调人道主义因素,又会使企业倒闭、破产。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大家都会遭殃。

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两个互相矛盾的问题统一起来,必须找出一条出路。

为此,我们制订了《建国五基劳工法》我们既要提高生产效率,又要为被解雇的多余劳动力安排新的劳动岗位。我们的原则是:厂家必须发给停职补助金,使被解雇的工人在找到新工作之前这段时间能够继续维持生活。当然,如果当时就能解决他的工作问题就更好。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过分强调人道主义原则,以致使有关工厂倒闭。因为工厂倒闭,大家都受损。

为了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人们所说的“三大奉献”原则。

这是坎贞·古斯提·茫库纳加拉一世在抗荷斗争中留下来的遗嘱。这是他对部下和全体士兵的教导。他的部下和士兵把这“三大奉献”原则作为生活的准则。

茫库纳加拉一世(又名桑伯尔·尼亚瓦亲王)曾对他的部下教导说,早保卫国家的斗争中,全体将士应该感到:“此为吾之社稷”。这就是说,这国家不仅是国王的,而且也是你们的,属于茫库纳加拉全体人民的。如果有了“吾亦为社稷之主”的责任感,那么,你们就不会只是为君主,而也是为全体人民而战斗了。第二项原则是“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保卫国家匹夫有责。第三项原则是:自我反省,“常思过而知不足”。我们应该经常检查自己,检查我们是否忠实地履行第一和第二项原则。

我们运用这一思想武器来调节劳资关系。资本家应该培养他的工人也具有这样的思想:“工厂不仅是老板的,也是我的”。要强调这种思想,并让他们身体力行。所谓“也是我的”,当然不是指他们有支配权,而是让他们置身其中,使他们真正感到是其中的一分子。

一个企业经营得好,就能解决许多人的生活问题。但如果有朝一日那个企业不得不关闭,这就意味着有众多工人将因此而丧失生计。由于工人靠企业生活,工人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把企业真正看作自己的企业。工人应该维护它,不让它倒闭。假如企业破产,最后吃亏的还是工人自己。

资本家也如此,不要以为企业是自己的,就忘乎所以。不应该这样。企业不仅是资本家的,也是工人的。所谓工人的,当然不是指所有权,而是指企业是他们的生活源泉。

在利润分配上,也应该这样办理。不应只让资本家独享企业的最大利润,工人也应分享其应得的部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