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忆儿时趣事  议如今教育

火烧 2011-04-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通过回忆儿时趣事与现今教育现象的对比,探讨家长教育压力、教育制度反思及童年自由成长的重要性,引发对当前教育模式的深思。

忆儿时趣事  议如今教育  

周洋  

我早晨和傍晚路过一些小学校门口时,都能见到校门口围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有时连交通都暂时被堵塞;我也常在晚上和休息日,遇到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兴趣班”,往往也听到有家长叹苦经,说“几十元一节课,经济上吃不消,但大家都这样培养孩子,老师又一再推荐,我总不能……”,我还发现不少孩子因为不能自由自在的去玩耍而感到十分无奈。  

早几天,我小学同窗陈总工来访,闲谈之中,回忆起五、六十年前的儿时趣事,顺便议论起上述现象。我俩都是11岁小学毕业,当时班上只有少数几名同学比我们大一、两岁,也就是说那时候孩子读小学的年龄比如今要小一些。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位同学是由家长送来接去的现象,最多是当突然下起雨雪时,有家长送雨具到学校来交给班主任。到了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这些比较玩心重的同学,傍晚放了学就留在教室里把为数不多的家庭作业做完之后,就再到操场上踢踢球、爬爬杆子、荡荡千秋,有时还到附近的池塘边、小山坡上去玩一阵子之后才回家。老校长特别喜欢和关心我们这批比较顽皮的孩子,当他得知我们到池塘边捉小蝌蚪时,就讲青蛙、燕子吃害虫给我们听,要我们不要伤害有益的小动物;当他发现我们去爬树弄断树枝时,就带领我们在校园里给小树浇水,要我们爱护树木;老校长经常来到我们这批小顽童中间,教导我们要注们意安全、要拾金不昧、要服从真理等等,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我们玩“躲猫猫”、“官兵抓强盗”之类的游戏而发生吵架时,老校长曾经对我们说过,“你们玩得吵起嘴来不要紧,通过争吵可以分清是非,但千万不要吵不过就动手,要知道吵不过就动手打人是缺理的表现……”。小学毕业时,我和陈总工等一批小顽童都顺利地考取了当地最出名的中学校。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校外培训班或兴趣班,当时听都没有听过“家教”这个词,也没有见到过有大学生张贴广告做“家教”搞创收,更没有听说过有大学生当“三陪”来解决读书费用之类的新闻,……。  

我和陈总工在忆儿时议今昔的闲谈之中,都在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如今社会治安差了?还是孩子的自治能力退化了?是如今有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搞创收?还是大学生也投身到了教育产业化当中去了?是如今的教学要求是必须再给中、小学生“开小灶”?还是教育制度或有关政策上出了什么问题?……  

(2011.4.10  周工博客  访问地址:ZY522223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