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是“改良”还是“改良主义”?

火烧 2010-12-05 00:00:00 思潮碰撞 1040
文章探讨改良与改良主义的区别,强调两者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不同定位。分析改良作为革命的副产品,以及改良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欺骗手段的本质,揭示其与革命的转化关系。

是“改良”还是“改良主义”?

    改良与改良主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正确认识改良与改良主义,对于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不同于无政府主义者,承认争取改良的斗争,即承认争取改善劳动者境况的斗争,尽管这种改善仍然不触动统治阶级手中的政权。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又最坚决地反对改良主义者,反对他们直接或间接地用改良来限制工人阶级的意向和活动。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欺骗,只要存在着资本的统治,尽管有某些改善,工人总还是雇佣奴隶。(《列宁全集》第24卷,第1-4页)

一、改良是相对于革命而言的

    改良和革命虽然是对立的,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列宁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列宁选集》第1卷,第616页)“革命是一种最基本最根本地摧毁旧事物的改造,而不是审慎地、缓慢地、逐渐地来改造旧事物,尽可能少加以破坏。”(《列宁选集》第4卷,第575页)这也就是说,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暴力行为。而改良则是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对被统治阶级所做出的局部的、点滴的让步。列宁说“改良行动通常是缓慢地、审慎地、逐渐地前进”(《列宁选集》第4卷,第576页)。斯大林也说:“由于从下面来的压力、群众的压力,资产阶级有时候可以实行某些局部的改良,而依然保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他们在这样行动时,认为这些让步是为保存自己的阶级统治所必需的。改良的实质就在这里。革命则表示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因此,任何改良都不能叫做革命。”(《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66页)
    列宁在论述改良同革命的关系时指出:“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前,改良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副产品。取得胜利以后,如果取得胜利的国家经过极度紧张的斗争,其实力显然不够用革命手段来实行某种过渡,那末改良(在国际范围内仍然是‘副产品’)还是一种必要的合理的喘息时机。”(《列宁选集》第4卷,第581页)列宁又说:“改良的概念,无疑是同革命的概念相对立的;忘记这个对立,忘记划分两种概念的界线,就会经常在一切历史问题的推断上犯最严重的错误。但是,这个对立不是绝对的,这个界线不是一条死的界线,而是一条活的、可变动的界线,要善于在每一个具体场合确定这个界线。”(《列宁全集》第17卷,第97—98页)改良与革命之所以能够互相转化,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运动形式。改良虽然是局部的、缓慢的、逐渐的,但却是前进的,而不是倒退,因而是进步的,值得肯定的。改良并不排斥革命。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前,它往往是走向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预兆和先声;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它又往往是革命的一种必要的合理的喘息时机。


二、改良主义则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的

    改良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和工人运动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反动思潮。改良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物而出现,是资产阶级用来顶替社会主义革命的。
    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一文中说:“社会主义(按此指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亦即马克思主义)成长了,在整个文明世界已经保住了生存的权利,它现在是为争取政权而斗争了;而资产阶级日益腐朽,看到自己必然要灭亡,于是就竭力用不彻底的虚伪的让步来延缓这种灭亡,以求在新的条件下能保持住自己的政权。”(《列宁选集》第2卷,第403页)这时的资产阶级“不是用自由主义来反对社会主义,而是用改良主义来反对社会主义革命”。他们的口号就是:“用改良来反对革命,用局部修缮行将灭亡的制度来反对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分化和削弱工人阶级,保持资产阶级的政权。”(同上)这个口号清楚地表明了改良主义的阶级实质。由于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在工人运动中也不断出现改良主义这一修正主义的流派。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一文中说:在工人运动中,“改良主义实际上就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用资产阶级的‘社会政策’来代替它。”改良主义者竭力用小恩小惠来分化和欺骗工人,使他们不去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他们象修正主义头子伯恩施坦鼓吹“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一样,认为改良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
    列宁指出:“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欺骗”,“改良主义,即使是完全真诚的改良主义,实际上都成了资产阶级腐蚀和削弱工人的工具。”“工人相信改良主义者,总是上当受骗”。“改良主义者对工人影响愈厉害,工人就愈软弱无力,就愈依附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就愈容易利用各种诡计把改良化为乌有。工人运动愈独立愈深入,目标愈广泛,愈摆脱改良主义狭隘性的束缚,工人巩固和利用某些改善就愈有成效”。(《列宁全集》第24卷,第1-4页)改良主义“只承认改良,而否认革命”(《列宁选集》第2卷,第406页),“用改良来反对革命”,它毫无进步意义可言,是完全反动的。改良主义是革命的绊脚石。只有战胜改良主义等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思潮,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三、马克思主义对待改良与改良主义的态度

    正因为改良与改良主义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态度也就迥然不同。马克思主义主张革命,但并不笼统地反对改良。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革命条件尚未成熟之时,应当尽可能地争取和利用改良,以此为革命作准备;当革命高潮到来之时,就要毫不犹豫地不失时机地把争取改良的斗争转变为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这样做的: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前,“不论在宣传、鼓动或经济上的群众活动等等方面,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不倦地进行工作,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改良和利用改良的‘机会’,同时,他们不但不否认而且还支持和注意发展任何一种超出改良主义范围的做法。”(《列宁全集》第19卷,第374—375页)对改良主义,马克思主义历来采取严厉批判的态度。列宁和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改良主义进行了长期的、不可调和的斗争。

    自认为自己很强大摸不清敌人的力量而排斥争取、利用改良的行为是“左”倾;只看到敌人的强大忽略自己的潜在力量进而不顾一切乱团结的主动献媚幻想的错误策略是右倾,为了改良而运用改良即以改良为目的束缚、麻痹、替换、反对革命;用资产阶级的“社会政策”取代马克思主义,则是披着右倾外衣的改良主义。各干各的,各自为战,只会被各个击破。要搞统一战线,必先统一路线。只有统一了路线,才能发挥统一战线的最大力量。

    绝不能让革命的队伍混进修正主义的打手改良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